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技術性衰退」首日,拜登的電話來了

2022年08月20日17:25:19 熱門 1995

寫在前面的話——

北京時間7月28日,美國公布二季度GDP年化季率初次預估。和此前設想的增長0.5%不同,二季度美國GDP同比下降0.9%,連續兩個季度GDP下滑,美國正式迎來「技術性衰退」。

誠然,界定經濟衰退的標準不是唯一的,但綜合客觀數據和主觀感受,美國財長耶倫的「美國經濟整體仍積極向好」言論,越來越像煮熟的鴨子——就剩下嘴硬了。

東歐的仗,中東的油,東亞的稅,壓在美國身上的不是稻草,而是實實在在的三座大山。再不破局,實質性經濟衰退一旦形成,這一次沒人救得了(或者說願意救)美國。

於是,美國陷入「技術性衰退」的頭一天,拜登的電話來了。

先來說說加息的事。

公布二季度數據的前一天,美國本年度內第四次加息。可見,通脹問題依舊如同壓不住的棺材蓋子,讓美聯儲從上到下都腦瓜子嗡嗡的。

距離傳說中九月份「史上最激進加息」還有一個多月,中間還隔着公布7月CPI數據的大限關口,市場普遍對美國下半年經濟走勢樂觀不起來。困在加息、通脹和經濟衰退中的美國,越來越趨向於內部矛盾外部解決。

有想法是好的,但也要做得到才行。

美國「技術性衰退」首日,拜登的電話來了 - 天天要聞

拜登的中東之行,收穫滿滿的失敗。特朗普甚至諷刺道,在拜登的領導下,美國已經成了「乞丐國」——到處尋求昔日小弟在能源上的救濟,而且還處處不受待見。

東歐方面的戰局也沒有美國預想中那樣順利,收割歐洲雖然在進行,但進度遠遠趕不上美國自身失血的速度。歐洲資本好歹有幾百年的底蘊在,美國想吞了歐洲,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時間也不站在美國這一邊。

至於東亞,關稅問題的球一直在美國這一邊。中國就靜靜地看着美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德性,誰難受誰知道,畢竟通脹和經濟衰退的雙重壓力不在我們這一邊。

白宮國會山不是沒有考慮過走更加激進和冒險的路子,軍工複合體為這個想法點了個贊,但五角大樓則忙着幫前面幾位大佬刪帖滅火——沒可能,你不想,別瞎說。

昨天晚上中美國家元首的這一通電話,基本上鎖死了佩洛西竄訪台灣的操作空間。拜登在通話中主動重申了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態度。

讓美國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是我們在外交層面上的勝利。但外交上的成功從來不是口舌之爭的輸贏,前一段時間東海上空的大規模對峙才是我們說話越來越硬氣的關鍵。

F-35被近距離親密接觸,駐日美軍F-16機隊牽制目標艦隊南下未果,嘉手納和關島空軍基地里悄悄來了新人,然後在東海防空識別區,被攜帶實彈的大規模空中混合編隊攔了個嚴嚴實實。

至於電磁信號收集,雷達照射,局部空域短時全頻電子蔽斷,以前玩的都還在玩,沒什麼新鮮的,但雙方搞事情的規模卻總讓人覺得,下一秒直接開干也沒什麼違和的地方……

退縮這種事,經歷過第一次後就會慢慢習慣。相對於2016年那一次灰頭土臉,美軍這一回遭遇的打臉簡直就是小場面。自家人知自家事,美軍完全知道還沒有做好在台海開戰的準備。但對於白宮和國會來說,不試一試終歸不會死心。

好了,試完了,踏實了……

於是我們開始看到,新聞通稿中有了玄機——

拜登的話不過130個字,一條微博足夠發得下。但其中放在首位,着重強調的就是希望保持暢通對話,避免誤解誤判,以及妥善管控分歧。

戰場拿不到的(可能拿不下來的也算),就別指望着外交官能從談判桌上幫你拿回來。這句話最早是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越戰而說的,如今東海上空的無聲驚雷為它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隨着現實的一再打臉,美國給自己設定的小目標不得不一退再退。中東沒談下來,油價由天不由己,想要控制國內的物價,剩下的路就只有降關稅,恢復供應鏈了。

拜登在通話中說,要尋求在(中美)利益交融的領域開展合作。什麼是中美「利益交融」的領域?能源算是一個,但和中美貿易相比,前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美國現在的問題很大程度是自己造成的——供需關係決定了,美國加征的關稅絕大部分都落在了自己頭上,由自己的國民買單,這也推高了美國的物價水平。各種曲線供應,比如用東南亞產品替代中國造,也是掩耳盜鈴罷了——中國製造業的貼牌出口在東南亞完全不是秘密。此外國際供應鏈運轉不暢也是美國主導造成的,這塊石頭砸得也是美國人自己的腳。

美國「技術性衰退」首日,拜登的電話來了 - 天天要聞

既然東海的試探以失敗告終,那麼讓中美之間的關係起碼回復到貿易戰之前的水平,美國早晚要走這條路。

這不是讓美國超市的貨架上重新充盈起來那麼簡單。美國的經濟命門,表裡在供應,內里在股市。

前面說過,時間不在美國這一邊。

股市可以講故事,但只講故事早晚會變成事故。繼續與中國保持脫鉤,繼續在貿易領域搞各種設限,一旦把美國經濟拖入實質性衰退,那要考慮的就不是美國什麼時候能緩起來,而是高位的美國股市怎麼辦。

