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事男人全部戰死,女人集體自縊:賽德克族抗日為何如此慘烈?

2022年07月15日17:35:03 熱門 1434

1895年,日本武力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迫使大清將台灣島及其所屬島嶼割讓給日本。由此日本開啟了長達50年的對台殖民統治,直到1945年台灣光復,寶島才回到祖國懷抱。

殖民時期,日本的威權統治和橫徵暴斂,將台灣同胞置於痛苦深淵,激起台灣人民不斷反抗。其中對日本打擊最大、犧牲最為慘烈的抗暴運動當屬「霧社事件」:起義的300多位勇士全部戰死沙場,200多名女眷集體自縊死亡,參加起義的六個部落幾乎被滅族。

九十年前那場戰爭的嘶喊和殺伐,如今已湮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之中。今年是霧社事件90周年,英雄的壯舉不應該被遺忘。

恰如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霧月十八日政變記》中所說:「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必須被人表述。」

在人類社會中,對於弱小民族或者無文字民族,歷史親歷者記憶的價值無法估量。對於歷史真實的還原,不應僅僅局限於事件本身,分析事件的起因以及導致的必然結果似乎更有價值。「霧社事件」中,在日本的離間和賞金誘惑下,出現令人痛心的原住民間同室相殘,這加速了起義的覆亡,更值得思考和警醒。

起事男人全部戰死,女人集體自縊:賽德克族抗日為何如此慘烈? - 天天要聞

01、戰事慘烈,參與舉事的六社幾乎被滅族

霧社位於今天的台灣南投縣仁愛鄉,屬於中央山脈地段,境內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歷史上原住民賽德克族依靠狩獵和山地農業為生。

霧社事件是指20世紀30年代發生在霧社地區六社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起義。霧社群當時共有11社,總人口約2200人,參與舉事的是其中6社,大約1200人左右,真正參與戰鬥的約為300餘名勇士。

1930年10月27日, 300多位賽德克族男子,在馬赫坡頭領莫那·魯道的帶領下,利用能高郡役所在霧社地區舉行聯合運動會的時機,對霧社地區各警察駐在所、警察分室、日人機構進行突襲,殺死日本人134人,殺傷26名,燒毀13所警察駐在所,繳獲槍支180支,子彈2.3萬發。

事發後,日本緊急調集數千名正規軍和警察,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起義者展開瘋狂報復,甚至罔顧國際公約,使用毒瓦斯助戰。

戰事最煎熬時,為了節省糧食,隨同戰士進山的賽德克族婦女集體上吊自殺,成百具屍身懸吊在陰冷潮濕的森林中,場面極其凄慘,令人潸然淚下。到12月中旬,轟轟烈烈的起義終被殘酷絞殺,300多位戰士全部陣亡。

據統計,起義六社戰死、病死、自縊死亡者總共644人。其中男性332人,女性312人。戰後賽德克族六社僅存298人,幾乎被滅族。

起事男人全部戰死,女人集體自縊:賽德克族抗日為何如此慘烈? - 天天要聞

賽德克族婦女

霧社事件剛剛被鎮壓,日本政府立即將倖存者從海拔1200公尺的祖居地遷移至海拔420公尺的北港溪和眉原溪會流處,並將該地改名為「川中島」,對倖存者實行軍事化管理和皇民化洗腦,嚴格控制倖存者的思想和行為。

起事男人全部戰死,女人集體自縊:賽德克族抗日為何如此慘烈? - 天天要聞

日軍討伐隊

02、從文化衝突來看,霧社抗暴不可避免

日本是以征服者的姿態進入台灣進行殖民統治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帝國施行西方治理模式,並將這種模式引入台灣。對台實行「導化主義」,意即「剿撫結合、恩威並行」的山地政策,企圖從文化、宗教上通化蕃人。

