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2022年08月24日08:28:15 熱門 1815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吳證券,黃細里,譚行悅)

1.傳統業務穩健,技術順延開拓輕量化&智能化業務

保隆科技成立於 1997 年,是一家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公司立足於汽車行業,向 汽車智能化與輕量化方向發展。公司及子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 銷售,主要產品有排氣系統管件、氣門嘴、汽車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平衡塊、傳 感器、汽車結構件、空氣懸掛系統核心部件,是眾多國內外知名汽車廠的供應商。

1.1.七次創業擴充產品條線,兩化戰略着眼藍海未來

七次創業擴充產品條線:公司 1997 年成立於上海,成立 25 年來,保隆科技歷經了 7 次創業,產品線從氣門嘴平衡塊、排氣管、熱端管到 TPMS、傳感器、汽車結構件、 智能駕駛系統再拓展至空氣懸架系統。其發展歷程可分為以下 4 個階段:第一階段, 1997-2000 年:公司主營業務為氣門嘴及平衡塊;第二階段,2001-2009 年:公司進軍排 氣系統管件以及 TPMS 領域;第三階段,2010-2016 年:公司開始智能化、輕量化部件 的研發;第四階段,2017-至今:傳統業務加速整合,新業務研發力度加大,開始逐步放 量。

傳統業務為發展基石,智能化&輕量化業務快速擴展:公司以氣門嘴、平衡塊、金 屬管件積累技術為發展基礎,通過智能化輕量化兩條產品發展脈絡實現產品品類逐步擴 張。智能化:公司以 TPMS 的壓力類傳感器技術為基石,逐步向位置、速度類傳感器以 及 ADAS 智能傳感器擴展,並通過橡膠氣門嘴積累的橡膠配方經驗突破橡膠彈簧的工 藝壁壘,實現了空氣彈簧的量產裝車;輕量化:憑藉公司在排氣管件加工形成的技術經 驗,順應汽車輕量化潮流,公司朝液壓輕量化構件布局,並已實現產品定點及量產。目 前公司產品可分為通用部件、汽車電子、智能懸架三大類,傳統及新興業務可提供單車 價值總量超 3500 元。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1.1.股權結構清晰,實控人持股較為分散

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陳洪凌,張祖秋,宋瑾,各持有公司 股本比例為 18.58%、10%、1.35%,最終受益人為陳洪凌。陳洪凌與宋瑾為公司創始人, 二者為夫妻關係。陳洪凌現擔任公司董事長,張祖秋現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實 控人佔比 29.93%,實控人持股較為分散。

1.2.傳統業務穩健發展,戰略業務放量加速

傳統業務穩健發展:公司 2021 年營收 38.98 億元,同比增長 17.01%,主營收入來 自 TPMS/汽車金屬零部件/氣門嘴三項,2021 年分項業務分別佔比 34%/30%/18%。公司海外業務佔比較高,2016 年以來公司境外收入佔比穩定高於 55%,2021 年公 司境外/境內主營業務營收佔比分別為 64%/36%;公司產品分為 OEM 與 AM 市場,以 OEM 市場為主,2021 年,公司 OEM 市場與 AM 市場營收分別佔比為 72%,25%。

戰略業務放量加速:公司戰略業務主要為智能化與輕量化新興業務,包括傳感器, ADAS,液壓輕量化構件以及空簧減振產品。2018-2021 年間,公司新業務迅速發展, 2021 年新興業務實現營收超過 3.50 億元,規模同比增長 25%。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1.3.期間費用率呈現下降趨勢,盈利能力持續向上

毛利率整體較為穩定,期間費用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會計準則調整後,公司2021年主營業務毛利率水平為26.55%,公司海外銷售佔比較大,境外子公司銷售比例、境外倉儲銷售比例較高,公司需承擔銷售中的運保、清關、倉儲費用,造成此部分成本較高。如果不考慮運費等支出從銷售費用調整到營業成本的影響,2021年主營業務毛利率為33.11%,同比可增加1.71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呈現下降趨勢:由於運費等支出由銷售費用調整至營業成本,2021年銷售費用率出現較大下降,2021年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分別為5.0%/6.2%/1.8%。

持續高研發投入,歸母凈利率水平呈現上升趨勢。2021 年,公司研發費用率達到 7.2%,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此為公司在智能化、輕量化部件領域持續投入所致。2019- 2021 年間,公司歸母凈利率持續上升,2021 年達到約 6.9%,盈利能力呈持續向上趨勢。

