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訪丨蘇權科:港珠澳大橋數字化建設關鍵技術瓶頸已突破

2022年07月12日06:13:14 熱門 1813

「要致富,先修路」,這一口號在幾代人耳邊迴響。一條條公路建成,帶來了連接外部世界的窗口,也帶來了繁榮。如今經濟追求高質量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交通應該如何與時俱進?

粵港澳大灣區從打造「一小時生活圈」到「一小時經濟圈」再到「一小時消費圈」,背後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的支撐。交通如何服務當地產業發展?如何為解決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貢獻力量?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就以上問題接受奧一新聞專訪。

作為多年來一直奮戰在基建一線的「交通人」,蘇權科認為在發展綠色交通、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培養跨領域、跨行業的交通人才是必由之路。交通基礎設施應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技術,實現智能運維。建設綜合立體交通體系,需要挖掘管道運輸的潛力,讓多種交通方式聯動。

兩會專訪丨蘇權科:港珠澳大橋數字化建設關鍵技術瓶頸已突破 - 天天要聞

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

1

談履職:與各行各業政協委員交流,「打開新世界大門」

奧一新聞:前四年您一共提交了16件提案,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在您履職生涯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經歷?

蘇權科:「政協委員」這一身份讓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現在的政協委員都很積極,除了開會期間參加會議發言、提出提案之外,還會參加全國政協或省政協的調研。在這期間,可以和來自各行各業的政協委員們交流,打開了我的思路。

我是搞路橋建設的,以前只考慮工程的事情。進來政協後我的思路開始向更多維度拓展,包括向上考慮頂層設計的問題、向下考慮產業鏈的問題等。比如去年我受邀參加「十四五智慧物流發展論壇」,主辦方讓我談一談智慧物流如何發展。我本來不是搞物流的,但因為現在交通基礎設施在發展智能化運維,我對智慧交通有一定的了解。於是我就把智能化的知識以及自己對綜合立體交通的理解相結合,準備了一份發言稿去談一談如何發展智慧物流。結果現場發言稿沒用上,大家討論氣氛熱烈,我受到很強的啟發和衝擊,由此加深了對智慧物流的理解,也對這一塊更感興趣。

奧一新聞:在您履職期間,推動了哪些問題的解決?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蘇權科:政協委員的提案很多都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有效解決。2019年初我提交了《關於解決海洋水域管理法律衝突的提案》,交通運輸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推進了立法工作進度。當年10月26號省政府第69次常務會議通過了《港珠澳大橋廣東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辦法》,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創造了廣東省當年立項當年立法的最快紀錄

2021年我提交的《關於支持貨車北斗ETC發展的提案》,交通運輸部、國家銀監會等部門多次和我及相關單位聯繫溝通,當年11月,交通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聯合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貨車ETC發行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全面解決了相關問題。而《關於將貨車嚴重超限超載納入刑罰的提案》,也由全國人大法工委和全國政協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督辦,並邀請我與法學專家到人民大會堂賓館座談,擬協商修訂相關法律條文。

2

港珠澳大橋數字化建設:關鍵技術瓶頸問題已基本突破

奧一新聞:我們了解到您和您的團隊正在研究橋樑大腦,建設數字化的港珠澳大橋。這個項目從2019年正式啟動,現在的進展如何?

蘇權科:港珠澳大橋是內地第一次和香港、澳門特區政府聯合建設,同時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技術複雜程度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它的建成很不容易,但建成之後如何對跨海大橋進行長期維護、如何保證120年的使用壽命、發生意外情況能否提前感知預測發出預警,這些問題目前國內外都沒有相關經驗。當時國家交通運輸部與科技部開始協商,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技術為交通基礎設施賦能。而港珠澳大橋不論是橋樑結構還是管理方面都具有代表性。如果它的運維水平能通過智能化手段提升,推廣應用價值較大。與此同時大橋的運維是剛需,具有迫切性,所以國家就部署了重點研發計劃。

該計劃在2019年12月20日得到批准,已兩年有餘,達到了預期的中期成果。現在裝備方面已經完成,正在調試中。軟件方面,相關評估軟件已開發完成。標準方面,智能化運維的基本標準已初步建立,形成了36本標準。該標準也被納入大灣區標準的首批標準。我們現在正在將相關數據集成到智聯平台,整個數字化大橋包括一些關鍵技術瓶頸問題,我們基本上都已經突破了。

奧一新聞:港珠澳大橋數字化的經驗會推廣到全國嗎?它的建設完成對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有怎樣的意義?

