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交易之一,就是有一次做空黃金虧損8000美元

2022年08月17日07:13:22 熱門 1425

作者吉姆·保羅(Jim Paul)從事期貨交易生涯長達25年,先後擔任過自營交易員、市場交易員及研究部主管。他從肯塔基州北部的小鎮迅速竄起,年紀輕輕就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擔任董事、摩根士丹利國際能源部第一副總裁等要職,他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的聰明過人。(令人遺憾的是,保羅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不幸遇難。)

他從髒兮兮的鄉下小孩變成百萬富豪交易員,直到他的一次虧損,150萬美元利潤全部吐回,並還欠了一屁股債後轟然倒下,才領悟到之前的所向披靡,只是碰巧和運氣。

保羅從虧損中學到的教訓就是,與其研究賺錢,應該研究賠錢和失敗,知道怎樣才不會賠錢比較重要。賺錢的方法儘管是人人各有一套,虧錢的方式卻是寥寥可數。

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交易之一,就是有一次做空黃金虧損8000美元 - 天天要聞


吉姆·保羅坦誠且毫不保留地分享自身經驗,試圖告訴讀者只要認清人類心理偏誤與建立簡單的投資規則,即可辨識、確認並避開一些埋藏在交易之路上的陷阱,從而避免導致災難性的虧損。

拿到好牌,才留下

在學會遵守之前,違反規則誠屬不智

好萊塢影星史蒂夫·麥昆在1965年主演的《龍蛇爭霸》(The Cincinnati Kid),是歷來最經典的撲克牌賭博電影。片中最高潮部分是史蒂夫·麥昆(飾辛辛那提小子)和愛德華·羅賓遜(飾賭王)最後那場梭哈對戰。當時這場賭王爭霸已經連戰數日,其他玩家紛紛落敗後,只剩麥昆想靠勝者通吃的梭哈牌,拉下賭王羅賓遜。

發了三張牌時,麥昆兩張翻開的牌是一對10,所以他一次就下注1000美元。羅賓遜那兩張牌則是方塊Q和8, 算是很糟的牌,但他跟進而且也加碼1000美元,彷彿他手上那張蓋着的牌也是Q,或以為自己會拿到同花順。也許他只是在吹個世紀大牛皮而已。下一張牌,羅賓遜是方塊10,而麥昆是梅花A。麥昆再下注3000美元,這一手很漂亮,羅賓遜也跟進加碼。

想來羅賓遜是要賭同花順,畢竟目前的局勢可不是一對Q就篤定能勝出的,不然他就是在虛張聲勢。羅賓遜的第五張牌是方塊9,而麥昆是黑桃A,因此麥昆把面前的3500美元都押上去。羅賓遜說:「小子,拿到那張A肯定讓你很爽吧,我跟進你的3500美元,另外再加碼5000美元!」

如今,要是不能跟進就只好打包回家,除非對手收下你的籌碼借條,讓你先欠着。這時的麥昆已經沒錢了,他若想繼續下去,籌碼借條就得押給羅賓遜。所以麥昆就把它押給羅賓遜,當作5000美元的借條。羅賓遜唯一能打敗麥昆的牌,只有方塊J。麥昆要求羅賓遜現出底牌,真的是一張方塊J,麥昆的臉色看起來就像快吐了。他全輸光了,雖然麥昆拿到葫蘆,三張A跟一對10,但仍不敵羅賓遜的同花順。

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交易之一,就是有一次做空黃金虧損8000美元 - 天天要聞


發牌的荷官不敢相信這手牌竟是這麼打的,她對羅賓遜說:「你那時只拿到三張同花,就敢一直加碼啊?」她說的沒錯,羅賓遜當時湊成同花順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不該那麼下注的,而且眼前麥昆有一對10啊。而且就算只是湊成兩對都很難贏了,何況對手的牌型是葫蘆。

我想,這就像人生,有時會在對的時刻做出錯誤舉動,但最後的結局還是好的,對吧?」羅賓遜對荷官說。

撲克牌賭客的風險,在於不知道自己和對方會抽到什麼牌。當我們玩撲克牌賭錢時有兩種策略,你也許希望對手知道你有什麼牌(紀律嚴格玩家);也許不希望對手知道(鬆散玩家),或想誤導對手以為你有什麼牌(也是鬆散玩家)。厲害的撲克牌賭客,就是一會兒扮豬、一會兒扮老虎。也就是說,巧妙運用這兩種策略的不一致,才是求勝關鍵。