1.4.客戶資源豐富,生產研發全球布局

深耕厚植,客戶資源豐富:公司通過近二十五年的學習和積累,在產品開發、質量 保證、成本控制、產品交付和客戶響應等方面建立了滿足全球標杆客戶所要求的經營管 理能力,並在多個產品線的細分領域內成為行業的領導者之一。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全 球和國內主要的整車企業:如大眾、奧迪、保時捷、寶馬、奔馳豐田、通用、福特、 日產、本田、現代起亞、Stellantis、積架路虎、上汽等;新能源車龍頭企業:如蔚來小鵬、理想、零跑、威馬、合眾等;大型一級供應商:如佛吉亞、天納克博格華納、 馬瑞利、延鋒、麥格納、大陸、克諾爾、采埃孚等;北美與歐洲的知名獨立售後市場流 通商如 Discount Tire、Tire Kingdom、ASCOT 和伍爾特等供應產品。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銳意進取,生產研發全球布局:保隆科技在國內已形成上海總部兼研發中心和生產 園區、武漢研發中心、宣城寧國研發中心兼生產園區、合肥區域總部兼研發中心和生產 園區的發展格局。在海外,保隆已擁有美國 DILL、德國 TESONA、德國保富電子、奧 地利 MMS 四個子公司研發中心,和匈牙利埃爾德、德國布雷騰、奧地利貝恩多夫、美 國北卡州 OXFORD 四個生產園區,形成了全球布局,為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政策驅動TPMS穩步增長,通用部件市佔率表現優異

2.1.前、後裝市場雙輪發力,政策驅動TPMS市場規模穩態增長

2.1.1.汽車安全類產品,直接式TPMS成為市場主流

實時監控輪胎數據,保障行車安全。輪胎氣壓監測系統(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是繼 ABS(防抱死系統)、安全氣囊之後的又一汽車安全產品,能夠實時監控 輪胎的壓力和溫度,對輪胎氣壓、溫度的異常給出報警,提醒用戶保持合理的胎壓。TPMS 產品集中了汽車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由發射器(通過氣門嘴固定在 輪胎內)、控制器(含天線)、顯示界面器(通常集成在儀錶中)三部分構成。

TPMS 分為間接式與直接式兩類,直接式又分為內置式與外置式。間接式 TPMS 指 非直接測量汽車輪胎壓力,而通過其他一些如輪速、頻率等參數再利用輪胎的力學模型 間接計算出輪胎氣壓的一種胎壓監測系統,如直接利用車輛的 ABS 輪速傳感器檢測各 輪速度,通過比對各輪速度差異,發現胎壓異常。內置直接測量式 TPMS 通過在每個車 輪上安裝包含有高靈敏度的傳感器芯片的發射器,在行車或靜止的狀態下,實時監測輪胎的壓力、溫度等數據,並通過無線射頻方式發射到控制器,在整車儀錶上顯示各種數據變化並在輪胎漏氣和壓力變化超過安全門限時進行報警,以保障行車安全。;外置直接測量式TPMS則是將傳感器擰至輪胎氣門嘴上,安裝方便,但由於傳感器裸露在外,易受灰塵、雨雪等外部因素干擾。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2.1.2.前裝市場:需求+政策端驅動,TPMS加速滲透

需求+政策端驅動,滲透率不斷提升:需求端:1.安全需求。根絕產業信息網數據, 每年發生的交通事故中,約 30%是因胎壓過低或過高引起爆炸,高速公路中由胎壓問題 引發的事故比率達到 50%。2.油耗及輪胎壽命需求。數據顯示當胎壓低於正常值 30%, 單位汽油行程下降 6.25%,輪胎壽命下降 37%。TPMS 可以實時顯示輪胎氣壓,讓駕駛 者及時發現胎壓不足的情況,實時反饋數據有效減少事故發生,並且避免胎壓不足導致 的油耗上升和輪胎壽命下降。

政策端:2017 年中國市場 TPMS 滲透率約 30%,主要安裝於中高端車型上。2017 年 10 月 14 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批准了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輪胎氣壓監 測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B26149-2017),要求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中國市 場所有新認證乘用車必須安裝 TPMS;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生產的乘用車開始 實施強制安裝要求。隨着政策的頒佈,前裝市場中 TPMS 已實現 100%滲透,整體規模 將呈現穩態增長。2018 年發射器單價約 35 元/只,控制器單價約 50 元/只,單台乘用車配備 4 支發射器與 1 支接收器計算,2025 年國內 TPMS 前端市場 規模將達到 37.2 億元,整體隨乘用車市場實現穩態增長。

2.1.3.後裝市場:電池耗盡進入更換周期,售後市場規模平穩增長

針對售後替換市場,隨着國內、北美和歐盟市場上越來越多的 TPMS 發射器因電池 耗盡進入更換周期,電池的理論使用壽命為 10 年,根據所在地區的情況、行車裡程和 駕駛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實際使用工況下壽命在 5-7 年。TPMS 在密封環境下工作,單 獨替換電池會破壞密封環境影響 TPMS 使用安全,所以電池耗盡後需要替換整個發射 器,售後替換件市場規模平穩增長。取國內、美國以及歐洲主要國家(英、法、德)進 行測算,以 5 年為更換周期計算得 TPMS 發射器總需求量約為 1.8 億支,若以後裝市場 發射器價格為前裝的 1.2 倍計算,可得 2025 年全球主要後裝市場需求市場規模約為 63 億元,整體平穩增長。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2.1.4.TPMS龍頭,兼具技術性能+市場壁壘+業務渠道三重優勢

