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閱讀到今天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都是瑜伽的有緣人,也許一開始你練習瑜伽的目的並不是成為瑜伽老師,
但隨着深入練習、學習,在突然的某一個時刻,自然而然就踏上了瑜伽教學之路,而成為一名瑜伽老師也意味着更深入和持久的學習!
但作為瑜伽老師而言,你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群體,而他們身上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問題?
比如:有腰傷、腰間盤突出的學生你該如何設計練習序列?
膝蓋出現疼痛,做下蹲體式蹲不下去的學生應該如何處理?
課堂中總是跟不上呼吸,比較容易心煩氣躁的學生該如何引導?
這些問題在你去學瑜伽教培時應該很少遇到,那麼教培學完後的自身增值就顯得尤為重要!你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也代表了你的學生也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練習水平!
或許有些瑜伽老師認為:教瑜伽,只要能背口令、有固定的幾套上課序列就夠了!可瑜伽是那麼的廣闊,知識是那麼的深奧!
一成不變的口令和上課序列只會將你局限在一個框架內,如同井底之蛙!缺少了對外探索的出口。每一名學員都有他/她特定的需求,固定的體式序列很難針對性地滿足每位學員的身體需求!
那麼今天小編給出3點建議給各位老師,大家看看對自己的瑜伽提升之路是否有所幫助!
01
一定要熟悉人體解剖
作為一名瑜伽老師,一定要熟知人體解剖,你要清楚當學生肩峰出現撞擊、山式手臂上舉受限、前屈腰椎疼痛時,是哪塊肌肉出了問題?
該如何迅速找出原因,並針對性的解決!就算你對體式、口令再精通也沒用,沒有解剖的瑜伽教學就是耍流氓!推薦學習:運動解剖學,這本書!
02
針對不同的學生解決不同的需求
在上一堂團體瑜伽大課,可能你會發現有些學生對某個體式就是練不好,或者有些學生就是很急躁,靜不下心來,這時你應該記住學生的問題,下課後走到他旁邊,先詢問他上課感覺,然後再娓娓道來他存在的問題,並告訴他改如何調整!
03
多多自我增值
這裡所說的增值,不是一味地參加一些名師工作坊,這裡所說的增值是每隔一段時間,對自己前一段時間的教學成果打分!
你可以問問自己:最近的課程我的學生都收穫了什麼?我改變了他們什麼?我自己哪方面又有提升?有沒有經常詢問學生對於我的課程有何建議?
我想瑜伽真的是一門很源遠流長的藝術,能有幸接觸瑜伽、探索瑜伽、深入瑜伽、愛上瑜伽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們作為一名瑜伽老師,一定要謹記:將瑜伽精神從課堂中的一個小時,帶入到我們生活中的另外23個小時,那麼你的瑜伽道路一定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