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群
高級工藝美術師
高級鄉村振興師
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紫砂文化研究會會員
出生於宜興紫砂名門,吳氏陶藝世家,吳門之第三代傳人。1992年進宜興紫砂工藝五廠研究所,1994年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造型專業深造。1995年創辦「雙和陶藝工作室」。
作品題材廣泛、基本功紮實,創作思路開闊,構思嚴謹,創意獨特,個性鮮明,極富親和力,作品多次獲國家級各類獎項,常發表於各類專業刊物,深受壺界同仁和收藏家的好評及肯定,在業界被譽為「創新師」
吳利群作品紫之《生機壺》。
此作品榮獲全國工藝品、禮品博覽會金獎。
和風細雨潤萬物,天地豐茂皆生機。
此作品命名為生機,諧音生(雞),壺型仿剛出殼的小雞造型而來。精選本山綠段泥料,壺身飽滿,壺身的裂縫恰是蛋殼兒的破碎感,將小雞破殼而出的景象刻畫的淋漓盡致。橋型鈕、壓蓋,彎流自壺身蜿蜒而出,壺身呈四方形,向上、下逐漸收斂,且中間以腰帶束之,並與流一體,相得益彰。
整體配比精細,泥料優質,將小雞破殼而出的景象刻畫的淋漓盡致。剛出蛋殼的小雞,面對一切都是新鮮的,整壺表達了一番勃勃生機的景象。
吳利群作品天際之《善財童子》。
此作品一組兩壺,寓意童男童女,形象逼真。
精選龍山底槽紫泥和灰泥料,色澤純正光潤,簡樸古雅,透氣性非常好。
耳形圈把甚是有力,拿捏適手。壺嘴彎流自壺身蜿蜒而出,出水爽利,斷水利落,壺身飽滿。壓蓋設計嚴絲合縫,壺鈕仿自古代服飾的盤扣,一左一右設計巧妙,細節到位渾然天成。
吳利群作品之《太平有象》。
象因其憨態可掬、誠實忠厚的形象成為人們心中的非常喜愛的吉祥物,而在中國傳統的文化里,「象」因與「祥」字諧音,故而被賦予了更多的吉祥寓意。如以象馱寶瓶(平)為「太平有象」;以象馱插戟(吉)寶瓶為「太平吉祥」。
太平有象是傳統吉祥文化的題材代表之一。相傳佛乘白象而來,象背上馱一寶瓶,瓶中裝滿了聖水,聖水灑向人間,便能帶來祥瑞,象徵著天下太平。
該作品將這一思想融入創作,着重刻畫了象馱寶瓶的形態。其形小而精細,眉眼傳神,狀貌可掬。
以抽象的筆觸刻畫出其蜷曲的樣貌,大耳遮面,四足蜷縮,側臉甩着長長的象鼻,似乎是在玩耍嬉戲,又似乎時刻準備着汲取寶瓶中的聖水,灑向世間眾人,廣布吉祥平安的恩澤。寶瓶簡約勾勒,極富曲線之柔和意態,與象身融為一體,展現了美的體悟及對生命的追求,很好地傳達了「四海昇平、吉祥平安」之福瑞寓意。
座下蓮瓣的配合,又在無形中烘托出了這一寓意的純凈和聖潔,給予了宗教精神上的升華,使其更為深遠而強烈。
此外,象馱寶瓶,遠觀而略顯肅穆,近看則憨態可掬令人心生愛意,猶若君子有大德,人必親之。
又如「國有象則天下太平,家有象則吉祥平安」,盡顯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的非凡氣度,象徵著人們勵精圖治的精神和開拓創新的的勇氣,積極的人生態度,創新的工作理念,以及永不捨棄的奮鬥精神。
吳利群作品之《問鼎》。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主席激流勇進,問鼎天下表現出「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的雄渾氣魄。沒有偉大胸懷,安得天下?此作品壺型古樸厚重,威嚴大氣,象徵王者風範,眼前彷彿出現逐鹿中原的英勇身姿。壺身多彩紋飾圍繞高高山峰,猶如多智謀士和驍勇戰將輔佐明君聖主,君臣相輔相成,成就開明盛世。
吳利群作品之《玉帶壺》。作品古樸大氣,製作工藝精湛,穩重而樸實。此作品的腰線以擬人手法,表現出女性腰肢的柔美。腰除了能體現女性的形體美,還同時具有優雅、柔和、活潑、流暢等特性,給人一種活力感。此壺腰間的曲線使壺體飽滿圓潤、雋永耐看,此外,腰線的設置很好地劃分了空間,這讓此壼視覺上更加舒適,也讓大品圓器充滿了靈動感。
壺身圓潤滿,氣勢張弛有度,壺腹圓潤中拱動張力,子母線口蓋吻合,顯示出敦厚渾樸的韻味;壺鈕設計成腰帶型,融合於整體。壺嘴設計成一彎嘴,短小卻也曲折有情,壺嘴微微上揚,歡躍在壺身一側,靈巧有趣。壺把仿若美人叉腰,呼應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