公司 TPMS 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性能強,市場壁壘高,業務渠道廣三個方面。 技術性能強:公司於 2002 年開始研發 TPMS 產品,目前乘用車/商用車產品已分別 歷經 10/6 次迭代,輪轂的適應能力不斷增強、體型及重量不斷變小。TPMS 能夠在胎壓 異常時給出警示、顯示數據、充氣檢測、自動定位、熄火監控、故障診斷、輪胎定位。 專用 TPMS 芯片集成了壓力、溫度、加速度傳感器,以及 MCU、RF 傳輸和低頻電路, 低頻更穩定,壓力傳感器更可靠;實現壓力溫度監測、WAL 自動定位、PAL 自動定位; 且電源消耗低,能夠根據不同供電模式採取不同控制策略保證電源的低功耗。由於產品 技術性能優異,公司 TPMS 產品也獲得了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松江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市場壁壘高:市佔率全球領先:2018 年公司市佔率已達到全國第一,全球第六,與 眾多整車製造商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在與霍富集團成立保富電子合資公司後,2020 年公司 TPMS 業務市佔率已排名全球第三。

2021 年公司實現 TPMS 營收 13.32 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約 34%。銷量分佈於 OEM 與 AM 市場,2021 年分市場銷量佔比分別為 88.5%與 11.4%,發射器總銷量達到約 3283 萬隻,根據我們測算,公司 2021 年全國 TPMS 市佔率(營收口徑)達到約 25%。

OEM 粘性高:由於車型開發一般都有兩年的提前量,整車廠、一級供應商、二級 供應商之間已經形成了互相支持、互相依靠的關係。若更換新供應商,整車廠在產品開 發速度、產品品質,交付及時性以及供貨保障能力等環節均需與新供應商重新磨合,造 成時間與溝通成本增加。目前公司已供應上汽通用東風長安等優質客戶,2020 年初 也獲得豐田汽車的主力車型定點。市佔率及主機廠粘性打造公司 TPMS 產品核心能力護 城河。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業務渠道廣;保富電子成立,實現業務全球協同。2018 年 11 月,公司與 TPMS 市 佔率排名第五的德國霍富集團簽署協議,合併各自旗下 TPMS 業務,全面擴展銷售渠道。 2019 年 1 月,公司與霍富集團各出資 55%與 45%成立的合資公司保富電子正式運營, 全面整合雙方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的 TPMS 業務,深入整合研發、項目管理、製造和采 購四個方面,發揮業務渠道優勢,大幅改善毛利水平並獲取新業務訂單。

合資前,德國公司客戶集中在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法拉利等國外高端品牌,公司客戶集中在 上汽通用、長安、五菱、上汽乘用車、吉利等自主品牌。合資公司成立後,保富電子發 揮德方「嚴謹研發、精密製造」與中方「快速響應、低成本製造」的優勢,採取「不同 市場、不同策略、不同團隊組成」的市場開拓方式,進一步贏得新的市場份額,憑藉覆 蓋全球的服務能力,新增豐田中國、奔馳某生產平台等多個重要客戶。

2.2.氣門嘴&平衡塊&金屬管件市場份額領先,傳統業務不斷升級

2.2.1.氣門嘴:市場總體需求平穩,TPMS氣門嘴佔比持續提升

公司為氣門嘴行業龍頭,Tier 1 客戶包括福特,吉利汽車等主機廠,Tier 2 客戶 包括大陸等國際知名廠商。據招股書披露,2015 年度公司境內市場市佔率達到 16.43%, 北美市場達到 16.07%,歐洲市場達到 8.49%。主要產品包括卡扣式氣門嘴,金屬氣門 嘴,TPMS 氣門嘴等。公司擔任中國化工協會氣門嘴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全國 輪胎輪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氣門嘴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歐洲輪胎輪輞技術組 織和美國輪胎輪輞協會行業協會的會員單位。並獲得中國汽車後市場認可品牌,國家 火炬計劃,福特 Q1 認證,GM 全球供應商質量優秀獎等多項榮譽。

2021 年公司氣門嘴收入 6.88 億元,約佔總營收的 18%。主要市場以 AM 市場為 主,2019 年-2020 年,AM 市場氣門嘴收入佔比穩定約 70%,總體營收跟隨全球汽車 OEM 與 AM 端需求變化, 隨着 TPMS 逐步普及,TPMS 氣門嘴和配件的佔比也將 持續上升,價值量相比傳統氣門嘴有所提升,預期帶來增量營收,總體市場需求平穩。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2.2.2.平衡塊:盈利水平穩定,客戶認可度高

平衡塊是車輪動平衡校正的基本材料,在車輪質量偏小處適當增加配重,以保持車 輪在高速旋轉下的動平衡,保證汽車車輪質量的均勻。公司 2018 年平衡塊營收約 1.31 億元,佔總營收比重約 6%;2015-2018 年期間毛利率區間均處於 29%-36%,盈利水平 較為穩定。公司平衡塊產品已切入比亞迪、福特、吉利等多個主機廠,並獲得過上汽大 眾 A 級供應商、伍爾特優秀供應商等客戶榮譽。

