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互聯網時代,詐騙分子利用「刷單」做誘餌實施電信詐騙,不斷變換套路更新手段,最近甚至出現了多起「二次詐騙」案件,「女生被騙3萬後不服氣又被騙5萬」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據公安部5月11日公布五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5種詐騙類型發案佔比近80%,成為最為突出的5大高發類案。其中,刷單返利類詐騙發案率最高,占發案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對於詐騙案的受害者,騙子不會只「薅」一次羊毛就罷休,往往會使用不同的手段繼續行騙,甚至有專門搜尋已被騙的受害者,並以幫助追回欠款為名繼續行騙。
「有案例顯示,詐騙分子會以退款登記為理由,讓受害者提供真實的身份證信息、手機號、銀行卡號、收款地址等,這些用戶信息將被詐騙分子出賣到黑市裡,繼續流轉,將受害者暴露給新的詐騙團伙。」騰訊守護者計劃團隊專家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去年,上海警方曾破獲假冒「網警」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孫某,孫某曾冒充「北京網警」,在各大平台海投廣告,配合「網警客服電話」「全國在線幫助」等備註,等待被害人「上鉤」。待被害人與之聯繫後,以幫助追查犯罪分子、攔截到資金,需要被害人轉賬驗證等理由詐騙錢款。
由此,檢察官提醒公民,牢記反詐秘籍:不聽、不信、不轉賬。
複合型刷單套路:刷單+APP做任務
「那天中午同事給我拉到一個群里,進去之後人家就一直發紅包,還說讓我們做簡單的任務就可以領取到傭金,最後我才知道群里的6個人都是『托』,合夥騙我一個。」7月13日,網友胡懟懟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了她被詐騙分子以「刷抖音點贊關注」為名騙走3萬元,並遭遇了二次詐騙的詳細過程。
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以簡單易實現的「兼職」和較高的收益為名引誘受害者「入套」,再轉移到其他平台以需要墊付資金進行「點贊」「刷單」等為名進行詐騙,是此類詐騙手法的統一「套路」。
胡懟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她被要求下載一個叫作「匯納科技」的APP,說裏面有很多「任務」可做,她下載後嘗試做了幾個任務,第一天賺了300元左右,並且真正提現了,這讓她放鬆了警惕。
「一天21個任務,任務不能中斷,也就是說不能跳着做,當我做到第11任務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不是點關注的了,讓我們墊付資金說後面會有返現,返本金和傭金一起。我以為還和頭一天一樣兩單可以提現,根本沒猶豫就直接墊付了,此時才被告知還需要再『做一單』才能提現,而這一單需要墊付8188元,我墊付之後對方說還有『最後一單』21888元,最後總共被騙了3萬多。」胡懟懟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
胡懟懟向貝殼財經記者提供其被騙過程的群聊截圖。
7月18日,貝殼財經記者按照胡懟懟提供的鏈接想要下載該APP,但發現其已經被騰訊安全檢測為「惡意欺詐內容」,在瀏覽器打開則顯示「鏈接已失效」。不過,在此前的調查中,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曾接觸過與詐騙胡懟懟「手法」幾乎一致的詐騙團伙,了解到這一詐騙手法的具體步驟。
首先,記者被一名「拉手」拉進了疑似是黑灰產分子控制的某微信群中,群主介紹稱此群為「恆大合作商家福利群」,會在群里給大家發紅包,並表示「為集團提高銷量,麻煩親們做一些小工作領取紅包獎勵。」在群主的要求下,貝殼財經記者與一些群成員下載了一個名為「企業密信」的APP,並在其中添加了一名「接待員」,接待員要求群成員依次完成數個關注公眾號的任務,記者照做後收到了共計20元「返現傭金」紅包。
此後,「接待員」要求記者在微信群內曬出自己收到的微信紅包,並繼續接下來的任務,然而此後的任務是在一個名為「500國際」的博彩平台進行真金白銀的六合彩投注以賺取翻倍的「傭金」,若想要對本金和傭金進行提現,就必須墊付更多資金,真正的詐騙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刷單騙局中「接待員」要求記者曬出收到的紅包。
實際上,在此類騙局中,起初的幾個任務是對受害者進行「服從性測試」,讓受害者相信做「任務」能夠得到返利。在這一步,騙子往往會真拋出蠅頭小利引誘受害者上鉤,但如果對方上鉤了真的轉了賬,騙子就會逐漸取得受害者的信任,變被動為主動。
在胡懟懟被騙的案例中,本來做「一單」到「兩單」即可提現的「任務」,當受害者投入本金期望獲利時,騙子突然表示需要再額外墊付資金做「第三單」,此時由於受害者已經投入了不少資金作為沉沒成本,騙子就這樣利用了受害者急於收回本金的心理,從而詐騙成功。
「在最後一單對方說要交21888元才能提現時,我雖然有點慌,但很想把已經墊付進去的錢拿回來,趕緊提現出來。」胡懟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二次詐騙套路幾何?有騙子假冒網警、黑客
胡懟懟告訴記者,被騙後她已經報警,但警方追蹤騙子團伙IP地址後發現是在香港,並表示錢財並不好追回。胡懟懟將自己受騙的案例發在了社交平台後,有用戶聯繫到她表示「此前也被騙過,後來找人幫忙把錢拿了回來」。
胡懟懟通過該用戶聯繫到一個名為「天道打擊黑平台」的QQ用戶,對方表示自己可以通過代碼方式幫助她找回被騙的錢財,但要收取20%酬金。
令她感到奇怪的是,明明是正常的溝通交流,對方卻堅持要拉一個「二人群」進行溝通,並一度要進行語音,這次胡懟懟提高了警惕,並未答應對方的要求,第二天對方就解散了群聊,所有聊天記錄都消失了。
號稱可以幫助受害者追回欠款的「天道打擊黑平台」。
對此,騰訊守護者計劃團隊專家表示,即便詐騙完成後,騙子還可能會再以追回被騙錢款為目的進行二次詐騙,「有案例顯示,詐騙分子會以退款登記為理由,讓受害者提供真實的身份證信息、手機號、銀行卡號、收款地址等,這些用戶信息將被詐騙分子出賣到黑市裡,繼續流轉,將受害者暴露給新的詐騙團伙。」
此前因兼職刷單被騙12萬元的受害者蘇小懶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她在與其他受害者交流時,發現又有人利用受害者想追回資金的心理,說自己是黑客、碼農,可以追查到騙子的信息從而追回欠款,但這實際上是二次受騙,「我認識的受害者就有遭遇二次受騙的,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提高警惕。」
貝殼財經記者在進入某受害者維權群中時,也曾收到陌生群友的私信,表示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追回欠款。
去年10月底,曾破獲假冒「網警」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孫某,孫某曾冒充「北京網警」,在各大平台海投廣告,配合「網警客服電話」「全國在線幫助」等備註,等待被害人「上鉤」。待被害人與之聯繫後,以幫助追查犯罪分子、攔截到資金,需要被害人轉賬驗證等理由詐騙錢款。
2022年6月21日,經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孫某犯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檢察官認為,被告人孫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公民錢財,數額巨大,有其他嚴重情節,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檢察官提醒,公安民警不會主動在網上留下QQ號碼以供聯繫。如遇詐騙,請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者立刻到屬地公安機關報警,千萬不要輕信網站、社交軟件上隨意搜出的「網警」。牢記反詐秘籍:不聽、不信、不轉賬。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實習生 鄒珍珍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