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2022年07月12日08:43:22 熱門 1640

1949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中,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而今2019年,意味着中國已經建國整整70周年。

伴隨着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事業也是越來越好,蒸蒸日上。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與大家一起盤點那些新中國成立以後建立的頂尖高校,他們同樣陪着祖國一起成長壯大。這些高校又有哪些呢?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報考難度:★★★★★

科大每年一本錄取的位次在全省400名以內,這樣的成績要求還是非常高的,不是學霸級別真的很難考得上。不過科大在提前批次招生(例如安徽),排名會稍微低一點,全省600名左右。所以優秀的理科學子除了關注科大在本科一批的招生,也要關注提前批哦。當然學神級別的隨意,想報哪個報哪個。

推薦指數:★★★★★

科大的少年班學院被譽為「天才的搖籃」,受到各方優秀學子的推崇。科大每年的出國留學率在全國高校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本科生畢業之後進入社會基本都會被各大企業搶着給offer,這樣的一所頂尖院校又有什麼理由不愛呢?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是由當時清華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併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學。

報考難度:★★★★☆

近幾年北航的投檔分數越來越高,錄取位次也越來越靠前,大家對於報考北航的熱度也是越來越高,所以分數要求也是比較高的,2019年安徽理科全省的投檔位次是872,文科為451。

推薦指數:★★★★★

北航的優勢學科為計算機、軟件、航天工程、材料、力學、儀器和控制科學。對這些工科方向感興趣,並且分數又夠得上的理科考生可以重點考慮。


3.西安交通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為交通大學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學。

報考難度:★★★★

很多人談到C9,都會講到西交大和哈工大與前面的7所學校已經有一定差距了,但從實際來看,西交大的科研實力和學科建設實力都在穩步提升,每年的分數也是比較高的。2019年安徽理科投檔最低排名為1439,文科投檔最低排名為716。不過西交大在提前批也招收部分專業,分數相對會低一點,對這所高校感興趣的學子可以關注。

推薦指數:★★★★★

西安交通大學作為西北地區分數最高的大學,又是C9成員,整體實力非常強。因為地處西北,所以很多東部考生不太願意報考,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拉低了這個大學的投檔線,但這個學校工科實力還是非常強的,上不了清北復交浙科南的考生,還是可以考慮這所學校。並且西安作為一所旅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喜歡旅遊的考生不妨把這個學校作為第一選擇。


4.國防科技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校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學校在鄧小平的直接關懷下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報考難度:★★★★

國防科技大學每年的投檔分數都在600份以上,2019年非指揮類的分數達到了630分,指揮類的分數也在600分以上,並且要經過嚴格的軍檢。對於學生整體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推薦指數:★★★★★

國防科技大學被譽為「軍中清華」,就可以看出學校的招生門檻是非常高的,並且也是培養高級軍官的搖籃。如果能進入這所頂尖軍校,未來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5.華中科技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四大工學院之一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傳承與發展,2000年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成立。

報考難度:★★★☆

華科每年理科的錄取位次在全省2500左右,這樣的分數對於一般考生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但是對於學霸來講難度還是比較小的。

推薦指數:★★★★

華科類似於東南大學,屬於低調但實力超強的高校,是一所非常務實的高校。2018年華科的11位本科學子因為學分不達標,最後畢業證變為專科,也反映了這所高校治學非常嚴謹。


6.華南理工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華南理工大學原名華南工學院,組建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期,是以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理工學院工科系及專業、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為基礎,調入湖南大學、武昌中華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等5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專業組建而成,1988年更為現名。

報考難度:★★★

華南理工作為建國後成立的四大工學院之一,整體實力也是很強的,並且又坐落在廣州這份大都市,從錄取角度來看,難度屬於中上,19年安徽省理科最低投檔位次為3700名,文科最低為1112。

推薦指數:★★★★

華南理工大學作為一所化學方向比較強的高校,又是建築老八校的成員,坐落在廣州這個大都市,發展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還是推薦考生報考。


7.電子科技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校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56年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1961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由原信息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

報考難度:★★★

電子科技大學與大連理工有點類似,有分校區獨立招生和分校區的中外合作也是獨立招生,主體校區的錄取位次大概在3500左右。電科大近幾年的分數也是水漲船高,如果想進入到其優勢專業,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推薦指數:★★★★

作為「兩電一郵」的成員,可以看出電科大在電子信息和通信方面的優勢地位,並且電科大近幾年的錄取分數也是逐年上升,學校也是有口皆碑。此外電科大的畢業生也是最受華為歡迎的。

學校也是屬於一所被嚴重低估的985高校,一方面因為所處的位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一定的軍工背景。


8.中南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南大學於2000年由原中南工業大學長沙鐵道學院、湖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而成,最早可溯源至1903年創辦的湖南高等實業學堂和1914年創辦的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是一所以工學和醫學為特長,涵蓋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輻射軍事學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報考難度:★★★

中南大學的分數在雙一流高校中是處於靠後一點的位置,每年的投檔分數大概在5000名左右,並且19年中南大學在理科提前批招收地礦類的專業,分數也偏低。

推薦指數:★★★

中南大學的湘雅醫學院在醫學界享有盛名,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其名,當然湘雅醫學院的分數也是非常高的。坐落在長沙這個革命歷史名城,學校分數也呈現一個上升的態勢,算是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學校了。


9.大連理工大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盤點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頂尖名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連理工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49年4月的大連大學工學院;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大連大學工學院獨立為大連工學院;1988年3月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

報考難度:★★☆

大連理工大學的報考難度我只給出了2星半,是因為大連理工大學的中外合作,以及盤錦校區以及盤錦校區的中外合作,總共存在四種獨立招生方式,最低的位次降到了26000多,這樣的位次其實也是很低的。並且大連理工的盤錦校區以及中外合作招生,是低分高就的一條重要途徑,想低分上名校的學子要注意這所大學。

推薦指數:★★★

大連是整個東北三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又是沿海城市,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城市」之一,大連理工作為遼寧省錄取分數最高的學府,備受當地學霸的親睞。想領略北方沿海風情的學子可以考慮哦。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