2.2.3.金屬管件:排氣系統管件佔比較大,加速輕量化布局

排氣系統管件佔比較大,主要銷往 OEM 市場:公司金屬零部件板塊 2021 年收入 11.65 億元,佔比約 30%。在金屬零部件板塊中,排氣系統管件佔比較大。公司排氣管 件主要包括排氣尾管、後保尾管、熱端管件及消音器等。保隆科技針對多元化的非標產 品正在逐步施行自動化生產方案以減員增效,始終保持業內的領先地位,2015 年公司排氣管件境內市場市佔率達到 37.84%。公司所產排氣管件主要以 OEM市場為主,2016-2020 年間,OEM 排氣管件銷量比例穩定高於 97%。

保隆科技擁有自主設計和加工模具/工裝/檢具能力,有效控制成本和時間, 具備和 客戶協同開發的技術實力。公司產品客戶包括奧迪、寶馬、比亞迪等一線品牌主機廠, 獲得天納克 A 級供應商、弗吉亞全球供應商、GM 全球供應商表現優秀獎等多項榮譽。成立合資公司,加速輕量化進程。2018 年 8 月,保隆科技與 Salzgitter 集團簽署協 議,各出資 51%與 49%創立合資公司保隆沙士基達(安徽)液壓成型有限公司,加速輕 量化布局,增強公司液壓成型技術領域的競爭力。與傳統衝壓焊接的產品相比,液壓成 形結構件的重量減輕 20%-30%,實現了汽車的節能減排。除了實現輕量化,液壓成型 的管件剛度和疲勞強度提高,碰撞安全性好。目前公司輕量化產品包括副車架橫管、副 車架加強管、弓形管、U 型梁、扭力梁等,已供應比亞迪、長城等主流車企。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3.空氣懸掛普及加速,工藝+先發+產能優勢助力產品放量

3.1.提升駕乘體驗高端配置,需求+供給驅動加速普及

3.1.1.豪華車高端配置,提升駕乘體驗

空氣懸掛系統,實現車身底盤高低可調。部分豪華車型採用了空氣懸掛配置,空氣 懸掛與普通懸架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採用空氣彈簧替代了金屬材質的螺旋彈簧,通過 空氣泵來調整空氣彈簧的空氣量和壓力,改變空氣彈簧的硬度和彈性係數。通過調節泵 入的空氣量,調節空氣彈簧的行程和長度,可以實現車輛底盤的升高或降低。 空氣具備更佳隔振效果,剛度隨載荷持續改變。1)空氣彈簧內部充滿空氣,具備 可壓縮性,隔絕振動的效果比鋼製彈簧更好,遇到不平路面衝擊很多細小震動不易通過 空氣彈簧傳遞到車內,有效的提升行駛舒適性;2)隨着載荷的增加,空氣彈簧內部空氣 不斷被壓縮,剛度不斷變化,能夠實現非線性的剛度曲線,提升乘坐的舒適性能。

高成本導致滲透率較低,乘用車市場具備較大空間。空氣懸掛成套系統供應價格大約在 12000-14000 元,在乘用車中最初主要裝配在寶馬 7 系奔馳 S 級路虎攬勝等 70 萬以上級別的豪華車型。隨着造車新勢力市場競爭加劇,功能化差異成為各大車企的賣 點,空氣懸掛需求大幅增加,價格區間不斷下探。根據我們測算,2021 年全國乘用車空 氣懸掛滲透率約為 1.8%,扣除進口車之後滲透率約為 0.7%,具備很大的增長空間。

3.1.2.系統構成複雜,提升舒適+操控性

空氣懸架參數可調,有效提升駕乘舒適性和操控性。空氣懸架除了將原有的機械螺 旋彈簧和被動減振器升級為空氣彈簧+電控阻尼器之外,還增加了一套空氣供給系統和 複雜的電子控制系統,使得空氣彈簧能夠通過簧內氣壓的充放有效改變車身的高度以及 剛度,根據結構不同,主要分為囊式和膜式兩種。電控減振器可以通過阻尼係數的變化 來調節懸架的軟硬,兩者共同作用提升駕乘的舒適性和操控性。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囊式空氣彈簧:由夾有簾線的橡膠氣囊和密閉在其中的壓縮空氣組成,氣囊的內層用氣密性的橡膠製成,外層使用耐油橡膠製成。有單節和多節式,節間採用腰環防止徑向擴張,並防止節間相互摩擦,上下各設蓋板將其密封,節數越多,彈性越好,但密封性較差,多用於商用車上。膜式空氣彈簧:密閉氣囊由橡膠膜片和金屬壓製件組成。與囊式相比,其剛度較小,車身自然振動頻率較低,尺寸較小,便於布置,多用於乘用車上。但造價貴,壽命較短。

