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投資人與消費者都處於非常悲觀的狀態中,但Kristina Hooper看到了樂觀的理由,並重點介紹了其中的七個。
Kristina Hooper景順集團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
重點摘要
- 全球供應鏈壓力正在緩解
全球供應鏈壓力雖然仍大,但部分由於中國供應交付時間改善而減輕。
- 近期通脹數據有一些亮點
雖然上個月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但我在最近的數據中看到了一些樂觀的點。
- 中國出現積極經濟訊號
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低於預期,但6月份出現強勁反彈。
之前在博客及媒體採訪中提到過,我發現當前全球市場環境過於悲觀,畢竟兩年前,我們處於全球大流行病的陣痛之中,不確定是否可以開發出針對新冠的有效疫苗,更不用說當時的短期情緒。 我們如今的情況則大為不同。 當然,如今的高通脹及許多已開發市場央行激進緊縮貨幣政策的環境並不理想,但我認為比起兩年前已經好很多。 然而,似乎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點,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消費者、企業與金融市場都處於非常悲觀的狀態中。 我認為,在此環境下提供幾點樂觀理由可能會有所幫助,以下是在當前環境下保持樂觀的七個理由。
1. 全球供應鏈壓力正在緩解
根據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全球供應鏈壓力雖然仍大,但在過去七個月已經降低。 上個月的下降主要是由於中國供應交付時間改善。這表明至少有一個通脹壓力源正在緩解。
2. 商品價格正在下跌
商品價格雖仍處於高點,但亦在回落。 高盛商品指數較今年3月8日的高點已經降低19.92%①,彭博商品指數較6月9日的高點已經降低16.94%①,這表明至少還有一個通脹壓力源正在緩解。 另外,這應該會減緩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中商品部分的增長率,當然會有一些落後,但這亦表明商品通脹可能很快就會緩和。
3. 近期通脹數據有一些亮點
雖然在最新報告中美國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個人消費支出指數(PCE)均上升,但其實核心CPI及PCE增長(不包括食品及能源價格)最近已經小幅下降②。 儘管上周的PPI數據高於預期,但仍有一些積極的點,服務業PPI僅月上漲0.4%③。 服務業需求指數在連漲七次後在6月份持平③,這些顯示服務業通脹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緩和。
4. 美國長期通脹預期良好
根據上周密歇根大學的調查,未來五年通脹預期從上個月的3.1%降至2.8%④。 上周早些時候發佈的紐約聯邦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了類似的結果,與密歇根調查一樣,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調查顯示未來一年通脹預期上升,而未來五年通脹預期下降。 此外,未來三年通脹預期亦從5月的3.9%大幅下降至6月的3.6%⑤。 這兩項調查幫助確認了長期通脹預期處於合理範圍,並且已經稍有好轉,以此作為依據,聯準會可以不用如此大幅緊縮貨幣政策,以致衰退隨之而來。
更具體而言,這表明美聯儲不太可能在下次會議上加息100個基點;在我看來,75個基點似乎更合適。加拿大的通脹預期則相反,加拿大央行最近的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未來五年通脹預期從第一季的3.23%上升至第二季的4%⑥,這幫助解釋了為什麼加拿大央行在最近一次會議上認為有必要將利率提高100個基點。
5. 中國出現積極經濟訊號
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低於預期,但6月份出現強勁反彈。由於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相關防控,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額年增長0.4%⑦,但在防疫限制放鬆後,6月份增長普遍反彈。 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在促進增長政策的支持下,由工業生產及基礎建設投資帶動復蘇。
6. 中國的疫情已經改善
各地城市重新開放,經濟活動正在改善。中國的防疫政策經過了完善調整。 這意味着若感染人數增加,則進行小範圍管理,例如社區。這項政策配合每日新冠檢測,使政策制定者能夠在出現感染時迅速撲滅,防止廣泛傳播。
7. 當悲觀情緒瀰漫市場時,正面驚喜會更有力量
股市已經遭受重挫,這並不意味着全球某些股票市場不會進一步下跌,尤其是考慮到獲利預期可能會下調。但我認為,現在是更接近底部的時候,未來幾個月的任何正面刺激都是向上動力。
供稿人:Tomo Kinoshita、Arnab Das、David Chao及Brian Levitt
參考資料
①數據來源:彭博,截至2022年7月15日
②數據來源:彭博、Macrobond、景順。 整體通脹為6月數據,核心通脹為5月數據,截至2022年7月15日
③數據來源:美國勞工統計局,截至2022年7月14日
④數據來源:密歇根大學消費者調查,截至2022年7月15日
⑤數據來源:紐約聯邦準備銀行消費者調查,截至2022年7月11日
⑥數據來源:加拿大央行消費者預期調查,2022年第二季,2022年7月4日
⑦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 數據截至2022年6月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在授權任何人在任何司法管轄區內的分銷、買賣或招攬買賣任何證券或金融產品,也不導向出版或提供景順投資今日頭條賬號頁面於被禁止的司法管轄區內(由於該人的國籍,居住地或其他方式)的任何人。本文所載的信息可能會因應市場動態而改變,景順不承擔更新任何前瞻性聲明的義務。實際事件亦可能與假設有所不同。本賬號的內容版權歸景順所有,除非另有說明。版權所有。投資涉及風險。景順或其附屬公司或景順或其附屬公司的任何董事或僱員不對任何人依賴此類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無論是侵權行為或合同或其他方式)承擔責任,也不對任何錯誤或遺漏(包括但不限於第三方來源的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