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2022年07月12日08:45:03 熱門 1840

洞察體育力量,把握產業脈搏!體育大生意第712期,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台。

編者按:4月25日(下周一),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美劇《權力的遊戲》第六季將正式回歸,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領域的冰與火之歌」。

有心的讀者應該還記得,3月中旬我們曾經推出過一期美國常青藤康奈爾大學的彭鳴皋同學帶來的「2016北美MIT體育分析峰會,給體育產業帶來哪些風向」,簡單介紹了一年一度的MIT斯隆體育分析峰會(MIT Sloan Sports Analytics Conference,簡稱MIT SSAC)及2016年體育分析峰會重點討論的議題與趨勢。

而彭鳴皋翻譯的體育分析學專著《數字遊戲:為什麼你所知道的足球都是錯的》(The Numbers Game:Why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Football Is Wrong)一書很快將正式登陸國內,這部書結合英超、歐冠甚至NBA中的很多具體案例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職業體育賽事的一些數據常識。

順便劇透一下吧,鑒於體育大數據在國內體育產業日益火熱,體育大生意近期將邀請《數字遊戲》(The Numbers Game)的作者、美國常青藤達特茅斯大學教授大衛·薩利(David Sally)來到中國,舉辦一場關於體育大數據的論壇,與國內體育數據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分享、交流。請有興趣的朋友密切關注我們的相關活動推送,或者與我們取得聯繫(客服微信:tiyudashengyi)。

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

其實,在該屆峰會上出現了另一位中國留學生的身影——波士頓大學統計系的連續,他代表虎撲體育全程報道了本屆峰會。連續對於統計學、體育分析學有着十分專業的理解,我們也請他來分享下體育數據分析在北美職業體育賽事中的發展情況,包括在NBA、MLB、NFL等賽事中的瓶頸與爭議,希望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初期的體育數據分析領域能有所啟發。

本文作者:連續

體育大生意駐美記者、波士頓大學統計系學生

2003年,美國暢銷作家邁克爾-劉易斯出版了 「點球成金(Moneyball: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該書講述了MLB球隊奧克蘭運動家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運用數據分析(Analytics)將一支低成本運作的小市場球隊打造為聯盟強者的故事。

奧克蘭運動家在2002賽季於球員上的總支出為4000萬美元,而紐約洋基的總支出為1.26億美元。但是,運動家卻在那個賽季中打出了與「邪惡帝國」一樣的例行賽戰績(103勝59負)。這則本質為「花三分之一的錢辦同樣的事,拿滿手電話號碼的牌打出『王炸』效果」的故事經出版後立即風靡全美。正因為「點球成金」的走紅,體育數據分析在公眾範圍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體育數據分析在北美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1、1944年MLB布魯克林道奇就僱傭數據分析員

儘管「點球成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還是受到了不少的爭議。體育數據分析的歷史要比作者劉易斯筆下所描述的要豐富得多。

比如鑄就奧克蘭運動家在進攻上高產表現的決定性數據上壘率,早在1944年就有人意識到其重要性。MLB布魯克林道奇的總經理布蘭奇-里奇在當年僱用阿蘭-羅斯擔任球隊的數據分析員,並在之後於著名的「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上發表「告別舊思想(Goodby to Some Old Baseball Ideas)」一文,分享了羅斯發現上壘率數據的故事。

布蘭奇-里奇是棒球界的傑出貢獻者。他曾經力排眾議簽下MLB歷史上第一名黑人球員傑基-羅賓遜,打破種族界限。(圖:LIFE Magazine)

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

2、克拉夫特家族用數學模型管理工資帽

也有人質疑,比利-比恩和他的奧克蘭運動家只是因為「點球成金」這本書而被推上神壇。在他們之前早有先行者,比如新英格蘭愛國者:1994年,NFL正式引入「工資帽」體系。於同年入主愛國者的克拉夫特家族意識到了工資帽管理與球隊成績之間的關聯性。時任球隊副總裁的現球隊主席喬納森-克拉夫特聯手當年在金融界的同事,開始運用數據模型來管理球隊的薪金分佈及結構。精明的工資帽管理也使得這支東北球會在球員人事決策上棄取自如,在NFL中保持長期的競爭力。

3、「點球成金」推開了統計學背景人士進職業聯盟管理層的大門

不過,「點球成金」這本書的確成功地傳播了將數據分析帶入人事決策的概念,改變了整個MLB乃至整個北美職業體育的面貌。在該書出版之前,球隊僱用純統計學背景人士進入管理層的決定若被公開報道,將難逃來自媒體和球迷群體的抨擊。但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體育數據分析已成長為提高球隊競爭力的「必需品」。

