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 Tool)顯示,目前利率期貨市場預計美聯儲今晚議息會議宣布加息75個基點概率已高達96.9%,而剩下的3.1%,甚至已不是預測加息50個基點,而是加息100個基點。
6月15日北京時間周四凌晨2點,美聯儲即將公布6月利率決議,隨後的凌晨2點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主持召開例行的新聞發佈會。在上周五美國5月CPI數據爆表後,今晚的這個美聯儲議息夜可謂萬眾矚目,全球市場的投資者都將聚焦於鮑威爾,關注他是否會採取更強有力的緊縮行動來嘗試澆滅高通脹下的「熊熊大火」。
從金融市場的預期看,今晚的美聯儲決議毫無疑問將是近年來最為充滿戲劇性的一次。
四年任期內一直就加息問題與市場小心溝通的鮑威爾,其實在上個月就早早和市場定下了在6月份和7月份分別加息50個基點的基線情境,然而,這一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板上釘釘的50基點加息路徑,卻在美聯儲進入議息會議前一周的緘默期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由於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升至1981年以來新高,市場沉寂了多時的對美聯儲可能單次加息75個基點的猜測,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迅速升溫,而這一切在美聯儲「喉舌」《華爾街日報》周一的放風後,進一步達到了高潮。
從50個基點到75個基點,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幾乎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就發生了巨變,投資者也似乎在朝夕之間就完成了對此的心理轉變。至於這些「喉舌」爆料、市場預測是否準確——今晚,一切顯然就將水落石出……
6月決議前投行預測一覽:加息75基點成主流押注
根據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 Tool)顯示,目前利率期貨市場預計美聯儲今晚議息會議宣布加息75個基點概率已高達96.9%,而剩下的3.1%,甚至已不是預測加息50個基點,而是加息100個基點。
除了利率市場的定價外,多家投行全面上調利率前景的最新預測,也能直觀反映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押注的轉變——下圖是知名財經博客網站Zerohedge統計的各主要華爾街大行最新對6月決議的加息幅度預測:
其中,巴克萊、傑富瑞、摩根大通、高盛和野村,都是近兩天被各媒體集中報道上調加息預測——預計美聯儲本周將加息75個基點的投行機構。
整體來看,在這份統計中,預測美聯儲今晚加息75個基點的投行數量已經超過了預測加息50個基點的數量,而這還不排除其中有些投行存在尚來不及修正預期的可能。
巴克萊高級經濟學家Jonathan Millar是率先作出加息75個基點預測的業內人士之一。他周二再度表示,「一般來說,如果你擔心自身舉動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你就會小心翼翼地行動——擔心可能會打破某些東西。但在這種情況下,打破是值得的。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他們(美聯儲)的信譽似乎已開始受到侵蝕。」
摩根大通和高盛上調加息預期的時間點雖然比巴克萊晚,但本周也均趕在議息日前完成了預測調整。摩根大通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就暗示,長期通脹預期意外上升,美聯儲官員不會受制於之前50個基點的加息幅度。他甚至認為美聯儲本次有可能加息100個基點。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在周一的報告中也寫道,「我們修正了我們的預測,將6月和7月各加息75個基點包括在內。這將迅速將基金利率調整到2.25-2.5%的水平,這是FOMC對中性利率的中值估計。然後我們預計9月加息50個基點,11月和12月加息25個基點,最終利率保持在3.25-3.5%不變。」
當然,儘管75個基點的加息呼聲已愈發高漲,但目前依然有一些業內人士相信,美聯儲今晚仍存在維持此前路徑——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美國銀行的經濟學家就認為,美聯儲仍將按照此前與市場溝通的那般,採取50個基點加息。
這些堅守加息50個基點陣營的人士給出的理由是,雖然鮑威爾承諾會保持靈活,但75個基點的舉動將標誌着這位主席指引市場方式的顯著變化。Dreyfus&Mellon首席經濟學家Vincent Reinhart表示,「鮑威爾主席討厭讓市場感到意外,雖然75個基點似乎是可能的,但他們堅持原計劃的可能性比目前市場認為的更高。」
除了6月加息幅度:今晚美聯儲決議還有哪些看點?