系統構成複雜,多部件協同實現參數調整功能。空氣懸掛系統的主要部件由空氣供 給系統(壓縮機儲氣罐、分配閥)、ECU、空氣彈簧、CDC 減振器、各類傳感器以及 相關配套的管路構成。ECU 接收各類傳感器的信號,確定車身的運動狀態(速度、加速 度、路面衝擊等),對底盤的狀態進行調整。壓縮機提供空氣源,通過分配閥對於氣囊進 行充放氣進而調整空氣彈簧的剛度以及車身的高度,通過調整 CDC 減振器阻尼係數的 大小,從而對懸架的參數進行實時調整。

3.2.車企要求拆分供應,推動自主加速突破

懸掛系統持續升級,空氣懸掛系統價值量翻倍。1)被動懸掛採用的螺旋彈簧+不可 變阻尼器組合,單車價值量約為 1400 元;2)半主動懸掛升級 CDC 減振器,減振器單 車價值量從 1000 元提升到 3000 元,並增加車身傳感器,懸掛系統單車價值量提升 2200 元;3)主動懸掛升級空氣彈簧,並且新增一整套空氣供給系統(空壓機+儲氣罐+ECU+ 空氣/信號管路),單車價值量提升 5200 元。

拆分供應推動核心單元國產化進程加速,自主企業實現量產落地。空懸系統的兩大 核心零部件:空氣彈簧、空氣供給單元具備較高的技術壁壘。較長的時間內,空氣懸架 的總成和配件均已海外的供應商為主,單車價值量在 1 萬元以上,部分高達 2 萬元以上。 為了降低系統的配置成本,主機廠通過拆分總成的方式分別給予定點,為國內的本土供 應商單點突破提供了機會。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3.3.市場競爭升級,需求+供給推動加速普及

新能源車質量提升,里程焦慮成為消費者核心關注。在政策+市場的雙重推動下, 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從 2020 年 1 月的 2.7%提升到 2021 年 11 月份的 20%, 新能源車較燃油車整車質量明顯提升。根據。 2021 年 2 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 文章《如何破解新能源車裡程焦慮?》,提及根據協會對於新能源車主用車體驗的面訪 調研結果,用戶購買時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電池續航能力」,佔比達到 31.8%,里程焦慮 成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核心關注內容。

降低風阻+有效減重,新能源車企空氣懸掛需求增加。 1)空氣懸掛帶來最直接的 功能就是車身高度可調。一輛汽車在高速行駛時,超過 60%的功率都消耗在對抗風阻上, 當時速超過 200km/h,對抗風阻的能量消耗要佔到 85%以上。搭載空氣懸掛的車輛在高 速行駛時可以調低底盤離地間隙,降低風阻從而降低能耗。2)相較於傳統懸架系統的金 屬件,空氣懸掛系統能夠有效減輕重量,從而提升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

消費升級+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共同推動需求增加。根據《2021 年自主品牌汽車人 群調研》結果,從購車因素角度來看,相比較傳統自主品牌,智能科技和駕乘體驗均是 自主新勢力品牌和自主高端品牌的主要賣點,空氣懸掛同時符合這兩點需求。在自主傳 統/新勢力品牌不斷向高端化突破的過程中,也不斷的給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駕乘體驗 和更高的「性價比」,使得空氣懸掛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配置車型價格下探明顯,空氣懸掛市場空間廣闊。目前蔚來汽車全系均配置空氣懸 架的車型,最低價格下探至 39 萬元;紅旗多款電動車配有空氣懸架,最低售價在 40 多 萬元;嵐圖 FREE極氪 001 定價在 30 萬元上下區間,雖只有中高配才能配備空氣懸 架系統,但與過去動輒 70 萬起步的高檔車型相比,價格已有明顯下降。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需求增加+成本下降,共同推動空氣懸掛加速普及。需求端:1)新能源滲透率提升 帶來的里程增加訴求、減重訴求;2)消費者需求升級帶來智能科技和駕乘體驗訴求;3) 自主品牌向高端化突破帶來的「性價比」配置訴求共同推動空氣懸掛需求增加。供給端: 1)車企要求總成拆分供應,帶來自主供應商定點加速突破;2)國產替代帶來系統成本 的持續下降,進一步加速推動了空氣懸掛的普及過程。 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空懸市場前景廣闊。根據測算,截至 2021 年 12 月,國 內新車市場空氣懸掛滲透率約為 1.8%,其中進口車市場滲透率約為 25.3%,國內乘用車 市場滲透率約為 0.7%。隨着空氣懸掛加速普及,國內乘用車市場 2025 年滲透率有望達 到 11.6%,市場空間為 163 億元,2021-2025 年的 CAGR 為 51.3%。