2012年12月中旬,NBA孟菲斯灰熊在新老闆完成對球隊收購後,聘請了ESPN籃球數學家約翰-霍林格擔任球隊籃球事務部副總裁。在ESPN的告別文中,霍林格寫道:「很難相信這一切都變成了事實。但8年前,很少有球隊對數據分析感興趣,而感興趣的那些人也不願公開承認……但在不到10年時間內,很多球隊都改變了他們的思路:如今,許多球隊甚至都在對外炫耀自己在數據分析上的投入。聯盟里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球隊已在這上面進行投資,儘管有部分球隊只是在形式上做做樣子,但大多數還是非常投入。」

霍林格所說的NBA2/3球隊已經開始投入數據分析並不誇張。根據ESPN最近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整個MLB聯盟在數據分析上投入的球隊已多達22支,而完全不相信數據分析的球隊僅有2支。NBA方面,完全不相信數據分析也只有布魯克林籃網,紐約尼克斯和洛杉磯湖人這三支球隊。

4、MIT體育分析峰會應運而生

正因為「點球成金」扭轉了公眾對於體育數據分析的想法,許許多多有着數據統計背景的「圈外人」能夠堂堂正正地走進圈內,發光發熱。這也催生了一個生態圈的形成。創建一個分享討論的交流平台也成為了必然。

在2006年4月3日跳槽至NBA休斯敦火箭後,原本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體育商業課程的達雷爾-莫雷因無暇于波士頓和休斯敦之間來回奔波,而選擇將他的課程進行轉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體育分析峰會(MIT Sloan Sports Analytics Conference,以下簡稱為MIT體育分析峰會)也由此應運而生,在過去的十年間逐步成長為體育數據分析領域的標準制定者和領導者,進一步催化體育數據分析的發展。

休斯敦火箭總經理,MIT體育分析峰會主席達雷爾-莫雷(圖:Thomas Shea)

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

5、凱爾特人是第一支深挖球迷大數據的NBA球隊

如今,體育數據分析的範疇已不局限於球隊在場上的表現好壞。它已滲透至北美職業體育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球隊及機構意識到,在商業領域的深度數據分析能夠增強他們的盈利能力。

2003年1月,以維克-格羅斯貝克和史蒂夫-帕柳卡為首的財團收購了NBA波士頓凱爾特人。有着風險投資背景的格羅斯貝克認為,球隊除了在籃球事務方面需運用數據分析之外,在商業事務方面也得實踐。正是在格羅斯貝克的領導下,凱爾特人成為NBA範圍內第一支在球迷體驗方面進行深度信息挖掘的球隊。綠衫軍的這套思維模式也在日後為其他球隊及NFL所借鑒及運用。

在今年的MIT體育分析峰會上,格羅斯貝克如是說:「在商業這邊,我們通過數據分析開始更進一步地去認識我們的球迷。我們修改了整個會員系統。你不再是凱爾特人的季票持有者。你是我們球隊的一份子。我們希望儘可能地認識你。我們試着去找到你的需求,然後短平快地回饋你。科技讓我們懂得如何去感謝球迷,什麼時候去感謝球迷。」

6、博客圈與高階數據的靈活應用

隨着互聯網於21世紀蓬勃發展,博客圈的出現大大降低了體育圈外人進入媒體行業的門檻。這也使得在過去十幾年中,媒體界內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體育數據分析作者。一篇篇乾貨十足的文章,一個個有別於傳統記者的觀點迫使主流體育媒體重新思考。

當年從博客圈中脫穎而出的前ESPN首席寫手,Grantland創立者比爾-西蒙斯就曾坦言,有營養的數據分析能夠加強自己作品的質量,滿足自己的受眾。他當年為Grantland招募的扎克-洛,比爾-巴恩韋爾,喬納-克里,科克-高爾斯貝里等人,都是擅於運用數字闡述自己觀點的優秀寫手。如今,高階數據詞彙已在各家體育電視網絡的日常節目中頻繁出現。像ESPN這樣的媒體也開始在高階數據研發上加強投入,以此更好地服務球迷。

體育數據分析在NBA的瓶頸與突破

1、從TENDEX方程到球員效率值

近年來,北美職業體育在中國市場的開發上頻出動作。MLB與樂視體育達成全生態戰略合作,已計劃每年在樂視旗下的各平台上直播超過120場賽事。NFL也在積極探索在中國舉行常規賽的可能。

但無疑,NBA才是最受國人歡迎的北美職業體育賽事。作為登陸最早受眾最廣的聯盟,NBA在大中華地區的商業拓展已非常成熟。休斯敦火箭CEO泰德-布朗在今年的MIT體育分析峰會上就曾感嘆:「我們在中國播一場比賽,比如說火箭打凱爾特人。在中國看這場比賽直播的觀眾數量比我們本地台一個賽季的還要多。」因此,籃球的體育數據分析也是中國體育迷們所最先接觸到的。

