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10月16日在成都盛大開幕,目前鋼琴、聲樂(美聲)、聲樂(民族)、古箏四個項目的比賽正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金沙國際音樂廳、四川音樂學院大音樂廳緊鑼密鼓地進行。記者了解到,複賽與全國選拔賽一樣,採取盲聽評審的方式進行,半決賽和決賽採取現場打分、亮分的形式進行。
記者了解到,今年金鐘獎四項賽事決賽全部由交響樂團協奏、伴奏,這也是在聲樂比賽決賽中首次採用交響樂團伴奏。「以前只是鋼琴伴奏,現在是交響樂團。這不僅僅是比賽形式不同,而是更加凸顯出國家獎的規格與水準,提升藝術呈現效果。」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組委會執委會主任韓新安表示。
韓新安表示,注重音樂本體品質」是金鐘獎始終不變的藝術追求。今年的開幕式音樂會,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在劇院舉行。
「圍繞發現和獎掖優秀青年音樂人才的宗旨,我們對本屆金鐘獎賽事做了很多完善,包括在決賽中全部採用交響樂團協奏、伴奏。一流的指揮家和交響樂團,對於參賽選手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遇。」
本屆金鐘獎古箏比賽評委祈瑤表示,「金鐘獎對於古箏的發展一直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古箏界的大事情,各大院校的學生都做了精心準備。」
對於選手在複賽中的表現,祁瑤表示雖然還有兩輪比賽要進行,但這些優秀選手匯聚在一起,代表了當前青年一代的較高水平。「孩子們的技術比以前又進步了一大塊,這一點在曲目難度上就有體現。決賽曲目是中國音協委約創作的新作品,選手拿到曲譜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要在短期內較為完美演奏一首協奏曲,很有挑戰性。」對於目前選手的表現,祁瑤認為態度很認真,技術也很過硬。需要均衡發展的是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能力,目前演奏技能與音樂表現相比,技能相對更高一些。有一些演奏,程式化的痕迹比較重,對音樂的個人理解和表現還需要提升。
為了讓更多熱愛音樂的朋友能欣賞到這次音樂盛會,包括央視頻、咪咕音樂等平台將同步直播所有賽事及音樂會。本屆金鐘獎比賽直播採用了多角度直播間自選機位的形式。針對器樂類比賽,除主機位外,還在官方直播間設置手部特寫機位來供觀眾選擇觀看。
(武侯融媒記者 張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