3.4.技術積澱深厚,工藝+市場+產能優勢助力客戶獲取

公司的空氣懸掛產品具有工藝、市場、產能三方面優勢,助力綁定優質客戶,實現 產品落地量產。


3.4.1.工藝優勢:橡膠技術積澱深厚,產品條線豐富

橡膠氣門嘴產品技術築底,縱向延伸空簧領域:空氣彈簧是空氣懸掛系統的核心部件,空氣彈簧須在懸架上不斷摺疊扭曲形變,因此質量及疲勞性要求遠高於傳統輪胎或密封件的橡膠件,需要通過大批量的疲勞試驗驗證才能確定。其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耐疲勞要求高,前期研發周期長,工藝試驗投入大以及部分零部件較難獲取等方面。保隆科技從創立伊始便從事氣門嘴產品的研製及生產,對於橡膠材料整體研發、試驗時間長,對工藝流程的把控有較豐富的實踐基礎,並在橡膠氣門嘴產品上積累了大量橡膠配方經驗,是空氣彈簧研發的工藝基礎。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過程積累實現工藝突破,空簧產品技術實力領先:公司的空氣彈簧採用國際著名供 應商的優質原膠和帘布材料,自主開發業內領先的氯丁+天然膠的混合配方,實現配方、 混煉、壓延、成型、硫化、裝配全工藝鏈自主掌控,裝配效率領先,並不斷完善橡膠物 性、屈撓、臭氧、熱空氣老化、鹽霧、空氣彈簧綜合性能、爆破、高低溫疲勞、常溫疲 勞等參數以滿足客戶的全部試驗要求。空氣彈簧整體過程控制需滿足國際客戶 TATF16949、VDA6.3 等嚴苛體系審核。其中,袖式空氣彈簧滿足80°C高溫雙動 100 萬次、常溫 1000 萬次和-35°C 低溫度疲勞試驗,滿足國際知名客戶最苛刻的試驗標準, 膜式空氣彈簧滿足 500 萬次常溫疲勞試驗,超過國標規定的300萬次要求。在彈簧裝配 上,公司歷經 3 年多研發周期,花費1000多萬資金成功突破了空氣彈簧裝配中的扣壓 工藝,空氣彈簧技術以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開發能力強,空懸部件產品條線豐富:保隆具有正向開發主動懸架控制系統的能力, 包括乘用車可調高度和剛度的電控空氣懸架系統,電控可變阻尼懸架系統,以及剛度、 高度和阻尼均可調的電控主動懸架系統。公司可以獨立提供空氣彈簧、電控減振器、集 成空氣減振器和控制單元 ECU 等核心組件,產品條線豐富。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3.4.2.市場優勢:產業前瞻布局,核心部件獲取頭部主機廠訂單

商用帶動乘用,前瞻踏入空懸領域。2012 年,公司開始研發商用車空氣彈簧,至今 已有 9 年時間; 2018 年,公司與同濟大學等機構合作研發「智能空氣懸架系統」課題, 並與頂尖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整車廠聯合立項,進行國產化替代開發或開發前期技術儲 備項目,開發基於 AutoSAR 的控制系統。 聚焦空簧核心部件供應能力,先發優勢明顯:公司以空氣彈簧供給能力為基石,逐 步拓展到儲氣罐等其他核心部件,核心產品已獲得數個定點,空簧單品具備明顯先發優勢。公司空懸部件現有客戶情況:商用車方面:目前已為采埃孚、富維安道拓、北京光 華榮昌、上海科曼、中國公路車輛機械有限公司、廣州華勁和賽夫華蘭德等客戶提供商 用車空氣彈簧產品。

乘用車方面:2020 年公司空氣彈簧和減振器獲得蔚來 ET7 車型(乘 用車)OEM 定點。截至 2021 年底,保隆科技空氣彈簧減振器支柱總成及獨立空氣彈簧 已經獲得新能源頭部品牌車企的五個主機項目定點。與國內空氣懸掛核心部件供應商相 比,公司具備 25 年 Tier1 及主機配套經驗,並從橡膠技術衍生出發,聚焦空氣彈簧業務, 截至 2022 年 6 月已獲得數家頭部主機廠的空簧訂單,在核心單品上具備較大市場優勢, 為後續拓展總成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

3.4.3.產能優勢:合肥工廠建成,空懸產品正式下線

產品量產下線,國產替代加速布局:過往豪華車型中,空氣懸架系統部件均以大陸、 威巴克等外資供應商為主,本土供應商鮮有插足的餘地。2021 年 12 月 28 日,保隆科技 合肥園區正式啟用,並量產下線乘用車空氣彈簧減振器支柱總成及獨立空氣彈簧,該產 線具備年產 10 萬台車空氣彈簧的能力,截至 2022 年中,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實現了空 簧產品量產的自主企業之一。未來,保隆科技規劃再建 6 條產線,實現年產超過 50 萬 台整車空氣彈簧,加速國產替代布局。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4.智能化產品條線持續拓展,傳感器&ADAS業務逐步放量

4.1.傳感器: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4.1.1.工況信息傳導核心部件,電動智能化趨勢推動需求端快速增長

工況信息傳導核心部件,輔助電控單元正確決策:汽車傳感器作為汽車電控系統(傳 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的信息源,可反映車輛運行狀態、駕駛操控狀態、控制情況等 重要信息,並將包括車速、各介質溫度、胎壓及發動機運轉狀態等各種工況信息轉化為 電訊號輸入給電控單元,將車輛調整至最佳工作狀態。根據作用機理和作用不同,可將 傳感器分為車身感知傳感器和環境感知傳感器。