紀律嚴明的賭客是除非拿到一手好牌,不然不會繼續玩到底。他也許下注之後,看形勢不對就收手。於是大家就會知道,如果他會繼續玩下去,肯定是手上抓着好牌。要是大家都以為他總是要抓到好牌才肯玩,那他偶爾就能虛張聲勢,唬人得逞。

比方說,我玩五張牌的梭哈,手上現有兩張牌,翻開的是一張J,而蓋着的是一張3;而其他玩家翻開的牌里,有人有老K。對方押5美元,我跟進且加碼10美元。要是大家以為我都是抓到好牌才繼續玩,那麼現在他們一定以為我有一對J。所以現在大家是跟一對J對抗,即使我其實沒這副好牌。因為大家以為你要抓到好牌才會繼續打,所以你就有唬人的機會。要做到這點,你之前必定蓋牌棄權很多次, 而且你如果繼續玩到底,就一定會贏,或至少牌都要夠好。

要建立這種形象,你半途蓋牌的次數必定比玩到最後多很多,只要留下就一定會贏。這種玩法會讓你省下不少錢,因為手上牌不好時便趁早離場,反而還有機會偶爾虛張聲勢一下。另外,鬆散玩家則常借勢唬人,也許是故意好牌押小注,或者故意牌面不好時反而重押,所以要是大家知道你經常吹牛,那麼一旦有好牌在手時,也許就能趁對方放下戒心時予以痛宰。

跟撲克牌賭客一樣,投資者也是在不知道個別公司、股市大盤或整個經濟情勢將如何表現的狀況下,拿自己的錢冒險。不過,賭客雖是運用策略不一致來取勝,但市場交易的成功關鍵,其實是嚴守紀律的一致性。雖然制定計劃並切實遵行也不保證成功、萬無一失,但想前後一致控制虧損,就需要一套計劃。我們不必學習撲克牌玩家唬人那套,但紀律嚴謹的玩家則頗有可學之處。是哪個部分呢?他建立聲譽的方法:拿到好牌才留下,牌不好就離場

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交易之一,就是有一次做空黃金虧損8000美元 - 天天要聞


你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早都計劃好了,當市場倉位狀況不錯時就會繼續執行,否則即按計劃止損出場。你大可認賠,沒什麼好擔心的。你就是按照計劃,嚴守規則,情況有利就繼續留下,否則就認賠出場。要是丟棄紀律,想要虛張聲勢,最後也許會賠得一乾二淨。

借勢虛張,自是氣勢多於實質。要是蓄意打破規則,對市場虛張聲勢,到最後賠大錢的也還是自己。也許多次違反規則仍然僥倖得逞,但若抱着賠錢倉位,死撐待變,結果行情真讓你盼回來了,那你又學到什麼呢?你學到的是,做錯事也照樣有回報,所以你以後還會重施故技。問題是,你分不清何時違反規則是安全的,何時又是危險的。

沒錯,有時打破規則照樣能獲利。做「錯的事情」可以得到獎賞;因為錯誤理由卻做「對的事情」也可以得到獎賞。像這樣的狀況,我在早年幹得可不少。但要是你在市場中不斷做錯事還得到獎賞,這些獲利都跟你主動設定的計劃或規則無關,而是成為心理學家所說的隨機獎勵計劃,也是最能讓人重複做出特定行為的計劃。

比方說,心理學家想讓猴子重複按鈕,因此在猴子按鈕幾次之後即給予食物獎勵,例如每按五次或三次即給予食物。這個實驗也可以設定為不固定次數,例如第一回須按五次;第二回按七次;然後又變為三次或十二次。當獎勵條件變得不固定時,猴子會更熱衷於按鈕,以為一直按就會有食物。

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交易之一,是有一次做空黃金虧損8000美元,當時金價一路挺升到每盎司875美元,而我是在350美元認賠出場。1979年8月初的某日,金價有史以來首度突破每盎司300美元,當時我覺得這個價位實在是太荒唐,所以在310美元下了兩手空單。下完單後,我又遞了一張止損單給某個朋友,請他在金價衝到317美元時幫我回補。然後我就離開交易大廳,跑到會計師那邊趕在8月15日延期截止前,搞定1978年度的報稅。

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交易之一,就是有一次做空黃金虧損8000美元 - 天天要聞


當天稍晚我正跟會計師忙着的時候,接到秘書來電,說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要召開緊急董事會議(我是董事成員)。那時美國的黃金市場已收盤,但香港金市開盤後跳升50美元,因此董事會要投票表決,是否將芝加哥金市的漲跌幅限制從每天10美元調升為30美元(當然,這個投票表決我迴避了)。

