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2022年07月05日12:57:26 熱門 1862

世界上第一棟真正意義上的摩天大樓——由水泥、鋼和玻璃構成的多層建築——誕生在芝加哥,那時,歷史的指針還停留在19世紀80年代。從那時起,芝加哥便和紐約一起,成了美國城市天際線的代言人。

直到現在,許多到訪芝加哥的遊客,都不會錯過觀賞它由新古典主義、裝飾藝術、包豪斯、現代甚至未來主義風格構成的壯觀天際線。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芝加哥,又對它的建築感興趣的話,那芝加哥建築中心(Chicago Architecture Center CAC)是必須去看一看的地方。2018年,芝加哥建築中心剛剛搬到芝加哥河邊一棟獨立的新建築中。此前,它一直側身於建於1886年的老房子Glessner House之中。負責公共關係的Dan對這個變化十分興奮,這使得CAC有更大的空間和更高科技的設備來展示芝加哥乃至全世界的建築圖景。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芝加哥是一座當之無愧的世界大都市 圖 James Steinkamp; Courtesy of CAC

建築中心中最讓我震撼的應當屬在一樓的芝加哥城市模型,由城市沙盤和投影屏幕組成。沙盤雖然並不少見,但這裡的特色卻在於它有趣的互動性,令龐大的、密密麻麻的沙盤第一次讓人有了一目了然之感。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屏控制沙盤的燈光,來顯示不同時期的芝加哥城市輪廓,還可以選擇多達四千多棟芝加哥的建築,在大屏幕上獲得相應信息。

沙盤甚至還可以互動方式精確展示1871年芝加哥大火的起火點、蔓延過程和波及範圍。也許是因禍得福,沒有這場毀掉大半個芝加哥的大火,也許就沒有隨之而來的大規模重建。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芝加哥模型,包括了芝加哥建築的幾乎全部資料 圖 James Steinkamp; Courtesy of CAC

CAC的二樓則展示了全世界的主要的摩天大樓模型,從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樓,位於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大樓」,到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樓,位於沙特阿拉伯的「吉達塔」,其中包括北京的央視大樓在內。模型旁也有關於大樓設計理念、建築參數、建造過程等詳細說明,可以充分滿足摩天大樓愛好者的好奇心。

而此處最熱門的項目當屬它「芝加哥河建築之旅」。遊客們從CAC門前的游輪碼頭登上「第一夫人郵輪」,一個半小時的芝加哥河之旅從繁華的密歇根大道出發,駛進芝加哥河注入密歇根湖的河口,再由另一條河道返程。一路上,兩岸的鱗次櫛比的建築讓人不免看花眼,而志願者口若懸河,娓娓道來,在90分鐘內幾乎毫不停歇。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乘坐遊船暢遊芝加哥河是芝加哥的保留節目 圖 CHICAGO FIRST LADY CRUISE

在志願者的講述下,你不僅能了解到沿岸幾乎每棟大樓的歷史、芝加哥沿河不同街區的沿革、芝加哥河與密歇根湖對芝加哥人生活的重大影響,還能注意到許多普通遊客難以注意到的細節,比如在蒙哥馬利沃德公司大樓樓頂,有一座青銅鑄造的名為「進取精神」的女神雕像。她手持雙蛇杖,作為商業繁榮的象徵,從1928年起便佇立在這棟大樓頂端。19世紀末以來,芝加哥鑄造過三座女神雕像放置於摩天大樓樓頂,前兩座如今都不存,只有這座「進取精神」,依然迎風而立。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進取精神」,如果不注意便會被忽略 圖 錢成熙

