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東部戰區圍繞台島六大演訓區進行了為期近一周的演訓,有效震懾了島內某些妄圖「以武拒統」的反動分子。
對於我軍的演訓,台所謂「防務部門」出動了所謂「主力艦艇」基隆級驅逐艦對我方進行伴航。那基隆級驅逐艦的戰力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要說明,基隆級雖可以稱之「萬噸大驅」,但在武器裝備上完全看不出「萬噸大驅」的影子基隆級加入台偽海軍的過程可謂是漫長且多變。
該艦的最初買家是伊朗的巴列維王朝,首艦於1978年開工,到1979年四艘即將完工之際,伊朗與美國的關係因為伊朗的新政權上台而迅速惡化。導致這四艘艦處於造完了但賣不出去的尷尬境地,無奈美國只能讓這四艘艦暫時加入美國海軍,一邊使用,一邊尋找新的買家。
在加入美國海軍的「暫時服役」期間,該艦從原伊朗「居魯士級」改稱為「基德級」,四艘艦也分別以四名二戰陣亡美軍少將的名字命名(基德,卡拉漢,斯科特,錢德勒)
因為這是給伊朗的單獨艦種,一共就只有四艘,對於彼時稱霸四海的美軍「無敵艦隊」來說,這四艘是典型的食之無味的拖油瓶。於是在美海軍中僅僅服役18年就光速封存。靜靜地等待拆解或賣給冤大頭。
基德級全艦繼承了1967~1972年研製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而他的次級艦伯克級定型時間為1989年。所以,基德級可以說是斯普魯恩斯外貿防空版驅逐艦。
但本來就是以「外銷品」打造的基德級,在武器裝備上自然不能和美海軍的「本家武器」一模一樣,所以在一頓刪刪減減之後。兩座127單管炮,兩座密集陣,兩座mk10(可發射小獵犬,標準,阿斯諾克)兩座mk36干擾彈發射裝置,兩座三聯裝魚雷,兩架海鷹直升機的」實惠裝「就出來了。
在此後服役於美軍的幾年裡,基德級一直處於「縫縫補補」的改裝環節,以至於搞到後期,成為美海軍戰力最強大均衡的驅逐艦,一定程度上可稱其為美「四大金剛」
這樣的情況維持到了90年代阿利伯克的出現,沒有安裝新宙斯盾的「外貿艦」自然要給新銳讓路。
就在這即將封存並等待拆解之際,」冤大頭「自動就找上門了。
1998年,希臘打算以租借的方式使用這四艘基德級,但因為美國人不願出售自家的標準2導彈而告吹,於是賣家又盯上了同屬昂撒兄弟的澳大利亞,你希臘人海域小,但澳大利亞可有着寬闊的海域。可澳大利亞並不買賬,你這到我手裡都是三手艦了,再說,我可信賴自己研發的sea4000防空艦,可不要你那個!
多方推銷無果,時間來到了新世紀,我們對岸看到了這四艘傢伙,便以810萬美元的價格訂購,當時的時間為2003年。歷時兩年多的訓練與改造,在2005年起,1801基隆、1802蘇澳、1803左營、1805馬公,分批次加入對岸所謂海軍。
經過了近20年的飛速發展,之前跟隨美海軍雄霸四海的外貿4艦現在也已是老態龍鍾,而他們的外貿之旅,註定也要走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