日本政府固執地認為自身代表着先進的文明,居住在台灣的原住民是「野蠻」人,需要用日本的文明予以教化。於是,在台灣各地設立警察駐所、郵局、學校以及神社,用威權掠奪原住民森林、礦產資源,強迫原住民接受日本奴化教育,這些行為在原住民的內心切割出深深的傷口。

賽德克族信奉「族群文化」,他們世代居住在這片土地上,以遊獵、游耕為生,部落成員命運相依,凝聚力極強。他們缺乏土地所有權意識,而更重視土地使用權。日本政府認為土地不是任何個人的私有財產,它是國家進行殖民統治的公共資源,日本有權使用林木資源。日本人的行為大大地擠壓了賽德克族的生存空間。

由此,各自堅持的「文明」大衝撞已無可避免。恰如賽德克人反抗時發出的怒吼:「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麼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起事男人全部戰死,女人集體自縊:賽德克族抗日為何如此慘烈? - 天天要聞

莫那·魯道(中)

其次,賽德克族和日本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尖銳對立,成為抗暴事件發生的另一副催化劑。

為了更好實行統治,日本政府採取「理蕃政策」,鼓勵日本人和賽德克族頭領的女兒通婚,企圖加速同化進程。但據史料記載,和原住民結婚的日本人多半會始亂終棄,因為他們從內心已將原住民視為「下等人」。這觸碰了視家庭如生命的賽德克人的禁忌,賽德克族與日本人通婚中收穫的不是幸福,而是卑賤和恥辱。仇恨的種子漸漸發芽。

賽德克人信仰的是祖靈宗教,他們相信死後靈魂會通過彩虹橋,與等待在橋那邊的祖先幸福相聚,靈魂從此進入沒有苦難,沒有殺戮,只有歡樂的「獵場」。賽德克人將死亡的彼岸幻化成一塊肥美的獵場,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原住民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與期待。

對死亡的幻化和強烈的部落意識,促使賽德克族養成了勇敢、彪悍的民族性格。一旦受到外部侵犯,他們無所畏懼,反抗就成為與生俱來的本能。

賽德克人信仰堅定,為了捍衛集體意識,他們可以輸掉身體,但一定要贏得靈魂。

從女人們在雨林中為征戰的男人節省糧食集體自縊,到男人們明知抗暴是一場悲壯的赴死戰爭,仍然一往無前,其民族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起事男人全部戰死,女人集體自縊:賽德克族抗日為何如此慘烈? - 天天要聞


裹挾在大背景下,那些小人物的個體悲歡離合尤其令人心酸。

賽德克族奮起抗暴時,日本對台灣的佔領已歷35年。期間,一些賽德克人在日本人設立的學校里接受了高等教育,對日本的文化有了一定的認同。

《霧社事件》(1998年)和《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真相及花岡初子的故事》(2000年)均對起義進行過深刻探討。

賽德克族青年花岡一郎就是接受日本高等教育者之一,畢業後花岡供職於日本設立在霧社地區的警察駐所,他與妻子生活穩定且充滿希望。然而,禍從天降,突如其來的起義徹底毀滅了幸福的小家。

賽德克人起義是否順利,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花岡一郎的配合——利用花岡在警察住所值班的時機打開武器庫房。

其時,花岡面臨及其痛苦的選擇:一邊是生養自己的族群血親;一邊是培養自己的日本教化。他不知道該站在那一邊,選擇一方便意味着對另一方的背叛。 最終,花岡一郎將鑰匙交給族人打開武器庫,起義戰士實施無差別射殺日本人。

他和妻子被裹挾在起義人群中撤進深山,在日本文化和賽德克族群文化雙重擠壓下,花岡一郎內心十分痛苦,他找不到釋放的缺口。終於,在冰冷陰翳的雨林中,心如死灰的花岡一郎和妻子身着和服相擁而泣,夫妻相互對拜之後,花崗親手殺死妻子,然後用象徵賽德克精神的彎刀刺進了自己的心臟,在悲壯中尋找身份認同和靈魂歸屬。他擺脫了個體煎熬,卻加深了群體的傷痛。


