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已經落下帷幕。
前幾天比賽期間,發生一起白俄羅斯女運動員拒絕回國、向日本警方求助事件,最終由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千年世仇」波蘭出面接收這名運動員。該事件被大量西方媒體炒作為「政治壓迫」、「奔向自由」。
此前,本次奧運會也有運動員出走。如7月16日,烏干達奧運代表團運動員塞奇托雷科從大阪的一家酒店突然失蹤,他在失蹤前曾留下一張字條,上面寫着「不想回到生活困難的國家,想留在日本工作」。但引起關注的主要原因是他是一名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由於沒有炒作價值,西方媒體也就不怎麼關心了。
其實在歷屆奧運會上,運動員離開所代表的隊伍出走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例如57年前,同樣在東京奧運會中,就有兩名中國人勇敢的拋棄蔣介石當局,奔向新中國。
運動員失蹤
1964年10月10日,東京奧運在日本盛大開幕。作為亞洲首次,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由非白人國家成功舉辦的奧運會,它寄託着全體日本人滿滿的期待,被廣泛認為代表着戰後日本的經濟復興、蒸蒸日上,所以日本政府也竭盡全力希望能辦好一屆零差錯、零事故的成功奧運會。
與本屆錯漏百出加陰間開幕式的東京奧運會不同,當年日本確實通過舉辦奧運會為國內基建、社會建設打下基礎,不久之後就一躍成為發達國家。
然而,就在10月24日大會閉幕前後,代表「中國隊」的射擊選手馬晴山跟攝影師陳覺卻相繼「失蹤」。
當時的「中國隊」實際上是敗退台灣的蔣介石當局代表隊。此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隊曾參加過1952年的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但當時奧委會中的反華勢力堅持要搞兩個中國,以邀請中國隊的名義,同時邀請大陸和台灣兩支隊伍。為抗議奧委會中的反華勢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國際奧委會。
於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的「中國隊」,只可以算是中國台灣省隊。
思鄉的孩子
「失蹤」的馬晴山不久之後,就主動到東京警視廳講述情況。
1926年出生於民國政府遼北省的馬晴山,年輕時被「抓壯丁」,無奈進入反動派軍隊,1949年隨蔣軍敗退台灣。到了台灣的馬晴山不願意再為蔣家王朝賣命,脫下軍裝成為一名公路局員工。但是由於其優秀的槍法,不久之後就被挑選進體育代表隊。雖然都是拿槍,但這次槍口不是對着人民,馬晴山也就安心待下來了。
隨着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幕,馬晴山來到日本見到了在日華僑,在同胞的口中,他得知了家鄉的情況,激起了他壓抑已久的思鄉情愁。心向祖國的馬晴山向東京華僑總會表達不願回台的意願,希望華僑組織能幫助他。因為他知道,如果這次他回台的話,此生可能再無機會見到家鄉親人了。
在華僑總會幫助下,他來到東京警視廳申請「政治庇護」,表達希望回到新中國的願望。甚至在跟東京警方做筆錄時,他還堅定的說「就算失去性命、我也不要回台灣了,我的心意已決」。
美日的算盤
這種大事,東京警視廳哪敢做主,立即上報日本政府,並被報到美國在日代理人處。但是當時中日之間、中美之間並沒有建立外交關係,無法通過正常渠道通知中國政府。
當時中蘇交惡已開端倪,美國心理上是想拉攏新中國的,於是對於馬晴山事件一反常態,並沒有將其送回台灣,而是睜隻眼閉隻眼。
在馬晴山離開台灣省隊不久,代表隊中的攝影師陳覺也「失蹤」了。
陳覺原籍江蘇省江陰縣,1949年被迫赴台灣,後在新竹縣政府從事社會教育工作,1964年東京奧運會時,成為「中國」隊攝影師。奧運會閉幕後,陳覺於10月29日到蘇聯駐日本大使館尋求庇護,也表示出思鄉之情和對蔣介石政府的不滿,希望返回中國大陸。
從當時的情況看,兩人的行為是單獨進行的,可見當年蔣介石當局在島內的人心盡失,被迫赴台的國民黨官兵大都想回大陸,不願意與人民為敵了。
美國:一個是人情,兩個也是人情,唉,一起賣吧。
美國這邊默許,日本政府也就懂怎麼做了。在東京華僑總會和日本友人的幫助下,11月1日,馬晴山與陳覺搭乘第三國的輪船返回中國大陸。
這裡為什麼沒提國民黨政府?其實國民黨當時也很着急,蔣介石要求台「外交部門」全力斡旋,甚至曾考慮飛往日本要人。但是蔣介石再怎麼跳,最終還是要看主人臉色,美國表態了,他能怎麼辦?
要不回人的台當局氣急敗壞,事後將參與該屆奧運會55名運動員全拿零蛋的成績,說成是由於馬晴山投毒,導致運動員拉肚子,沒賽出好成績。
同時,台灣省大內宣也杜撰出了共產黨美女特工色誘、綁架二人,強行塞上輪船送往大陸的寥寥數百字的故事。如果換成今天的台蛙當局,估計能把這故事編個50集電視連續劇。
回歸祖國
在之前,二人起義的好消息,也通過位於香港的《文匯報》傳播到了大陸。在輪船靠岸之時,馬晴山父親與兄弟、以及陳覺的母親與妹妹早已在港口迎接。
隨後二人回國的消息,更登上了1964年11月13日的《人民日報》。《人民日報》在報道中,對馬晴山、陳覺光榮起義返回祖國大陸表示熱烈歡迎,並且感謝日本人民、日本朋友和在日本的愛國華僑等對馬晴山、陳覺勝利歸來所給予的協助。
當年11月17日,中央在全國政協禮堂為二人舉辦歡迎會,由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國家體委副主任蔡廷鍇出席,並頒發一萬元人民幣起義獎金。
一萬元是什麼概念呢,在1961年的鄭州精米兩毛錢一斤,小米一毛錢一斤,花生油一斤六毛九,豬肉一斤八毛四,餐廳里茅台一瓶4.8元。一萬元,在當時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當然,錢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遊子歸家的心。
馬晴山在致詞時,感謝「毛主席及偉大的祖國」,並稱「台灣人民對美蔣的黑暗統治深為不滿,我在兩年以前就有返回祖國大陸的想法了。」
陳覺也聲稱自己是「浪子回頭」,他抨擊「台灣並不像外國人所謂的『美麗的寶島』,而是虎狼集團所控制的罪惡的地獄。」陳覺當時表示,期盼能夠早日「解放台灣」。
後記
回歸祖國的馬晴山繼續從事體育工作,後來參加過兩次全國運動會。由於經驗豐富,在運動員退役後,他成為了一名射擊教練,培養了不少射擊運動員。當時的運動員對他的印象是「心直口快、嫉惡如仇,很有大哥的味道」。而陳覺,也按照其心愿被安排回家鄉工作。
在包括馬晴山等中國體育人的努力下,1984年7月29日,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27歲的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奪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
馬晴山、陳覺二人起義回歸故土,與家人團聚。而被蔣介石逼迫骨肉分離的更多台灣老兵,只能在台灣孤獨終老,致死沒能回到祖國。
2021年,又是一屆東京奧運會,中國健兒在奧運場上摘金奪銀,中國隊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中國隊」了,在奧運賽場上揚眉吐氣的中國人,對祖國的復興充滿信心!
為了骨肉不再分離,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兩岸必須統一!相信五星紅旗在寶島高高飄揚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