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到底能不能掙到錢?
當然能!
我指的不是掙一次錢,而是指能夠作為財富積累的一種模式,一輩子掙錢。
作為一個二十年股齡的老股民以及為家族客戶看錢管錢的家族辦公室從業者,突然特別有想分享的衝動。
你做好和股市長情告白的準備了嗎?
股票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品種和工具,既然是一輩子的事,就不能玩「一夜情」,必須相信對方,然後一直在一起。在股票上玩兒「一夜情「的,容易被抓現場,」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看最近股市好(其實通常你知道市場好的時候布谷鳥早叫過了,春天已逝,夏天都快結束了)按耐不住地沖將進去,開始小試牛刀,隨着行情亢奮,進一步追漲,成本逐漸抬高,最後被套在高高的山崗上,只好變成股東,最終忍耐不了煎熬,止損離場。
這就是標準「韭菜」的戲碼之一。
美國著名投資家彼得·林奇研究發現:關鍵幾天往往可以成就或是摧毀整個投資計劃,而密歇根大學納蓋特·西部恩教授則直接用數據說話,那就是「在一個為期30年的時段里,在重大的市場獲利中,95%的部分來自期間約7500個交易日中的90天」。
中國市場是怎麼樣呢?過往,萬科每十二個月都會有一個月的大漲,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漲,能抓住這個機會的人,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一直都在。
股市中,您是「散兵游勇」還是「正規軍」呢?
投資者不能散兵游勇似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或者貌似遍地開花,個股、基金買了一大堆,其實廣種薄收,掙沒掙、掙多少、能不能掙,心裏完全沒譜。在股市裡,我們必須像訓練有素的正規軍一樣有目的、成建制地去戰鬥。
我認識的一個基金經理,就是靠兩隻股票改變命運,其中一個叫騰訊,話說我也是2009年買的呀,也一直持有啊,但是數量太少,充其量就是個「參與獎」,對整個財富的影響微乎其微。
並不是說要押注在一隻股票上,但是,簡單過度的分散,不是資產配置,這個我們以後再講,而是因為心裏看不準不敢買,又怕錯失機會,說白了是一種貪婪的表現。
這個買點兒,那個買點兒,對整個資產的增值很多時候意義不大。相反因為都不多,所以又會有某些輕視,無暇顧及;又因為很同質,所以漲的時候不見得百花齊放,跌的時候當仁不讓,也無法分散風險。
對於個股和基金都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別隨便把生蛋的鵝殺了,前提是:做好盡調,認準真是座值得「咬」的山,讓它們各司其職,然後堅持你相信的,相信你堅持的,等鵝生金蛋。
只有變「游擊隊」為成建制的「正規軍」,發揮集團作戰優勢,才能見到成效,否則「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之後,顧此失彼,勞而無功。
基金經理掙錢的股票,你買就一定賺錢嗎?
有的朋友說,4000多隻股票,不是就基金抱團的龍頭漲得狠嗎,跟着買不就行了,管理費幹嘛讓別人賺,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可是,基金抱團取暖的那些股票,你買就一定能賺錢嗎?非也。
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比例
都是那些股票,買多買少,結局是不一樣的。茅台再牛,你只有100股,其意義也不過是觀賞罷了,當然如果100股對你就已經是滿倉另當別論。
#其次是節奏
投資是門藝術,再好的公司,什麼價位買賣,什麼持有策略,這些不僅考驗投資人穿透現象看本質的睿智,也需要有老僧入定般的信仰和心態。在同一支股票上,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有人卻輸得呼天搶地。命運倒是在自己手裡了,但是你還是把命玩丟了呀!
總之,股市投資,長情勝短愛,集中勝分散,專業勝業餘。
筵席未散,你打算如何享用?
李南
李南: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家族財富管理與傳承資深諮詢顧問,京華世家家族辦公室合伙人、副總裁,首席家族傳承規劃師,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CPB(認證私人銀行家)特聘講師,英國管理工會IPMA認證國際職業培訓師,獲得英國STEP(國際信託與資產規劃學會)資格認證。
曾任湖南電視台、北京電視台財經節目製作人、主持人,《財富中國》《財富非常道》創辦人、主持人,採訪過索羅斯、羅傑斯、馬雲、柳傳志等數百位國內外經濟界人士,著有《我最想要的理財書》、《女人財富非常道》、《十問中國金融未來》等多本暢銷書。
近年來,李南女士一直致力於家族財富傳承理念與知識的傳播和推廣,成為該領域的啟蒙專家,中國第一代家族辦公室的開拓者和家族傳承理念的踐行者,並作為家族顧問為多個財富家族提供了包括家族財富保護與傳承、家族風險管理、家族治理等頂層設計方案的實施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