起事男人全部戰死,女人集體自縊:賽德克族抗日為何如此慘烈? - 天天要聞

日軍炫耀軍功

03、從起義目標的局限性來看,霧社事件失敗是必然結果

起事初期,賽德克人以突襲的方式擊殺了一百多名日本人,並且在日本組織軍隊討伐時,利用地形、地勢和高山密林對日軍實施了有力打擊,取得階段性勝利。

但是,賽德克起義原初的願望是將侵入「祖靈之地」的日本人趕出領地,並沒有提出切合廣大原住民利益的目標訴求,因此無法調動更多的人民參與鬥爭,「血祭祖靈」的賽德克起義註定是孤軍奮戰。在日軍調整戰略,利用飛機、大炮甚至毒氣瘋狂反撲的情勢下,戰場形勢急轉直下,起義軍陷入苦戰,直至全軍覆滅。

霧社事件註定以悲劇結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舉事六社以有限實力對抗的是一個強大的軍事帝國,日本有現代軍事工業支撐,有源源不斷的兵源和物資補充。

反觀賽德克起義軍,劣勢十分明顯:第一,武器落後。除了繳獲日本警所槍支彈藥具有相當殺傷力而外,賽德克平常狩獵的彎刀和獵槍幾乎沒有用武之地,起義時雖然繳獲了兩門山炮,但因為沒有人會使用而拋棄;第二,物資補充為零。以至於女人們用自殺的方式為戰士節省糧食,足見物資多麼匱乏;第三,沒有縱深可以迂迴。當日軍實施討伐時,勇士們無路可退,被逼上山崖,遭到日軍炮火和飛機炸彈、毒氣的飽和轟炸,戰士傷亡慘重,終至彈盡糧絕,陷入絕境。

其次,日本人採取「以蕃制蕃」策略,利用部落之間的仇恨,懸賞捕殺「出草」戰士,實際上是陰狠的借刀殺人。

在日本人的賞金和「巧詐利用」驅使下,霧社地區的都達人和德固路人充當鎮壓賽德克六社的急先鋒。如果說先前賽德克戰士在與日軍的交戰中還佔有地利、人和優勢,那麼在這兩個部落加入鎮壓隊伍後,賽德克戰士的優勢頃刻間蕩然無存。

毫無懸念,在日軍和本土仇家的聯合絞殺下,抗暴戰士全部殉難,起義很快被蕩平。都達和德固路兩個部落因此背上了「味方蕃」(親日蕃)的罵名。

起事男人全部戰死,女人集體自縊:賽德克族抗日為何如此慘烈? - 天天要聞

結語:

霧社事件發生後,雖然祖國大陸同仇敵愾,媒體對台灣原住民反抗日本殘暴統治的義舉進行了輿論聲援,但終歸鞭長莫及。幾個月後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震驚世界的「9·18事變」,將中華民族拖進戰爭的深淵。

人類總是在不斷總結教訓中邁步向前的。霧社事件帶給學者們一個深刻的問題:每當外族介入原住民之間的紛爭時,原住民總會輕而易舉地被挑唆,進而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這到底是為什麼?

尊重差異,是當前國際上解決民族問題和族際衝突的先進觀念和積極主張。所謂充分尊重差異就是尊重不同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達到「和而不同」的共生共榮。

也許,只有等到族群的認知達到某種高度時,族際間仇恨的種子才會失去發芽的土壤,才不至於出現人間悲劇。


參考文獻:

①方素梅:《霧社事件及其餘生遺族的歷史記憶》

——兼評<又見真相:賽德克族與霧社事件>

②吉良芳惠:《日本近現代史的霧社事件研究狀況》

——以元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的資料集刊行為契機

③林文德:《霧社事件影響賽德克三群間族群關係研究》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