早期的籃球數據分析與棒球的方向相同,都是基於初階數據轉化創造出高階數據。大衛-席侖是該領域的先鋒人物。他在1958年所創造(直到1989年發表出版)的TENDEX方程是籃球歷史上第一個用來評估球員個人水平的線性方程(席侖的TENDEX效率值= [得分 + 籃板+ 助攻 + 搶斷+ 蓋帽 – 投籃錯失數– 0.5 * 罰籃錯失數 – 失誤 – 犯規] / 上場時間)。

此後,又有不少人士以TENDEX方程為基礎,創造出各種版本的線性模型,並以此用來評估球員的個人效率。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由霍林格所創造的球員效率值(Player Efficiency Rating,簡稱PER),目前已被廣泛使用。

休斯敦火箭總經理達雷爾-莫雷和孟菲斯灰熊籃球事務部副總裁約翰-霍林格是籃球界體育數據分析的兩大代表。(圖:NBC體育)

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

2、為什麼說籃球的數據分析還處於「嬰兒期」

但是,目前在北美的主流觀點依舊是:籃球以及其他體育項目在數據分析上較棒球,仍處於「嬰兒學步」的狀態。

其原因其實不難理解。棒球的數據由投手數據,打擊數據和守備數據三個部分組成。前面兩項的初階數據均有着「非黑即白」的特徵,比較好收集(比如「打者上壘只有成功和不成功」,又比如「投手對打者只有解決和不解決」)。因此,這兩項數據在高階數據方面較牽扯到人員移動的守備數據更容易開發。

而籃球是一個非常「動態」的運動。其初階數據並不能很好地體現球員的能力。霍林格本人也承認,像蓋帽和搶斷這樣的初階數據本身就會誤導人們對於防守本身的理解。這也導致在衡量球員個人防守表現時,他的PER評值並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考核工具。像布魯斯-鮑文這樣被世人認為是外線頂級大閘的球員,其PER值一直都處於個位數水平(聯盟平均PER值是15)。

同時,類似於PER的高階數據也不能為教練人員帶來多少營養。儘管近年來有像「正負值」這樣更「顧大局」的數據被NBA官方引入,但它也不能很好地對球員個人的作用進行很好的詮釋。於是,數據對於臨場執教的有限價值也成為了籃球數據分析研發的一大瓶頸。

3、SportVU球員追蹤系統,讓分析人士有了與教練交流的語言

不過,球員追蹤系統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

2005年,一群有着導彈追蹤背景的以色列科學家發明了SportVU球員追蹤系統。其本質是一個攝像機系統,被安置在體育場館上空,對籃球場上的一切活動進行每秒25次捕捉。該系統能實時提供球員的二維移動以及籃球的三維移動數據。

被安裝在聯合中心上空的SportVU系統(圖:Digital Trends)

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

自2013年以來,SportVU已在NBA全部29個球館中完成安裝,共記錄了超過3000場NBA比賽。該系統所提供的海量數據為各球隊的數據分析提供強有力的基礎。

在SportVU誕生前,一支球隊若想知道其球員在擋拆防守方面的表現的話,他們收集信息的方式只有手動觀看錄像這一種。這樣的工作費時費力,且效率不高。如今,他們可以從SportVU這邊下載數量達萬級的擋拆防守數據,通過機器學習來識別並確定每一個擋拆防守的種類,並在識別工作完成後對每一項擋拆防守類別進行逐一分析並總結。

SportVU系統能夠讓各球隊的分析人士通過坐標數據來解讀場上的方方面面,比如球員的投籃熱點,亦或是他們在場上的跑動距離等。而諸如此類的信息無疑是具有價值的,因為這些信息都是簡單易懂的籃球語言,可以為教練員,訓練師和球員們帶來更加直觀的認識。因此,SportVU也被MIT體育峰會列為過去十年以來體育產業界最重要的革新技術。

關於體育分析的爭議

一直以來,體育數據分析在體育產業中的角色存在着各種爭議。很多人擔心職業體育在接受數據分析及創新後會引發負面效應。他們對於分析派人士接管球隊管理層存在抵觸情緒,對數據是否能讓球隊保持長期成功提出質疑。他們甚至擔心,數據分析最終會帶走運動本身的魅力,影響它們的受歡迎程度。

當然,單以「創新即正面」的論調來回擊這些爭議是不負責任的。這些質疑的聲音是值得去探討的。在「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ovations)」一書中,社會學學家埃弗里特-羅傑斯將創新所能引發的負面後果歸納為「間接的」,「不受歡迎的」和「意料之外的」這三大類。我們也可以從這三個角度來逐一分析這些質疑。

1、傳統球探與分析派是不是水火不容?

