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吳忠紅寺堡:見證人生第二次機遇的地方

2022年07月04日23:31:06 熱門 1887

「我們等了你們24年啊!」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宣傳部長用洪亮的聲音半開玩笑地向記者們說道。1998年,紅寺堡開發區正式成立,彼時國務院及寧夏回族自治區已下發「八七」、「雙百」扶貧攻堅計劃,先後六次研究「1236」工程並確定實施。在這樣的背景下,紅寺堡開始移民搬遷工程。作為我國最大的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24年來,紅寺堡已經安置了23萬西海固移民,移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弘德村是「十二五」生態移民村,2012年由同心縣原州區5個鄉鎮27個行政村的移民搬遷而成。搬遷第一年,弘德村的人均收入不足1800元,常住人口為1304戶5615人。2019年,弘德村整村脫貧,人均收入增至2021年的12500元,村集體經濟年收益達到142萬元。

經歷了近10年的建設發展,弘德村的產業格局不斷優化、基礎設施逐步健全、公共服務持續提升、人居環境大幅改善,並且建成了黨員教育基地、農特產品展銷中心、電商中心、「三園」等一批特色現場觀摩研學點,不斷健全完善旅遊服務體系,使得當地的旅遊業發展潛力也在不斷升級。記者近日走訪紅寺堡弘德村,見證了當地移民的新生活。

紅寺堡「枸杞一姐」王航第

寧夏吳忠紅寺堡:見證人生第二次機遇的地方 - 天天要聞

「枸杞一姐」王航第向記者介紹她家新採摘的枸杞。人民網記者何蒨攝

在弘德村的農特產品展銷中心裏,「枸杞一姐」王航第正熟練地向來訪記者介紹她家種植的新鮮有機枸杞。面對眾多相機和攝像頭,王航第從容自若,原來她還是一位電商直播網紅。

王航第出生於1982年,2002年從西海固搬遷至紅寺堡區新莊集鄉白墩村。她早年曾在北京、上海打過工。據她說,自己曾經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做過工,後來也開過飯館,做過生意,最後選擇回鄉創業。王航第的創業項目是種植枸杞,一見到記者,她就招呼大家來嘗嘗剛採摘下來的有機枸杞鮮果。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王航第很快看中了直播帶貨的機遇,打工積累的經驗與世面,讓她在鏡頭前流暢自如,很有主播的控場感。在枸杞種植上,王航第也不斷創新種植技術,產業規模日益擴大,形成了產業鏈,開發出枸杞原漿等系列產品。好產品+電商的模式,讓王航第找到了發家致富的新路。

王航第說:「一路走來,從這些年的創業到枸杞種植,我看到了紅寺堡的變化和成長,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持,去年我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00萬元,年收入達到50萬元。這也帶動了我們農場工作人員的收入,農場有8位固定工作人員,每人每月的工資是3600元,每年還有摘果子的工人,人數達到2000人次,間接地拉動了就業。」

「拇指作家」馬慧娟的女性移民視角

寧夏吳忠紅寺堡:見證人生第二次機遇的地方 - 天天要聞

馬慧娟接受外國記者的採訪。人民網記者 何蒨攝

被稱為「拇指作家」的馬慧娟早已被大眾所知。這位1980年出生、因家庭貧困初中輟學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就來自紅寺堡。馬慧娟於2000年遷居到紅寺堡,以種地打工為生,業餘愛好是閱讀與寫作。她從2008年開始在網絡空間發佈隨筆散文近百萬字,引起大眾及媒體的關注,因為經常用手機寫作,先後按壞了13部手機,就有了「拇指作家」之稱。文學創作為馬慧娟打開了生命的另一扇大門。

在採訪中,馬慧娟談到:「生態移民給了太多人以新生,讓我們遇到了人生的第二次機遇。以前我們可能覺得,要在同一片黃土地上重複父輩的命運,一輩子走不出去,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遇到了移民搬遷的機會。在紅寺堡,我們看到了新的眼界、新的出路,視野也寬廣起來,只要你勤勞,會動動腦子,就能在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出路。」

如今,馬慧娟更關注的是紅寺堡的女性力量。她指出:「我發現一個現象,紅寺堡被採訪過、上過新聞的,基本都是女性。人們會問,為何紅寺堡出現了那麼多巾幗女英豪的現象呢?」在馬慧娟看來,這是因為紅寺堡作為開發區,打破了原有的土地耕作模式,在管理理念上更為開放、包容,給了女性更多的發展機會,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馬慧娟靠着自己的信念與熱愛,從紅寺堡一步步走到了人民大會堂,這一歷程給予當地移民及後代極大的鼓舞。正如馬慧娟所說,生態移民政策打破了人與土地舊有的關係,帶來了全新的理念空間與視野,勤勞與聰慧鋪就了紅寺堡人民走向新生活的大路。

村集體收入從零到上百萬僅用六年

寧夏吳忠紅寺堡:見證人生第二次機遇的地方 - 天天要聞

弘德村貧困人口及集體經濟歷年收入統計表。人民網記者何蒨攝

弘德村的黨員教育基地也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的全國脫貧攻堅考察點、吳忠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圖文並茂地記載了紅寺堡從早期的上層設計規劃、政策調研、移民安全和扶貧政策落實的每一步。

在展廳中,一個展板記錄著紅寺堡弘德村歷年貧困人口數量統計表及弘德村村集體經濟歷年收入統計表。我們看到,從2016年至2019年,弘德村的貧困人口數量從5182人減少到49人,2020年人數為零。弘德村村集體經濟歷年收入從2016年之前的零收入,到2016年19萬,2017年的43萬,再到2020年的106萬及2021年的142萬,六年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弘德村立足工業、農業和三產融合發展,目標只有一個——讓移民的日子更甜。在工業領域,突出打造葡萄酒、黃花菜、硒甜瓜等特色產品。在農業領域,充分發揮「全國食品安全基地」示範作用,發展綠色有機富硒的農業發展先天優勢,推進農業生態化、養殖業規模化和農業的品牌化。在三產融合發展領域,將特色農業與優勢工業互補共贏,服務業後來居上,強調專業化、功能化和市場化。

總而言之,弘德村的發展,不僅是紅寺堡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的典型代表,更是寧夏扶貧攻堅成果的鮮活體現。移民百姓用他們真實的經歷、充滿熱情與自信的聲音容貌、實實在在的奮鬥成果,講述了生活中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馬慧娟所言,扶貧之路,不僅為移民的人生創造了第二次機遇,更是打開了新一代移民的創新意識空間,讓更多的可能性融入當地的生活,為共同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新弘德不斷努力。(何蒨)

來源: 人民網-國際頻道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