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2022年07月05日05:24:13 熱門 1276

從2020年到2022年,國際油價迎來了數輪過山車般冰火兩重天的升降,先是新冠疫情後油價暴跌到40美元的低位。

隨後在俄烏衝突爆發後迎來了恐怖的直線上升,最高直衝120多美元,高盛之類的著名投資公司甚至喊出了年內油價必破150美元的論斷。

然而近段時間油價風雲突變,飛入雲霄的油價再度重重地跌了下來,最新的「WTI 8月原油期貨」價位跌到了108美元,未來漲跌與否仍是迷霧重重。

受國際油價影響,中國也在今年迎來了一波罕見的「10漲2跌」調整。

半年內,汽油價格上漲了2400元/噸,柴油價格上漲了2310元/噸,這意味着每個私家車車主加滿汽油花費的價格要多出90多塊。

與國際油價處在高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朗石油價格卻是如此地與眾不同。

跟均價至少4000元/噸的其他國家油價相比,伊朗油價區區3330元/噸,折算一下相當於每桶60美元的價格,白菜價形容一點不為過。

伊朗白菜價石油的最大買家正是中國。

兩年多來,中國不顧美國制裁大棒的威脅,從伊朗大舉購進石油,今年最高峰一度達到了100萬桶/天。

可為什麼如此多的廉價沒有壓低國內油價呢?其中有什麼特別的隱情嗎?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伊朗石油管道)


(一)不懼美國制裁 中伊兩國報團取暖

在世界石油市場上,伊朗憑藉其世界第四大石油蘊藏量而長期雄踞中東石油出口國前列的位置,石油收入佔到了該國收入的一半以上,離開了石油,伊朗經濟等於被砍斷了手腳。

所以每當美伊局勢惡化、伊核問題陷入僵局,美國就屢屢祭出石油制裁這一屢試不爽的武器往伊朗頭上砍去。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美國制裁伊朗石油)


最著名的一次是18年特朗普的制裁,迫使伊朗石油出口量從巔峰時期的250萬桶/天狂降到了不到100萬桶,由此導致了伊朗國內通脹高漲,而掀起了大規模抗議浪潮。

伊朗人面臨著手中有油卻賣不出去的窘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近二十年來隨着經濟爆炸式增長,對能源的需求愈發地強烈。

儘管有着全球排行第十三的石油儲量,卻始終滿足不了饑渴的石油需求,對外石油依存度高達7成以上,中國的能源安全越來越受制於人。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中伊簽署25年全面合作協議)


共同交匯的利益需求使得中國伊朗天然地走到了一起。

從2020年開始,中伊兩國宣布啟動25年合作協議,中國從協議中獲得了長期穩定的伊朗優質石油供應。

路透社報道,單單今年3月份,伊朗就向中國輸送了超過3000萬桶之巨的原油

平均一天超過100萬桶,幾乎所有從伊朗港口出發的油船都是中國出手買下的訂單。

中國從美國眼皮底下進口這麼多石油,難道不擔心美國的制裁大棒嗎?

事實上,美國人雖然對於中國的行為心知肚明,心中極其不滿,但是形勢比人強。

今年美國面臨的情況是俄烏衝突帶來的國際油價飆升,美國國內民眾飽受高油價之苦。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拜登政府又無法從沙特等國得到石油增產的保證,眼看着中期選舉臨近,如何平抑油價、安撫選民已經成了民主黨政客當前的一大頭痛難題。

所以適當地睜一眼閉一眼,給委內瑞拉、伊朗這樣的死敵開一下綠燈,稍微放鬆制裁力度以增加全球石油市場的供應,減輕油價狂漲的勢頭,就不難理解了。

即使是中國從極其廉價的伊朗石油中大受裨益,美國人也只能搖搖頭無奈接受。

(二)伊朗石油良心價賣給我國 中國佔了大便宜

受美國層出不窮的制裁招數影響,伊朗貨幣里亞爾一路狂跌,十年時間內相對於美元跌了300%。

這就意味着從伊朗進口商品變得更加便宜了,加上能夠銷售的渠道減少,買家數量大幅下降,伊朗石油自然而然開啟下跌之路。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伊朗石油有多便宜?舉例來說,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進口石油排行前十的來源國家中,數量最多的沙特賣給我國4027元/噸。

最貴的是英國,賣給了我國4567元/噸,即使是跟我國「上不封頂」的俄羅斯,也要賣出4045元/噸的價格。

相比之下,伊朗石油3330元/噸的價格顯得格外的便宜。

需要指出一點的是,近期網上流傳過伊朗賣給我國的價格為4美元/桶,這實際上純屬無稽之談。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要知道,生產一桶石油的成本就不可能只有4美元這麼低。例如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開採成本就高達60——70美元。

伊朗人就算跟中國關係再好,也不可能賠本賺吆喝,虧着錢賣給我國石油,最起碼基本利潤還是要保證的。

不管怎麼說,中國是實實在在地從中伊石油貿易中狠賺了一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中國平均每天從伊朗進口了上百萬桶之巨的石油,為何數月以來還是壓不住國內汽油價格瘋狂上漲的勢頭?難道這些白菜價石油都打了水漂?