韋萊集團大廈(Willis Tower)幾乎是每個來芝加哥的遊客必到之處,大家都衝著位於這座摩天大樓103層的Skydeck而來。

從1973年建成為止(當時是西爾斯百貨總部),直到1998年馬來西亞雙子塔開幕,韋萊集團大廈維持了25年「世界第一高樓」的地位。2009年,Skydeck也經歷了一輪翻修。新加出的玻璃平台寬1.3米,像一塊凸出於建築表面的落地「飄窗」,三面皆為玻璃鑄造,讓人彷彿懸空站在距離地面412米處。如今這裡也許是全芝加哥在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打卡地。工作人員告訴我,儘管為了一張照片要花24美元,人們還是樂此不疲。此外,「美國偶像」曾在此取景,這裡也曾是「黑暗騎士」的拍攝地。

一開始要走上這塊透明玻璃會讓人覺得膽戰心驚,所有人都會先小心翼翼地伸出腳試探,再嘗試着放膽走上整塊平台。不過,很快你就會發現它十分可靠,你會坐下、跳躍、甚至平躺,整個芝加哥都在腳下。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在玻璃平台上自拍要充分發揮你的創造力 圖 Skydeck Chicago at Willis Tower

玻璃平台的設計和建造經歷了整整一年時間,承建方MTH也是芝加哥著名的地標,位於千禧公園內的」雲門「的建造者。建造玻璃平台總共使用了1500磅重的玻璃,每一面玻璃牆和玻璃地面都用了三層玻璃,每層玻璃厚達半英寸。根據官方數據,每塊玻璃平台都能承受一萬磅的重量。

如果說20世紀初形成的「芝加哥學派」在芝加哥城內攻城略地,你可以在各個角落見到他們的作品的話(比如上文中的韋萊集團大廈),在芝加哥的郊區,有另一種風格的建築另闢蹊徑,那就是草原學派。草原學派最著名的建築師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也是芝加哥人,他設計的「羅比宅」(Robie House也是他最經典的設計之一,至今仍然屹立在芝加哥大學的一角。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橫向延展是羅比宅給人的第一觀感 圖 James Caulfield

這座如今看來仍不過時的住宅設計建造於1908-1910年間,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當年它的橫空出世,曾震驚了大洋彼岸的歐洲建築師們。因此,它也常被稱為現代建築的基石。

從遠望去,羅比宅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橫向的鋪展:極盡低平的屋檐張出巨大的懸挑,窗戶雖然很大,但卻完全掩在屋檐之下。除此以外,外牆用了細長的羅馬磚,連磚縫也用白線橫向加強,這一切都是為了鋪陳橫向的視覺效果,也就是所謂的草原風格,是萊特模仿美國中西部地帶寬廣綿延的地貌的結果。同時,他也想和當時在芝加哥正泛濫的哥特式豎直建築對抗。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內部空間非常通透 圖 James Caulfield

通過隱蔽的入口進入住宅後,我發現羅比宅內的主要房間並不像它在外部看上去那樣低矮逼仄。相反,室內屋頂橫挑尺度巨大,房間之間幾乎全部打通,賴特借鑒了日本傳統建築的方法,用屏風式的無封閉牆而非真正的牆壁來隔離室內空間。使整個空間具有流動感。大面積的彩色玻璃則保證了良好的透光性。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賴特當年的家居設計,十分先鋒 圖 錢成熙

住宅內不多的傢具也全部由賴特設計,在美觀新潮的同時兼顧了實用性。可惜的是,羅比一家僅僅在此居住了十四個月,便因經濟問題而搬出。1926年,它被當時的房主賣給了芝加哥神學院,一直空置或作為倉庫使用。其間還數次面臨被拆除的危機。

芝加哥,這幾座地標建築你無法錯過 - 天天要聞

落地彩窗也是羅比宅的一大特色 圖 James Caulfield

如今,羅比宅在賴特保護基金會的管理下得到保護,並向公眾開放參觀。2019年3月,羅比宅剛剛完成了一次共花費了一千一百萬美元的重大翻修,這次翻修使它完全恢復到了1910年時剛剛建成時的樣子,傢具各在其位,連小小的浴室看上去都現代而舒適。一百年過去,雖然這座為住宅而生的建築真正作為住宅的時間不過短短十幾年,但至少今天的它以另一種方式重生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