蘇權科:港珠澳大橋的技術瓶頸在突破的同時,相關推廣工作也在同步進行。目前我們已陸續給大灣區正在建造的大橋數據集成至智聯平台,爭取在橋樑數字化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港珠澳大橋數字化工程的完成將把跨海集成工程運營維護工作水平提升一個台階。從原來的依靠人工變成智能化技術,能降本增效,保證安全,更重要的是可以延長工程壽命。一個上千億的工程投資,通過智能化技術可以將壽命延長50%,這個價值就很大了。

以前像南京長江大橋,油漆從頭刷到尾,需要大概一年的時間,有時候產品質量不行,隔一年又要去刷。還有一些地方橋樑損壞,但沒有及時檢測,就會出現意外事故。通過智能化技術,我們可以精準掌握橋樑的情況,保障它的安全,保證科學的維護。在發生意外事故、自然災害時能夠應急聯動,大大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損失。

3 談交通現狀:各體系尚不互通,發展交通需因地制宜

奧一新聞:在您看來,中國目前的交通運輸體系現狀如何?如何才能構建現代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蘇權科:現在的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民航運輸等交通體系各自獨立,管理流程、技術標準不互通。這並不符合現在發展水鐵公路多式聯運等綜合立體交通體系要求。對此,首先需要完善整個交通網。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外,我國的管道運輸的利用率並不高,目前僅應用在石油領域。但其實管道運輸還有很多功能,比方說可以用來解決貨運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之前人們日常通勤的「最後一公里」問題突出,現在由於共享單車的出現,對於這一問題的解決推進了一大步。貨物的「最後一公里」相較起來更加費勁,往往最後一公里花費的錢跟前面的上百公里所花的價錢差不多。如何將各種交通優勢聯動,特別是把管道運輸配合上,完善交通樞紐作用,是相關部門要思考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需要建立綜合立體交通的數字化體系,採用同一套標準,把五種交通模式的數字化模型包括其中。從項目工程開始規劃建設,到運營管理,再到最後多種交通方式聯動,都在一個數字化背景下進行,以達到最優最快捷方便的效果。

奧一新聞:您覺得廣東省在建設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方面情況如何?

蘇權科:廣東省的情況是全國發展最好的,尤其是農村公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除此之外,廣東各個單項指標也在全國名列前茅,特別是近幾年進步很大。我是30多年前來廣東的,與過去比起來,現在確實方便很多。廣東的交通確實起到現代化先行官的作用。但現在有個問題,就是如何將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建立起來,協同發展,共同發揮綜合效益。這可能需要廣東牽頭,還需要中央政府協調。

與此同時,廣東雖然是經濟大省,但各地市經濟發展並不平衡,這與地理位置有關,也和各地發展理念相關。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優勢,發展怎樣的交通需要因地制宜,與當地經濟形態對應。各地要考慮如何將各種交通方式與交通服務進行優化整合,實現差異化發展。比如旅遊業資源豐富的城市,可以考慮重點發展輕交通。以能源為主、重工業為主的城市,重點發展鐵路港口或重載公路等。

4 談交通未來:培養跨學科、跨領域人才是必由之路

奧一新聞:我國是交通大國,現在需要實現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轉變升級。您認為未來交通運輸如何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蘇權科:交通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於經濟的同時也要服務於人民的日常出行。除了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的自身建設,還需要注意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舉個例子,港珠澳大橋建成後,香港的貨車到珠海後需要換成內地司機,但缺少服務區,中轉不便。與此同時,跨境物流集散中心也未建成,這就大大降低了大橋的使用效率。本來貨物的過橋費一個集裝箱才收120元,這是很低的價格,但因為配套設施不齊,其他方面成本高,導致一些企業放棄陸運選擇水運。

同時,未來的交通建設要更注重環保綠化,思考如何與自然景觀融合,不給大地增加負擔。以前修路,在建造時不注意細節,也未考慮與周圍環境是否契合,結果要發展旅遊的時候,道路成為旅途中干擾美景的不和諧「聲音」。並且,未來的交通發展要思考如何建造長壽命、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壽命長一點,盡量少維修,過路車輛行駛舒適,轉換方便不堵車。不僅是交通行業,現在我們國家所有產業都面臨升級問題,要滿足人民群眾更好的生活文化需求,創建自己的高品質的品牌產品。那種去國外買馬桶蓋、買奶粉的情況,不應該再發生。

奧一新聞:建設交通強國需要科技的支持,而人才是推動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您認為我國目前在交通人才培養方面現狀如何?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蘇權科:以前這個領域的人才分兩類,一類負責「交通」,建設基礎設施;一類專註「運輸」,兩類人才相互獨立。但現在建設綜合立體交通體系,首要任務是將這兩類人才進行聯動,互相服務配合。

其次,隨着科技的發展,交通與其他行業的聯繫更加緊密,比如水利、海洋環境、氣象、地質、化工、機械製造等。所以交通運輸人才需要有跨行業、跨領域協作能力。特別是現在國家主張發展智慧交通、新基建,這要求土木建築工程人才學習信息技術相關知識。所以我建議高校可以在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碩士階段增加電子信息技術相關課程的學習,雙學科融合,解決新基建背景下的複雜問題。我認為這是未來交通運輸領域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

監製:劉麗君

策劃:謝江濤

統籌:奧一新聞記者 管玉慧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 張潔瑩 管玉慧

設計:鄭柏琪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