毫無疑問,美聯儲究竟會在6月加息50個基點還是75個基點,將是今晚議息夜的最大看點。無論美聯儲作出何種選擇,都將會是一個轟動全球金融市場的決定。但除此之外,今晚的這個美聯儲議息之夜,可能還存在着不少其他關鍵的懸念,等待鮑威爾和他的同僚們給出答案……
以下是業內人士所羅列的今晚決議夜頗受關注的幾大其他看點:
美聯儲7月和9月的加息路徑會如何?
無論美聯儲今晚加息50個基點還是75個基點,市場人士顯然都會非常關注美聯儲下一步會怎麼做:
如果美聯儲本月僅50個加息基點,那麼鮑威爾是否會釋放下月加息75個基點的信號?
而若美聯儲本月就一舉加息了75個基點,這一1994年以來就未見的加息力度,是一次性的還是會成為今夏的加息常態呢?
在頗為重視與市場溝通的鮑威爾執掌下,美聯儲以往通常會儘可能與市場充分溝通,避免引發決策震蕩。而即便這一回鮑威爾可能不得不「自我打臉」般不再延續此前加息50個基點的既定路徑,他也料將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對未來的加息路徑作出新的指引。
在一周前,人們可能會對美聯儲9月作何決策感到不確定,而隨着利率預測的重新「洗牌」,美聯儲下月會如何做——鮑威爾也將有「義務」進行重新說明……
從市場定價看,目前業內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9月的三次議息會議上加息累計加息200個點。其中,今晚和7月最有可能分別加息75個基點,9月加息50個基點。
美聯儲利率點陣圖將會出現哪些變化?
作為每季度一次將發佈利率點陣圖和季度經濟展望(SEP)報告的季度性決議,今晚備受矚目的美聯儲利率點陣圖時隔三個月後又將與投資者「見面」。而本月的點陣圖也將有望向市場直觀地反映出幾個關鍵信息:今明兩年美聯儲加息的幅度究竟可能達到多少?美聯儲本輪加息的終點,又會在何方?
目前,彭博社調查的結果顯示,本月點陣圖上對年末利率的預測中值可能升至3%左右,比當前利率高2個百分點。同時,這也將比3月時的點陣圖大幅上移——今年3月,美聯儲官員對年末政策利率的預估僅為1.9%左右。
多家機構此前也已上調了年末利率預期。摩根大通預計,點陣圖將反映更快的政策緊縮步伐,美聯儲對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將顯示,年底中值將達到2.625%,遠高於3月份預測的1.875%。富國銀行則預計,點陣圖「上移」後,年末利率中值將達到2.875%,逼近美聯儲此前提及的中性利率區間上限。
除了美聯儲對年內的利率預測外,今晚的點陣圖也有望反饋出,美聯儲官員當前究竟預計本輪加息的終點在何方?目前一些市場預測已認為,隨着美聯儲加快收緊政策,其關鍵隔夜利率可能將在明年年中達到4%的峰值。
美聯儲對於通脹的最新看法如何?
追本溯源,造成市場當前對美聯儲本周激進加息預期高漲的主要原因,便是上周五爆表的美國5月CPI數據。
美國勞工部上周五發佈的報告顯示,5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同比上漲8.6%,遠超預期的同時進一步刷新了40年來的最高紀錄,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價格同比上漲6%,環比上漲0.6%,同樣高於預期。這一數據徹底打破了白宮有關決策者管住了美國人生活成本飆升的說法。
而在本周的利率決議中,美聯儲對當前「通脹見頂論」的破滅究竟如何看,顯然也將備受矚目。在這方面,投資者今晚一方面需要密切留意季度經濟展望(SEP)報告中對未來三年的通脹預測,另一方面也需着重關注美聯儲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的表態。
鮑威爾將於6月22日和23日參加國會半年一度的聽證會。國會議員們眼下正持續對高物價持批評態度。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此之前,鮑威爾本周在新聞發佈會上對通脹的看法將顯得格外重要。
美聯儲是否仍對經濟軟着陸信心滿滿?
