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號」賬號作者上傳並發佈,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佈平台。
穿上棉麻僧衣,漫步深山古寺,感受純凈至極的自然美景。今天,浙游君為你推薦8座小眾寺廟,有空來看看~
杭州西湖 · 法喜寺佛祖也賣萌

@粥粥/攝
作為天竺三寺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法喜寺已有千年以上的高齡。法喜寺,最可愛的一定是那個「喜」字:不帶一絲清高,卻把俗世間平凡人的熱鬧體現得淋漓盡致。寺院不大,原本鬆散的木頭通過榫卯結構接起來,顯得無比莊重。


@粥粥、走遍杭州
不比被大批遊客奉為聖地的靈隱寺,來這裡更多的,大多是操着一口地道方言的老杭州人。曾經的喧囂已逝,如今它守着來客的熱鬧,反倒多了幾分鳥語花香的清凈。閑暇時來此,不妨小坐一會,靜靜的,放空心靈,還可以在此品嘗齋飯。

@加又

此前法喜寺推出了一系列「萌系寺廟周邊」,讓這個小眾寺院突然爆紅。帆布包、護身符、明信片配上了令人捧腹的佛系文字:「你這麼棒棒,我佛盡該喜歡你」、「表急表急,脫單天註定」、「工資獎金木牢牢」……讀出來都是一股子濃濃杭州腔調,特別有意思~
紹興柯橋 · 龍華寺
彌勒道場 皇家寺院

@伍秉福/攝

「煙雨稽山春意濃,安居結夏露凝松。秋來桂雨飛檐下,冬至蒲團聞雪鍾。」人們在會稽山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上,建造了中國最早的龍華寺——會稽山龍華寺。一幢幢樓閣紅牆琉璃瓦,飛檐翹角,裝飾華麗,錯落在會稽山頂香海之畔。遠處,兜率天宮與寺廟隔着梅海相望,巍峨的建築赫然在目。


在藍天白雲、青山懷抱之下,在香煙裊裊、禪樂繚繞之中,撞一下吉祥鍾,聆聽佛樂,凈化心靈;吃一餐素齋菜,品味國學,燃香禪定;讀一本心經,超脫物慾,祈願祝福。忘卻大千世界的紛紛攘攘,感悟人生的緣起,思維生命的真諦。
台州臨海 · 龍興寺
千年佛法禪音


靈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牆內的千年古寺,便是龍興寺。這裡是台州府百姓千百年來祈願求佛的地方,就連《妖貓傳》中空海法師的俗家外甥(一說侄孫),也曾在此求法。走在寺廟中,裊裊升起的青煙,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浸潤着千年佛法禪音,自有一種慈悲氣魄,幾乎能在一瞬間撫平你心中的焦躁。

微博@先森不講李/攝

Ctrip@Bolly_Dong/攝
千佛塔是目前臨海現存最為高大的古塔,也是浙江僅存的二座元塔之一,塔的外壁有一千多塊佛像磚,令人嘆為觀止。站在千佛塔前,抬頭是藍天廣袤,身後是青山蒼翠,不遠處是老街煙火,此間風情,直叫人忘卻了紅塵紛擾。
溫州文成 · 安福寺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北宋《太平寰宇記》稱:「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萬山深處忽辟平疇,高曠絕塵,風景如畫,桃源世外無多讓焉。」安福寺就位於這塊福地——南田區域內。遠眺寺廟,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甚至捨不得用腳步揚起這裡的塵埃,用「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來形容再好不過了。


安福寺雖然藏在文成這座小山城,但它卻是最現代化的寺院,地暖、遠程佛學堂等等都讓佛學不再遠在天邊,而是更加親易近人。瞻仰居住此地的神明,聆聽繚繞此地的佛音,呼吸絲絲縷縷的檀香,心靈彷彿得到了凈化。


瞻仰居住在這裡的神明,聆聽繚繞在此的佛音,呼吸每一縷能滌盪心靈的檀香。一束藥草,一杵搗砧,一份虔誠,感受東方佛國的悲智願行;萬聲經頌,萬千修行,萬川月印,感悟安福利生的喜舍慈恩。
金華武義 · 延福寺
世間最美的修行

坐落在素有「桃源」之稱的武義桃溪鎮,延福寺,有一種讓人寧靜下來的魔力。它是江南最早最完整的宋貌元構建築,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石」。
著名的古建築學伉儷——梁思成與林徽因,曾探訪過這座寧靜如初的千年古剎,還將其建築寫進了《中國建築史》。他們與延福寺間的淵源故事,為這座古老的寺廟更添了一絲浪漫。


傳承千年的延福寺,正等着遊人來一場世間最美的修行。當晨曦的第一縷光順着延福塔頂傾瀉而下,那耀眼的光輝如佛光般福澤着這方水土。環顧四周,山清水秀,仰望寺廟,心透靈明,正巧應了那句「避世不須山,空門今倍忙。佛祖如有意,遊人宿佛堂。」
杭州拱墅 · 香積寺
運河進杭第一香

外地人或許很少聽說,但在杭州人的祈福清單里,總少不了去香積寺上柱香。香積寺,曾是大運河湖墅地區著名的寺廟。當年大運河上船隻往來繁忙,香積寺是杭嘉湖一帶佛教信徒從運河到靈隱、天竺朝山進香的必經地,在運河及杭州佛教界擁有很高地位。

@逆水一葉/攝
無論徜徉在運河的小汽船上,還是躑躅於大兜路歷史街區的里弄中,你會不時看到寺廟中香火的氤氳,聽到鐘磬的低吟,正如寺廟前一個大牌坊上的楹聯所描寫的那樣:香燈晝夜,鐘鼓晨昏,還運河畔好光景;慧眼燭幽,慈航濟溺,乃人世間真性情。
舟山普陀 · 聖岩寺
舟山千島海拔最高的寺院

在普陀桃花島的安期峰頂,有一座聖岩寺。比起香火旺盛的普陀山普濟禪寺,這裡更加出塵絕世。聖岩寺雖然規模不大,但借山勢而雄踞海上,是舟山千島海拔最高的寺院。踏入寺廟的大門,便從瑣碎的世俗里逃離,走進一片聖潔的天地之中。

馬蜂窩@雪夜冰河/攝

聖岩寺的前身建在海拔482米處的一個天然石洞之內,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也叫「安期煉丹洞」。相傳,安期生為避暴秦,曾隱居於此修道煉丹,如今洞內仍保留着清光緒年間造的石佛龕。等一個晴天,順着安期峰拾級而上,一路歡歌,將心事託付給山間的雲和遠處的海。
麗水遂昌 · 千佛山未來寺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遂昌千佛山在歷史上佛緣頗深,唐代著名畫僧貫休曾在此隱居14年,完成了18羅漢圖。這裡不僅山水引人,更妙的是山上未來寺內還有一座神奇的天然山體彌勒佛。佛像高達百丈,坐東面西,身披天然植被袈裟,佛手張開呵護眾生。所謂「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實屬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圖@遂昌旅委
清代朱煌寫下過:「石佛高盤萬仞山,曇花現處照溪灣。縱然色相空中現,只在非空非色間」的詩句,將千佛山的禪境刻畫得淋漓盡致。在千佛山的清晨,聽佛音裊裊,感受山間清新,親身體會一回湯顯祖筆下「朝日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的意境。
——來自浙江日報起航號「詩畫浙江文旅資訊」頻道
來源:新華號 浙江日報起航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