車身感知傳感器主要應用於動力總成系 統,車身控制系統以及底盤系統中,將採集的信息由電控單元處理之後,形成向執行器 發出的指令,完成對車身的電子控制,分為壓力傳感器、位置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加 速度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氣味濃度傳感器和液位傳感器 8 大類。智能 化時代下,環境感知傳感器成為自動駕駛的核心,進行環境感知、規劃決策,目前應用 於環境感知的主流傳感器產品主要包括視覺傳感器、雷達傳感器、定位傳感器三類,對 應的主要產品為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和攝像頭。

受益電動智能化趨勢,傳感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輛中檔傳統汽車裝配超過 90 個傳感器,其中在動力總成系統中,傳感器裝配約 45-60 個,車身系統中裝配超過 20 個,底盤系統中裝配約 30-40 個。

電動化趨勢下,電流傳感器需求量加大:在新能源汽車中,為提高車輛電池組使用 效率及了解電機電驅控制系統工況,需要使用電流傳感器對三電系統中電流、電壓、溫 度三個主要測量參數進行測量檢測控制,一般單車使用 5-6 個。智能化趨勢下,感知類 傳感器使用量增多:隨着 L2/L2+滲透率的不斷普及,整車需要通過環境感知類傳感器識 別車身周圍環境,單車使用量隨着智能駕駛等級的提升不斷增加。隨着未來電動智能汽 車滲透率不斷提升,車身與環境感知類傳感器的需求量將快速增長,整車使用傳感器數 量將達到數百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6 年中國汽車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982 億元,市場空間廣闊。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4.1.2.自研+併購擴充產品條線,抓住國產替代核心機遇

技術延伸+併購共進,助力傳感器業務快速發展:公司在 TPMS 的輪胎壓力傳感器 產品量產過程中積累掌握壓力類傳感器核心技術,不斷擴展至速度、位置等其他傳感器 品類;技術延伸的同時,公司也持續併購獲得更大市場份額。2018 年 8 月,公司全資收 購 PEX 公司並收購德國 TESONA 51%的股權, PEX 公司主要供應汽車剎車磨損傳感 器、排氣溫度(EGT)傳感器、霍爾傳感器,是剎車磨損傳感器的市場領導者之一,客 戶包括奔馳、大眾、奧迪、保時捷等,TESONA 主營業務為傳感器及智能加熱系統(SHS) 的設計與開發,為德國整車企業和一級供應商提供技術開發服務,此次併購有助於實現 汽車傳感器業務的全球布局,服務更多全球客戶。

2022 年 2 月,公司收購龍感科技 55.74% 的股權,有效擴大公司業務規模並獲取優質客戶資源,通過協同效應減少原材料的採購 成本,完善了公司的車用傳感器產品序列,助力公司在車用速度位置傳感器領域成為國 內的領先供應商。

產品矩陣豐富,國產替代持續加速。過去國內傳感器市場 90%的份額均由森薩塔科 技、博世等外資供應商佔有,國內廠商市場份額較小。隨着缺芯、疫情等外部環境帶來 的供應鏈不確定性,外資廠商的供應較難覆蓋國內所有客戶的產能爬坡需求,國產企業 憑藉背靠國內市場快速響應,豐富的技術積累以及足量的產能供應等優勢迎來了國產替代窗口期。在國產替代過程中,整車企業一般要求完整傳感器組合供應以減少產品替代、 溝通及調試成本。

目前公司已掌握和應用 MEMS 和光學等核心技術,可向主機廠提供 包括壓力類、光學類、速度類、位置類、加速度類、電流類共六大類總計超過四十種細 分應用的車規級傳感器產品,產品矩陣完善,可形成完整組合切入整車廠供應體系,市 場競爭力強,目前公司自研傳感器已供應多個客戶:光雨量傳感器客戶包括風行、奇瑞 等整車廠,車用壓力傳感器包括上汽通用、東風日產等整車廠等。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4.1.3.產能建設提速,傳感器業務加速布局

國內項目建設提速,歐洲工廠產能建設即將完成:2020 年 9 月,公司發佈定增公 告,擬投資 7.21 億進行年產 2680 萬支車用傳感器項目建設,主要產品包括 MEMS 壓 力傳感器、輪速傳感器、光線及雨量傳感器、視覺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等車用傳感器; 2022 年 2 月,公司在匈牙利投資 1500 萬歐元的傳感器生產園區已正式開建,園區新工 廠計劃於 2023 年初啟動運行。2021 年公司實現傳感器 898.4 萬支,同比增長 31.23%, 待產能建設完成後,公司量產及交付能力增強,傳感器業務可成為公司業務新增長點。

