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訊(記者田巧萍)19日,湖北省2020-2022年度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機制項目啟動會召開,這意味着在這三年內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病例及其他相關病例,在疾控部門的協助下可以申請保險理賠,受理理賠的是此次在政府招標中中標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據介紹,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機制由政府統一支付的基礎險和由家長知情、自願購買的補充險兩個部分組成。湖北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兒在60萬左右,2020-2022年度出生的孩子,由湖北省政府向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統一打包購買基礎保險。
納入基礎險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的是國家免疫規劃疫苗(一類疫苗)接種後的異常反應。這是一種藥品不良反應,指合格的疫苗在規範接種時或接種後造成個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情況下,因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和孩子體質差異引起的藥品不良反應,相對比較罕見,其發生與疫苗的毒株純度、生產工藝、附加物等因素有關。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最安全的方法。目前湖北省對0-6歲兒童免疫規劃的疫苗有21苗,俗稱21苗防22病,孩子6年全程接種完需要打22-25針。這也是政府購買基礎保險的補償範圍。
補充險除了在基礎險的基礎上提高了賠付標準和範圍外,還將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偶合症及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後發生的所有不良反應納入了保險範圍,補償更全面、補償水平更高,是保險補償的主體。
偶合症是指受種者在接種時正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前驅期,接種後巧合發病,這種類型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比較小,但是一旦發生,往往後果比較嚴重。
據中國人保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由家長知情、自願購買的補充險按賠付標準不同分為三檔:65元/年、98元/年、148元/年。
湖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免疫規劃部部長王雷介紹,很長一段時間,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由財政負擔,存在補償低、賠付時間長的不足。2017年至2019年三年,湖北省作為國家試點開始由財政補償向保險補償轉變,三年共賠付216例,總金額616.5萬餘元,提高了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標準,加快了補償資金的發放進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風險矛盾,也獲得了更多的疫苗受種者認可。
【編輯:余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