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山東今年第一年實行6選3的新高考,近期有條消息印象深刻:
新高考第三天,濟南第十一中學門口靜悄悄,入口處竟然沒有考生入場。一打聽,原來是沒有考生參加物理考試,所以出現了空場現象。
偶然看到山東選課比例,讓人感覺差距懸殊。
地理67.86%,生物57.83%,化學49.79%,歷史49.65%,物理39.52%,政治35.34%。
選擇物理的考生比例不足40%,山東孩子就這麼怕物理嗎?
也不只是山東如此!2017年,浙江考生選擇物理的比例是27.5%,上海為30%,比例都不高。為了應對這一局面,浙江上海紛紛發佈物理最低保障基數,用以調節物理選考人數。
物理,在我們的印象中是非常難的一門學科。上課感覺像在聽天書,做題就是死記硬背,無法將理論用到實踐,於是看到物理頭皮發麻,望而卻步。孩子們不想選物理,也大致如此吧!但是,物理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有條件,還是建議多考慮一下物理。
選物理的優勢
從現實利益上來說,選物理在報考大學時會有更多可選擇性,大概率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選到心儀的專業。
985大學限物理的專業多達594個,佔全部1412個專業的42%。清華、浙大、上交大等工科名校單限物理的專業數量都在70%以上。這就意味着不選物理,基本與名校的理工專業無緣。
有一個教育機構對某省的選課模擬信息進行過統計,數據表明,選擇物理的考生可報專業比例均達到90%以上,可見選擇餘地有多大。
物理的重要性
物理關係到科技發展,我們的國家還不夠強大,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來建設國家,基數越大,可選拔的優秀人才越多,國家在將來才會更強大。
以前流傳着「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其實一點都不為過。我們的日常生活都和物理息息相關。
在家用的電燈、電器、自來水、馬桶都和物理有關,要不是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說不定還在用蠟燭和油燈。
出行要用到單車、電動車、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要不是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火車機車,長途運輸說不定還停留在馬車一樣慢吞吞的。
說高端一點,火箭、飛船都和物理有關,要不是物理科學家多年的努力,我們對宇宙的探索還停留在想像階段。
正是因為物理科學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才得以出現日新月異的進步。如果有更多、更優秀的人投入其中,很多未解的難題,將一步步得以解決,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好。
物理學習興趣從小培養
過去學物理很難,是因為沒有資源、沒有理論結合實際的條件,現在不同了,學習資料應有盡有,物理學習工具層出不窮,孩子們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死記硬背,而是能做到活學活用。
如果你發現了這一點,從小培養孩子的物理學習興趣,等到孩子上初中學物理時將會如魚得水。
班裡有幾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到了初二就出現了退步,原因就是物理從來考不到A,因為總是搞不明白。而那些從小接觸物理的孩子,卻迅速擠到班級前列。兒子就是在物理方面比較受益的孩子,平時學得輕鬆,考得也輕鬆。
在這裡傳授幾個小經驗,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不再把物理當作攔路虎。
1、 讀書:
從小要給孩子物理相關的科普書籍,這類書非常多,比如《小牛頓科學館》、《這就是物理》
《萬物有科學》、《有趣的物理》等等。
對兒子影響最大的一套書是《小牛頓科學館》,當時買了一整套60本,孩子特別喜歡看其中的物理部分,後面附有小實驗、小製作,能找到材料的都會對照做一做,加深感性認識。
給孩子選擇書籍,要注意順藤摸瓜,讓孩子深入了解喜歡的某一類知識。兒子當時特別喜歡小牛頓中的電,感覺介紹得還不夠詳細,為了擴充知識,又給他買了一本《什麼是電》。
通過看大量的科普書籍,兒子了解了很多機械、動力相關知識,再學物理時很容易聽懂。
2、 提供物理玩具:
普遍反映今年的物理題很難,山東省考試院在7月9日下午,發佈了權威解析,關鍵點是:「今年高考物理注重對考生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進行考查,有些問題要結合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去思考」。
物理重在應用,物理之所以難學,關鍵是因為沒有把理論和實際結合。沒有親自動手體會,就不能正確運用,就感覺知識無用,感覺枯燥不願意學習。現在有很多相關的玩具,可以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
為了培養兒子的動手能力,我們買過物理實驗套裝、電子積木、樂高積木等多種玩具,還有一些電線、燈泡、喇叭、電錶、示波器等器材和工具,讓孩子沉下心來去研究。通過玩玩具,動手操作,將物理知識融會貫通。
3、 參加相應培訓: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可以利用自身的經驗引導孩子進步。但是孩子發展到一定程度,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都遠超家長,這時就需要及時藉助外力,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好好保護孩子的興趣。
在兒子8歲的時候,我們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探索需求,就給孩子報了培訓班,讓孩子跟着專業老師學習,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疑惑得到解答,慢慢變得更加興緻盎然。
這樣的步驟培養下來,孩子以玩的心態學習物理,等到初中學物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學」了多年物理,能不感到簡單嗎?
結語
實行新高考的初衷,是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個性,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但是因為物理難度大,讓很多孩子棄選物理,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為了我們的國家有更好的將來,還是希望有更多喜歡科技的孩子,才能從中優中選優。我們也做一個有心人,從小培養孩子的物理興趣,到上學時不再對物理望而卻步。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