近期公布的多項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動能開始放緩,而隨着美聯儲可能更為激進地加息,華爾街機構對於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擔憂更是與日俱增。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James Gorman近期就表示,伴隨着美聯儲與通脹的不斷角力,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已達到了五五開。
儘管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希望實現所謂的「軟着陸」——即在不使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使通脹降溫,但業內人士眼下卻普遍預計美聯儲成功的概率較小。這令人們今晚也料將密切留意鮑威爾的表態,看看美聯儲是否還能對經濟軟着陸信心滿滿……
FOMC的最新經濟預測也可以讓人們了解到,該委員會對通過失業率上升來給經濟和通膨降溫的安心程度。這些預測可能顯示,2023年和2024年失業率將從今年預測的3.5%上升。
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高級美國經濟學家Thomas Costerg表示,「現在,耳邊聽起來就像全是通脹、通脹、通脹,而我們將認真解讀,他們是否真的相信要平抑通脹就需要經濟陷入衰退。衰退的信號是他們是否認為2023年失業率會上升——這將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信息。」
今晚決議究竟會出現幾張反對票?
最後,也將是今晚頗為有趣的一個話題是,FOMC內部對於今晚的加息決定,究竟會出現幾張反對票?無論美聯儲最終是選擇加息50個基點還是75個基點,似乎都只有很小的概率獲得全票通過……
如果美聯儲選擇加息50個基點,那麼最可能投出反對票的便將是美聯儲內部的兩大鷹派——聯儲理事沃勒和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而如果美聯儲選擇「打臉」般地加息75個基點,那麼也難保此前長期鼓吹加息50個基點的官員們跳出來反對。
此外,新宣誓就職的兩位美聯儲理事——菲利普-傑弗遜以及麗莎-庫克,本次將首次在18人的美聯儲決策機構中就任。市場此前認為這兩位新上任的理事是較為鴿派的,作為人們不太熟悉的新官員,他們的貨幣政策立場也將受到關注。
凱投宏觀的高級美國經濟學家Andrew Hunter表示,「雖然庫克和傑弗遜預計會成為美聯儲的鴿派成員,但在通脹率邁入8時代時,這變得不太重要。但我們懷疑,他們會很快對美聯儲的緊縮計划進行反擊。」
華爾街新風暴將至?對沖基金紛紛奪路出逃
美國銀行最新的月度調查顯示,鷹派央行目前依然被投資者視為市場面臨的最大尾部風險,全球經濟衰退則是第二大風險。而顯然,這兩大風險都可能將與今晚美聯儲的決策脫不了干係——這也無怪乎,許多華爾街人士眼下已早早地開始離場觀望……
目前,眾人縱然對美聯儲加息幅度篤定地做了多種預測,但會議結果究竟會怎樣,大家都無從可知,更別說對市場影響將會如何。不過,專業投資者顯然不會坐以待斃——尤其是那些量化基金,已將股票和其他風險資產敞口大幅削減。
經過連續幾周的拋售,德意志銀行衡量的系統性持倉較自2010年有數據以來的平均水平低兩個標準差。此外,高盛集團機構經紀業務數據顯示,對沖基金同樣也不含糊,周一的股票拋售創出有史以來最快兩天減持紀錄。各大資產隱含波動率處於10多年來美聯儲政策會議前最高水平。
所有這一切都證明在美聯儲周三會議前夕,不確定性不斷加劇。上周五的CPI數據發佈後,美國金融市場再度遭遇的「股債雙殺」局面,也已經令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不寒而慄——標普500指數目前正邁向2020年疫情導致市場崩盤後最差單月表現。債券市場也動蕩不安,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至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Alpha Theory Advisors的總裁Benjamin Dunn表示,「我們處於市場底部,也有很多資金,但大家都在逃離,想持有現金和害怕通脹失控。有一些厄運論者稱,決策者無法在不完全破壞債券市場的情況下,採取必要的措施來壓低通脹。」
回顧美聯儲歷史,加息75個基點或更多的次數其實很少——自1970年代以來只有28次。而若從緊縮政策的力度看,若美聯儲今晚不得不祭出加息75個基點的大招,那麼便很難不令人將之與上世紀70年代末的「沃爾克時代」聯繫在一起。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爾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便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1%大幅上調至超20%。此舉在成功遏制通脹的同時,也導致美國失業率此後飆升超10%及1980-1982年的經濟衰退。
對此,前美聯儲研究主任、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David Wilcox預計,鮑威爾或將像沃爾克那樣,保持對美聯儲政策目標之一的通脹方面的銳利關注。「如果有必要,鮑威爾很可能會作為保羅-沃爾克的2.0版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