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東森新聞雲」報道,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進入最後衝刺,許多候選人會親自造訪民眾,但也引發不少民怨。
今天,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九合一」選舉進入投票環節。

此次的「九合一」選舉,將選出11130位地方公職人員,創下台灣「地方」自治史上選舉規模人數新高紀錄。這其中尤以台北、新北、台中、桃園、台南、高雄的「直轄市」市長的選舉競逐最為激烈。
所謂「九合一」,是指9種具體職位在一次選舉中產生,其中包括:「直轄市」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長和「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代表。
這次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既涵蓋了與民眾切身相關的「里長媽」與「村長伯」,也有藍綠陣營多名政治明星參與其間,如連勝文、朱立倫、胡志強、賴清德等。
過去,台灣地區領導人、「立法委員」、「直轄市」、「地方選舉」和縣市長「地方選舉」分別舉行,呈現出幾乎年年有選舉的局面。台灣當局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在最近兩年進行了重大改革,2012年將地區領導人選舉和「立法委員」選舉合併。
而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則實現了所有「地方」層面的選舉在同一天舉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自2014年起將每4年舉行一次。
在「九合一」之前,你常聽到的是「七合一」和「五都」選舉之說。台灣「地方選舉」經歷了從「五都」到「七合一」,再到今年「九合一」的演變。
「五都」選舉,是指選出5個原有或新成立的「直轄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的新一屆市長、市議員與里長。這是自1996年台灣實行直選以來,第一次舉辦的地方性准「大選」,每4年選舉一次,上一次舉行是在2010年11月27日。
為了簡化選舉流程,節省經費,2014年台灣將「五都」選舉與其他縣市長的選舉合併為「七合一」選舉,後又增加「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區長選舉」二項,變為「九合一」選舉。
2014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據台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得6席,民進黨獲得13席,另有3席為無黨籍。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我們注意到這次選舉的結果。希望兩岸同胞珍惜兩岸關係來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維護並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台灣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江宜樺29日晚間宣布辭職,以示對國民黨在當天投票的「九合一」選舉敗選負責。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已批准其辭職。
責任編輯
穎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