誕生於1939年美國漫威宇宙有超過8000名超級英雄,但其中沒有一個的名字叫接盤俠。

打完這通電話,美國的四處試探就算階段性告一段落。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未嘗不是在試探失敗後,主動穩住中國,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戰略主動,防止東亞局勢朝着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好騰出手來經營其他方向。

眼下,美元加息收割全世界的戲碼已經開始上演。但日韓暫時還有點用,印度刺多有些扎嘴,東南亞太瘦太柴,非洲56個國家和地區捆在一起,還不如羊蠍子肉多,看來看去,只有歐洲肥而不膩。

既然說不動中東,啃不下東亞,那麼最終落刀的方向還是要回到歐洲那一邊。柿子嘛,還是要撿大的,軟的捏。

再說一遍,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趕在歐洲集體下跪之前,美國務必要忽悠更多的錢從歐洲潤去美國。這個時間節點應該是在11月之前。

否則,中期選舉過後再初見成效,共和黨一定會拿着這個績效到處秀曬炫,拜登和佩洛西加起來超過160歲了,真氣出個美國雙料國喪來,得(喜)不(大)償(普)失(奔)。

拿什麼拯救你,歐洲。

在此前的專欄中,寫手小姐姐說過,在美國的裹挾下,智商始終無法佔領歐洲領導人們的頭腦高地。英美系媒體的手上有的是黑料,隨時準備砸向打算向莫斯科妥協的歐洲政客。

美國現在唯一要擔心的就是,盟友會不會破罐破摔,用魔法打敗魔法。

歐洲是有貴族傳統的,幾百年來形成了無數政經家族,高門大戶。但如今一群門閥解決不了一個閥門。

北溪管線掐着歐洲天然氣的命門,俄羅斯慢條斯理地檢修,歐洲的血壓在另一邊隨時蹦極。德國不是匈牙利,跪下去完全不需要心理建設,作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需要給下跪找一個理由,哪怕是讓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可以制裁沒投產的北溪二號,但北溪一號必須放開,這符合歐洲的民主價值觀。

美國「技術性衰退」首日,拜登的電話來了 - 天天要聞

不同的管線中流淌着同一產地,同一品質的天然氣,德國的態度完美解釋了《潛伏》中謝若林的靈魂之問——

我這裡有兩根金條,你告訴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齷齪的?

呵呵,我臉都不要了,你還能奈我何?

在以魔法對抗魔法的路上,烏克蘭顯然走得更遠。

被歐美捧上道德高地的烏克蘭開始拿政治正確那一套,反過來惡意歐美。疫情算什麼?經濟衰退又算老幾?反俄不積極,立場有問題,你,通俄!快,打錢!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問題是,烏克蘭這次指責的對象是美國。這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打得美國一愣一愣的。

面對徹底飄了的澤連斯基們,美國意料之中地炸毛——11月的中期選舉,民主黨高概率會在參眾兩院全線失守。高喊着「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的共和黨人會把援烏法案撕碎了扔進下水道。至少57位共和黨眾議員已經發誓要這麼做了,其中最激進的幾位所發的推特,差不多只能用馬賽克展示了。

歷史會記住昨晚拜登所打的這通電話。這不僅代表着中美之間在本輪博弈中攻守轉換,更象徵著美國失去了為改變局勢,不惜破釜沉舟一戰的勇氣。

以往的極限施壓,紅線附近反覆橫跳,切香腸戰術,作為總體實力依舊佔優的一方,使用這樣的伎倆往往成本很低。但這樣做的副作用和後遺症很大,如今反噬的第一階段到了。

新舊交替遲早要來,全世界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外,都是騎在牆頭等着看結果的主兒。很多人都認為,破局的地方就在台海,但美國卻主動繞開了。

臨陣避戰,傷的不僅是本方的士氣,更會極大消耗盟友的信任度。

未來三個月,歐洲會繼續雞飛狗跳,各種突破天花板的言論和騷操作將層出不窮。而美國國內則會繼續深耕統計學領域的數字魔法,並憑藉解答以下問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為什麼通脹成這個奶奶樣,製造業服務業處處利空,美國的失業率卻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跳過統計失業人口必須有「就業意願」門檻,忽視拿失業救濟躺平了不願起來的人群,如果改變不了現實,那就改變定義的規則。美國的歷史發明家會批量製造更多的概念:中國外貿數據好沒有用,那是繁榮式衰退,你國藥丸;大水漫灌海量印鈔沒什麼,現在我們將親歷人類歷史上首次衰退式繁榮,美國經濟即將再次起飛。

好了好了,你們開心就好,不杠。就讓中國「毫無經濟頭腦」地減持美債,「不知好歹」地拒絕美國釋放得好意好了。

但各位NGO和1450就不要再逼着寫手小姐姐反思了好不好?

比心。

美國「技術性衰退」首日,拜登的電話來了 - 天天要聞

本文作者為破壁調查局專職作者:艾瑪與騎士

您的關注與點贊是我們最大的動力,破壁調查局在此感謝您的支持,轉發也是愛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