(三)滴水救不了大火 再便宜的石油也難緩解高油價

很多人一看到一天100萬桶的石油進口量,似乎就覺得這個數字有多可觀,但是在中國各行各業龐大的石油需求之下,這點數字實在是不夠看。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早在2011年,中國日均石油進口量就已經到達了630萬桶的驚人數量。

6年之後中國以1024萬桶的數字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

2020年,進口量再度躍升到1287萬桶的天文數字,超過了歐盟所有國家的總和。

不難看出,日均100萬桶的廉價石油不管價格多低,勻到1200萬桶數量上總歸是有限的,更不用說另外1100萬桶價格不可能原地踏步地一動不動。

兩相抵消之下,便宜的伊朗石油總會被稀釋,就好比幾滴水緩解不了一個沙漠中遊客的口渴。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既然伊朗油便宜,那麼1200萬桶全部從伊朗購買不就行了嗎?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遊戲控制玩家的心態了。

首先,伊朗的日均石油產量根本到達不了1000萬桶級別,其歷史最高峰也才200多萬桶,滿打滿算也增加不到1000萬。

即使說中國不惜成本加大對伊朗的油氣投資,實現千萬桶的增長。

對於伊朗來說,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開採100萬桶廉價石油售予中國已然在國內面臨著一定壓力,遑論1000萬桶。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其次,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中國雖說和伊朗關係不錯,可要是將全部石油寄托在伊朗身上未免安全風險太大。

一旦伊朗政局突變,宣布全面禁運石油,那對我國能源安全來說將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中國這幾十年來進口石油從來不會將砝碼壓到一個國家身上,一般是這邊勻一點,那麼分一些。

從沙特、伊拉克、伊朗這樣的中東國家到安哥拉、委內瑞拉等非洲、南美國家,中國的石油進口總是儘可能分散開來,避免一棵樹上弔死。

再者,美國人一直對中國購買伊朗石油的行為看在眼裡,因為進口量尚低,所以還處於能夠忍受的階段。

萬一美國人撕破臉徹底加大制裁力度,或者從海路切斷中伊石油貿易通道,那麼後果無法設想。

除此之外,國內油價屢屢居高不下還離不開我國特殊的油價調控機制。

(四)中國油價調控機制:天花板+地板 油價難大漲大跌

說起限制中國無節制進口石油的關鍵性因素,有一個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為了保護我國本土的石油產業。

前面提到,中國是全球石油儲量排行第十三的國家,三成石油依賴本土石油產業,中石油、中石化為我國稅收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且養活了上上下下不少相關產業鏈工人。

單單2013年,中石化就為我國貢獻了3557億元稅費,佔到了當年我國財政收入的2.34%,極大充實了我國的國庫。

正所謂「百萬漕工衣食所系,廢漕改海斷然不許」。

中國就算拋開能源安全因素,無限制進口外國廉價石油,也要相應地考慮到國內石油企業的生產銷售狀況。

這邊增加了進口,另外一邊就擠壓了國內的生產。

試想一下,進口石油取代了本土石油,關停大量國內油田,除了帶來相對應的稅收、就業下滑以外。

還會因此浪費前期已經投入的設備成本,將來再度重啟油田設施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同時,中國石油開採不可能說隨便挖個坑就可以噴出源源不斷的石油。

尤其是和中東國家10美元的成本相比較,中國石油開採多數埋藏度較深,國內平均成本在40美元,海上石油開採成本更高達60美元。

如果油價太低,反而會傷害到國內石油企業的利潤。

所以出於保護本土石油產業的需要,中國油價不可能採取完全市場價,而是以指導價的形式進行規範。

根據2016年發佈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中國採用了一套「天花板+地板」的價格調控模式。

當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的地板價之時,國內油價不會繼續下跌。

當國際油價高於130美元的天花板時,國內油價基本不會隨之上漲。

只有當國際油價介於40——130美元之時,國內油價才會隨之相對應地進行漲跌調整。

設置40美元這個門檻,實際就是根據我國石油企業40美元的平均開採成本而定的。

所以這半年來,國際油價屢屢上漲,又未超過130美元的天花板價位,國內油價就相對應地往上調整。

但一有下降的風吹草動,例如上周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成品油價格就下調了320元/噸。

因此國內油價的上下調整歸根到底並不取決於從伊朗進口油價的高低。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就算每桶進口0美元,只要國際油價還在130美元以下、40美元以上的區間保持上漲,那麼國內油價就難有下調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一手進口伊朗廉價石油,另一方面也在利用俄烏衝突後俄羅斯石油降價的契機,緊急出手採購俄方油氣。

據海關五月份的數據,中國從俄國進口的石油數量已經超過沙特,如此之多的低價俄羅斯、伊朗石油,使得中國在石油價格調整上更加遊刃有餘。

中國、俄羅斯、伊朗三國的鐵三角陣型愈發得鞏固。

就在2022年6月28日,伊朗正式宣布申請加入金磚國家,與中國、俄羅斯一道更加密切地展開合作。

伊朗石油明明白菜價,我國每天進口100萬桶,為啥國內油價沒暴跌 - 天天要聞

(中國、伊朗、俄羅斯在印度洋舉行聯合軍演)


伊朗、俄羅斯的能源,加上中國的人力、市場,如果能夠實現有效整合,必將形成1+1+1>3的完美效果,令美國忌憚三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