數據風暴之所以令不少圈內人感到惶恐,是因為他們擔心數據分析的引入會「間接」降低傳統圈內人士(比如球探)在球隊里的價值。TNT名嘴,NBA名人堂球員查爾斯-巴克利就曾在節目中對莫雷進行抨擊:「NBA是以天賦來說話的聯盟。現在這幫運作球隊的人整天都在聊數據分析,但他們本質都是一群沒打過球的人。」

但現實是,至少在北美,傳統球探和分析派人士之間的矛盾並非如此激烈,尤其是在那些優秀的團隊中。雙方之間的水火不容大多數只是部分媒體的意淫。在「點球成金」電影劇本中分析派人士和傳統派人士之間的激烈分歧,直接導致奧克蘭運動家總經理助理保羅-德波斯塔要求電影團隊不要在電影里使用他的名字。德波斯塔認為,雙方的意見其實基本上是一致的。最後,電影團隊將德波斯塔的角色轉化成名為「彼得-布蘭德」的虛構角色,並交由體型與德波斯塔相差甚遠的喬納-希爾飾演。

在過去的十年中,兩者之間的互相同化已成主流趨勢。正如波士頓凱爾特人總經理助理邁克-扎倫所言,數據分析(Analytics)這個詞彙已經不會出現在管理層的日常交流中。如今,研究統計模型的會被球隊要求去現場考察球員,而傳統球探和教練員們都已配備上了裝有數據信息的平板設備。傳統派人士在球隊決策上所扮演的角色依舊重要。

好萊塢影星喬納-希爾在「點球成金」電影版中飾演彼得-布蘭德一角,並因此獲得了2012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其原型為前奧克蘭運動家總經理保羅-德波斯塔。(圖:「點球成金」電影劇照)

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

2、信息私有化成主流趨勢

不過,體育數據分析的普及的確會為部分球隊帶來「不受歡迎的」後果。奧克蘭運動家曾因為花小錢買高上壘率的球員而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在「點球成金」出版後,各支球隊開始效仿運動家的做法,這也使得那些高上壘率球員的身價節節攀升,從而導致運動家失去了自己的優勢。這也迫使比利-比恩的團隊去尋找下一個能讓它們成功的「上壘率」,但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信息私有化」已成為北美職業體育的主流趨勢。MLB的大部分球隊都建立了自己獨有的數據庫,亦或是將這項任務外包給第三方機構。如今,若想得知他隊手裡的「秘密」,只有黑客攻擊這一條路。

2015年6月16日,《紐約時報》曝出FBI就MLB球隊聖路易斯紅雀對休斯敦太空人的信息數據庫進行黑客攻擊一事,展開調查。太空人現任球隊總經理傑夫-盧諾曾在紅雀管理層任職。

3、棒球青少年球迷流失與數據分析相關?

當然,科技創新是否會讓運動本身變得「無趣」才是人們所最關心的問題。這一問題在棒球界內顯得尤為激烈。在過去五年,多支MLB球隊與本地電視台達成巨額轉播合同,展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但據ESPN調查顯示,棒球在美國青少年中的受歡迎程度已逐年走低,甚至已與MLS達成同一水平。這也使得棒球運動於未來的前景令人擔心。

包括MLB的官方史學家約翰-索恩在內的很多人將棒球丟失年輕球迷的原因歸咎於數據分析。其主要論據是,棒球是被數據開發最深的一項運動。但這個說法有待商榷。儘管數據分析能帶來大量肉眼所不能察覺到的信息,但它終究不能將這項運動窮盡。除此之外,棒球運動本身的慢節奏(MLB已積極着手改善這一情況),以及足球本身的崛起顯然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至少,MLB官方對數據分析的態度還是正面的。自2015年賽季起,MLB已在各平台的轉播中加入追蹤數據元素。每一球被擊出後的時速,角度和方向都會實時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提供更好的觀賽體驗。

2014年,MLBAM在第八屆MIT體育分析峰會上宣布在轉播中啟用追蹤數據元素。(圖:MLB官網)

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

結語:

在對以上這些反對聲音進行逐一評估後,我們不難得出數據分析對職業體育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傳統派人士和分析派人士之間的關係並非矛盾。而球隊只要將信息私有化,就有長期保持競爭力的可能。數據分析的引入也並非是導致個別運動受歡迎度下降的決定因素。

就目前而言,數據分析並沒有破壞北美職業體育的競爭環境,而是進一步加強它們的競技性。正如NBA達拉斯小牛老闆馬克-庫班所認為的,職業球隊將數據分析納入考慮範圍的動機其實清晰且直白:「我只是想盡我所能,讓小牛取得儘可能多的優勢。」

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趨勢 |《數字的遊戲》:北美體育數據分析的冰與火之歌 - 天天要聞

微信公眾號: sportsmoney

產業資訊 | 體育營銷 | 體育創投

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台

聯繫我們 歡迎爆料投稿或各種合作

客服微信:tiyudashengyi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www.sportsmoney.cn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