關於那次交易,可以說我就是做了「正確的事」,我為交易做了計劃、設定止損、進入市場,然後維持止損條件不變。但是我沒改變止損條件,其實是因為我遞單請朋友處理,所以不好意思再去要求取消。因此,我實際上是因為「錯誤」的理由,而做出「正確」的事。然而,我當時並沒有從這次經驗學到正確的教訓。

其實我也不喜歡設止損,但既然設了,要再去說:「我太蠢了,我想取消止損單,繼續保持空倉」,我又說不出口。我從那次經驗學到的是,我寧可沒賺到錢,也不想讓自己這麼尷尬。因此我跟心理學研究里的猴子一樣,因為有時賺、有時賠,就拚命按鈕,卻不知為何會賺、為何會賠。

如果在市場上做出「錯誤的事」(也就是打破規則)還得到獎勵,我們就會一直重複做那件事,而這跟賺錢的交易或投資也許有關、也許無關。要是你不知道交易之所以獲利的原因,自然也就不曉得要重複哪些行為才能創造獲利(或避免虧損),那麼日後你總會因此而倒大霉,而且至少會倒霉一次。

但到底是這一次、下一次,還是以後的哪一次?你不會知道,但你一定會因此而倒霉的。要是還想對市場虛張聲勢,以為它會怕你,遲早會把錢賠個精光。要是你偏離自己訂的計劃,就等於點燃爆炸的引信。在這次或那次的戰鬥中,這顆炸彈也許沒引爆,但只要還沒離開戰場,遲早會在你面前爆炸。

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交易之一,就是有一次做空黃金虧損8000美元 - 天天要聞


假如⋯⋯?

羅賓遜所說的「在正確時刻做出錯誤的事」,等於是在說「偏離計劃,以預感、感覺或直覺為基礎來做決策」。就像是學校的選擇題測驗,你不知道答案,所以憑直覺來猜;也像是康拉德玩百家樂,感覺時間到了,要開始連勝了,就加倍押注。

但市場可不是讓你「在正確時刻做出錯事」的地方。一旦不按照計劃施行,就會觸發潛在的心理因素,造成偌大虧損。各位一定要堅定遵守計劃,這件事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各位如果什麼收穫都沒有,也一定要記得自己需要制定計劃,那麼偏離計劃時總會察覺吧。

而各位不能忽略一件事: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一定會偏離計劃、打破規則。即使下面這些話看起來似乎跟本書主張制定計劃相違背,但要是我不在此提供最後一個建議,那就太失職了。因為我知道各位也都是凡人,所以一定會在某個時候背離自己制定的計劃。

我在此提供一個秘訣,要是各位已偏離計劃、打破自訂規則,不妨就依照直覺下判斷。各位要記住:投機(包括投資和交易)是人類從事的行為中,唯一會讓你覺得爽,也剛好是正確的事。

我們都知道不該吸煙,但很多人照抽不誤;我們都知道不要喝太多酒,很多人也照三餐暢喝不誤;我們都知道不要開快車,但很多人仍舊情不自禁。我們都知道這些事情對自己沒好處,為什麼還是照做呢?因為感覺很爽啊!抽煙、喝酒、開快車,都是因為覺得很爽嘛!但我們從小就接受教誨,事情不能覺得很爽就去做。

但說到在市場里表現的行為,我們就是要覺得很爽,才做。要是你偏離自己定製計劃,然後行情開始對你不利,要是我問你:「如何?這樣你覺得很爽嗎?」你會怎麼說?你一定會說:「才不!一點都不好玩。看着價格直往下掉,是爽個屁啊!」這時候,就要做讓你覺得爽的事,就是退場。

在市場上,痛苦和成功剛好站在對立面,因此你要是痛苦,就趕快離場。如果你做多,且價格正在上漲,這感覺很棒吧?這時你該怎麼辦?當然是緊抱倉位,繼續爽下去啊!讓你覺得很舒服的倉位,就繼續抱着;要是開始覺得不妙,就退出。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總不可能什麼都感覺不到吧。所以在覺得感受不好的時候,就別再繼續了,就這麼簡單。

吉姆·保羅相關文章閱讀:

  • 《從一天賺百餘萬到3個月虧光1000萬,一位金牌操盤手的虧損自白:想賺錢,要先學會不虧錢》
  • 《一次虧損100萬美金後,他寫了一本交易奇書<我在損失百萬美元後學到了什麼?>》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