4.2.ADAS產品:市場空間廣闊,自研+戰略合作賦能

4.2.1.智能駕駛核心技術,國產替代空間大

感知功能為基礎,助力實現智能駕駛核心技術: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是利用安裝於車上的各式各樣的傳感器,在第一時間收集車內外的環境數據,進行靜、動態物體的辨識、偵測與追蹤等技術上的處理,從而提供信息輔助、預警、輔助控制及便利駕駛的主動安全技術。ADAS採用的傳感器主要有攝像頭、激光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等,通常位於車輛的前後保險杠、側視鏡、駕駛桿內部或者擋風玻璃上。根據中國工信部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駕駛自動化分為L0-L5共六個等級,不同等級對智能駕駛的要求不同,其中ADAS駕駛輔助是實現智能駕駛的基礎,主要涵蓋L0-L2自動化等級。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不同傳感器功能各異,國產替代空間大:ADAS 環境感知中常見的傳感器類型有三 種,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各模塊實現功能均有差異。根據我 們測算,2021 年 L1 功能平均滲透率達到 36.2%,L2 功能平均滲透率達到 25.1%,根據 高盛和波士頓諮詢數據,L1 級的 ADAS 單車成本約 3200 元,L2 級的 ADAS 單車成本 為約 11000 元,測算得國內 ADAS 規模將達到 1800 余億元,2021-2025 複合增長率將 達到 23%,整體市場空間廣闊。從全球市場競爭格局來看,ADAS 傳感器主要由安波福、 博世、電裝、大陸、法雷奧、Veoneer 等海外廠商壟斷,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 年前裝 ADAS 供應商 CR6 市場份額佔比超過 80%,隨着大量國內公司紛紛布局 ADAS 傳感器領域,基於降本及響應速度快的優勢下,國產替代存在較大空間。

4.2.2.環視產品已量產,持續賦能自動駕駛

ADAS 功能搭載車型價格下探,公司產品定位增量藍海市場:公司於 2013 年便開 始進行視覺系統,毫米波雷達的研製,目前主要產品包括 360 度環視系統以及智能輔助 駕駛系統。隨着汽車行業變革,智能駕駛已進入 ADAS(即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滲透率 提升的階段。過去只有在一些高端車型上才有的 ADAS 功能,如自適應巡航、自動剎 車、道路偏離預警等,已下放給越來越多低級別的車型,這將給公司已批量製造的 360環視系統、雙目前視系統以及 DMS 等 ADAS 產品帶來廣闊的增量市場。公司目前環 視產品矩陣包含前視、後視等多種攝像頭,客戶包含吉利汽車,一汽轎車等整車廠。

智能輔助駕駛產品:公司智能輔助駕駛包括人臉識別/FACE ID、疲勞駕駛監控、交 互攝像頭、24GHz&77GHz 毫米波雷達以及熱成像夜視系統。其中,毫米波雷達具有全 天候、高精度、穿透力強、抗干擾能力強的優勢,是自動駕駛有利保障。公司研製的 24GHz&77GHz 雷達力求實現小體積、高精度、高射程的環境感知以及空間障礙物目標 探測和跟蹤以實現安全駕駛,在智能化浪潮下有望實現更大業績突破。

保隆科技研究報告:TPMS龍頭,空懸+智能化戰略開拓藍海未來 - 天天要聞

4.2.3.戰略布局加速,細分領域持續發力

戰略合作楚航科技,着力拓展毫米波雷達細分領域業務。2021 年 3 月,保隆科技與 楚航科技雙方各出資 60%和 40%成立合資公司,着力拓展 77GHz 毫米波雷達細分領域 業務,抓住毫米波雷達市場窗口期,持續助力國產替代。 攜手黑芝麻科技,零部件供應+高性能芯片打造雙贏局面。2021 年 4 月,保隆科技 與黑芝麻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充分藉助黑芝麻自動駕駛、人工智能、高性能車規計 算芯片領域的技術優勢,共同提升域控制器、傳感器、輔助駕駛系統等智能駕駛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應用水平,實現優勢互補,在自動駕駛端持續發力。

深化合作元橡科技,發力立體視覺領域:保隆科技與元橡科技從 2018 年開始開展 雙目立體視覺技術方面的合作,4 年來取得了諸多成果。在 ADAS 方面與克諾爾在 LDW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和 PAEB(行人自動緊急制動系統)雙目系統方面進行合作,定 點日野汽車、青島解放汽車、上汽依維克紅岩等多家主機廠並已實現量產;在主動懸架 方面,路面預瞄系統獲得一線乘用車企的前裝定點,是國內首家基於雙目立體視覺的主 動懸架路面預瞄系統前裝項目。2022 年 4 月,公司與元橡科技共同出資成立橡隆科技 (蘇州)有限公司,深化車規級視覺芯片合作,共同拓展乘用車立體視覺業務,力爭為 公司 ADAS 產品帶來更大突破。

戰略投資領目科技,共同拓展智能駕駛業務:2020 年 10 月,保隆科技與領目科技 成立合資公司,在智能駕駛相關技術和產品已有多方面成果:雙方合作的 PAEB 商用車 緊急制動項目為 10 多個車型配套,已在 2021 年實現量產;1V1R 單目視覺法規件獲得 了 3 家主機廠定點;在乘用車方面,行泊一體域控制器於 2022 年初獲得了 1 家新能源 車定點。2022 年公司戰略投資領目科技,基於領目科技的智能駕駛域控制器、AI 視覺 處理分析技術積累上提升智能駕駛領域合作深度,共同拓展智能駕駛業務。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