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2022年07月15日01:23:06 熱門 1408

頂端新聞記者 張弋

給你1分鐘時間,你能做什麼?大多數人只能跑300米,或是做20個仰卧起坐。

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 天天要聞

但自媒體博主、頂端新聞文化頻道創作者@PINK飛叔(頂端號:PINK飛叔)卻在這看似很短的1分鐘里,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我們居住的鄭州有了新的認識。

「用100期視頻再看鄭州,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這是飛叔寫在簡介里的一句話,在他看來,鄭州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而這些,足以讓人們重新認識這座我們日夜居住的城市。

用100個真實的故事勾勒鄭州文化輪廓

飛叔是一位鄭州土生土長的80後。

從2022年3月20日發佈第一條視頻到現在,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粉絲量就近萬了。看過飛叔作品的人,無一不被他那精緻細膩的畫面所吸引,再配上娓娓道來的文案,不由自主地就被他拉進歷史的長河裡。

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 天天要聞

飛叔告訴記者,很多人以為,這是他新開的一個小號,其實他和大多數人一樣,以前只是把抖音當成記錄生活的工具。

「2016年的時候,我寫過一篇鄭州鬧市區藏着一座106年歷史的老房子的文章,也就是修女樓的前世今生。」飛叔說,當時,他路過那裡,偶然間發現了這幢樓,雖然表面破敗已久,但頓時被它的美吸引了,原來立交橋下面居然隱藏着一幢這麼美的建築!

回去之後,他就上網查閱修女樓的歷史,結合旁邊的天主教堂的歷史,在自己公眾號一篇文章,呼籲政府加大對這些見證鄭州歷史變遷的老建築的保護力度。這篇文章後來還被鄭州市委宣傳部的一個微信公眾號轉載了。

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 天天要聞

從那以後,飛叔感覺到,優質的內容更容易引起共鳴,因此他萌生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座有着3600年歷史老城的想法。

至於為什麼寫出「用100期視頻再看鄭州,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的slogan,在他看來,短視頻的特點就是短,很少有人能沉下心來去了解過於深度的內容,因此他覺得一分鐘時間足夠把想表達的內容傳遞出去。

「100期並不是我的全部篇幅,也可能是一個節點,因此我計劃先用100期來摘取鄭州市區里的100個點。」飛叔告訴記者,這100個點,可能是建築,可能是街道,也可能是故事。總之就是希望用100期來再次勾勒鄭州的文化輪廓。

很多觀眾注意到,飛叔的視頻都是他本人出鏡並與建築對話的形式出現的。他告訴記者,他寫文案的時候,都是第一人稱,在講述建築時,都用「你」這個代稱,希望能營造一個對話的場景,讓觀眾更加身臨其境,而他更像是一個帶領大家領略鄭州文化的體驗官。

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 天天要聞

你每天經過的小橋,見證了鄭州南關300年的風雲變幻

曾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文化大省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

鄭州作為河南省會,近年來發展迅速,但在鬧市裡,也隱藏着一座有着近300年歷史的古橋。從鄭州市管城區商代亳都都城遺址沿着南關街向南三五十步,就來到了這座橫卧在熊耳河上的熊兒橋,飛叔的一期作品就專門提到了它。

他告訴記者,平日里,熊兒橋上車水馬龍,橋面是柏油路面,左右還加裝了不鏽鋼護欄,從橋上走過完全看不出古橋的痕迹,只有站在橋的側面,才能看到兩孔弧形橋洞和依稀可辨的神獸雕飾。

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 天天要聞

視頻中,飛叔講述了這座橋的前世今生。明末時期,鄭州的石柱村住着兄弟兩人,哥哥叫熊大,弟弟叫熊二,熊二在鄭州城裡南門內大戶張谷囤家裡當童僕。熊二眉清目秀,幹活勤快,張大戶很喜歡他,於是給熊二改名熊兒,並讓他當上了管家。當時南關有條小河,每到秋季河水都泛濫成災。熊兒就把積攢下來的錢全部拿出來,帶領百姓疏通河道,又修建了一座小橋。百姓為了感恩,就把這座橋叫「熊兒橋」,這條河也變成了熊兒河,也就是今天的熊耳河。

據《重修熊耳河橋碑記》記載,熊耳河橋原為單孔石橋,清乾隆三年(1738年),鄭州知州張鉞重修熊耳河橋,第二年,熊耳河發大水,橋又被沖塌。1745年,乾隆十年,張鉞再次修熊耳河橋。7·20暴雨時,這座沒有鋼筋水泥的古橋安然無恙,可見有多結實。

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 天天要聞

飛叔說,熊兒橋是鄭州市區範圍內唯一「活」着的古橋,它所在的南關,就是鄭州老城的南門,是很多老鄭州人共同的記憶。300年光景,南關街兩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鄭州發展成了一座擁有1200萬人口的大城市,熊兒橋也成為了鄭州八景之一的「熊橋蘆月」。

「我的視頻就是想通過一個個故事,把鄭州的歷史講清楚。」他說,「我講牛狀元府,其實想介紹的是武舉制度。在武舉人中,《清實錄》里記載最詳實,最精彩的就是清晚期的牛鳳山,他也是鄭州人,他兒子牛瑄是清末進士。但現在的狀元府,很破敗,窯洞還塌了,我希望人們通過鏡頭看到時代的變遷。」

鄭州的歷史很深,但鄭州的記憶很淺

鄭州商城是二十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考古大發現之一,她不僅為殷商文明找到了源頭,還將中國有實物可證的文明史推向了3600年前。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八大古都建城時間排序中,鄭州也是最早的。

飛叔說,雖然鄭州有着3600年的歷史,但很多鄭州人的記憶,停留在民國時期的「鄭縣」。因此,很多網友在他視頻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說鄭州只不過是個「小縣城」。

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 天天要聞

他認為,叫鄭縣沒錯,這是歷史上真正存在的,但他想告訴網友的是,鄭縣這個名字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民國初期的「廢府存縣」行政區劃變革。

「很多人覺得鄭縣代表落後,我覺得這件事要正反兩面來看,我們曾經叫鄭縣,但叫鄭州的時間更長。」飛叔說,「鄭州一詞,始於隋開皇三年,所以鄭州最早就是鄭州,而不是鄭縣,這都是有歷史淵源的,也是鄭州發展的過程。」

他說,鄭州記憶很淺的另一個原因之一,就是人們說的鄭州是火車上拉來的城市。因此在很多人看來,火車、二七塔鄭州東站、大玉米才是記憶中的鄭州。

在飛叔看來,如果讓他選擇拍攝最代表鄭州的景,他認為是嵩山黃河

「黃河是母親河,它孕育了華夏文明,也孕育了鄭州這座城。如果不是這條大河,古人都不會選擇來此繁衍生息。」他說,侯寨的老奶奶廟遺址,說明早在距今3-5萬年鄭州地區就有繁榮的舊石器文化和複雜的棲居形態;5300年前的「河洛古國」,是古人精心選址的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被稱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

「我說的嵩山,並不是狹義的少室山太室山,而是整個嵩山文化帶,涵蓋鄭州、洛陽新密鞏義新鄭等地區。」

飛叔說,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記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這就說明黃河和嵩山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他認為最能代表鄭州的景。

一分鐘重新認識一座城,「飛叔」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鄭州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