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2022年07月04日19:37:02 熱門 1755

上一篇說到,島津吉貴實行分家改革整頓,確立了「御一門四家」的地位,鞏固和提升了島津氏本宗家也就是薩摩藩主的權威。但是,島津吉貴的改革無助於緩解島津家的財政危機,繼任的島津繼豐、島津宗信雖然有心在財政方面有所作為,但島津繼豐是德川幕府的女婿,必須長期定居江戶,對藩政鞭長莫及,島津宗信倒是很有才幹,但在位僅三年,尚未來得及施展拳腳就病死了。島津宗信英年早逝,未婚無子,島津繼豐立次子島津重年為家督、藩主。島津重年繼位時年僅二十歲,這位年輕的藩主將如何應對島津家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呢?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一、來自幕府的「川川御手傳普請」

寬延二年(1749年)七月島津重年繼位時,其實壓力是很大的,因為他的哥哥島津宗信太優秀了,不管他做什麼,都會被人們拿來跟島津宗信相比較。好在島津重年年輕氣盛,很有幹勁,決心以不輸給哥哥的表現來解決家中面臨的種種難題。島津重年效仿島津宗信的做法,夙興夜寐,勵精圖治,島津家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只可惜,德川幕府不允許島津家這樣欣欣向榮下去。寶曆三年(175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德川幕府給島津家發出了一份緊急文書,文書內容極為簡短,只有寥寥數行字:

「茲下達濃州、勢州、尾州川川御手傳普請任務,咸使聞知。普請期間,可不至江戶參府。恐恐謹言。

西尾隱岐守忠尚(花押)

松平右近將監武元(花押)

本多伯耆守正珎(花押)

酒井左衛門尉忠寄(花押)

堀田相模守正亮(花押)


寶曆三年十二月廿五日


松平薩摩守殿」


這份文書的意思,就是由德川幕府的西尾忠尚、松平武元、本多正珎、酒井忠寄、堀田正亮五位老中連署,向島津家下達修建美濃伊勢尾張三地水利設施的御手傳普請任務。「川川」泛指三地的所有河流。「松平薩摩守殿」即島津重年,因江戶時期島津家歷代當主都從德川將軍處拜領「松平」氏名,故在德川幕府的正式文書中,都稱島津家當主為松平氏或源氏。

這份文書是寶曆三年(175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發出的,送至鹿兒島已是寶曆四年(1754年)正月十日。島津家眾人大多不熟悉美濃、伊勢、尾張的地理狀況,也不知道所謂「川川御手傳普請」的工程有多大規模。負責家中財政事務的老中平田靭負向幕府派來鹿兒島送達文書的使者一色政沆詢問工程規模和預算金額,一色政沆回答道:

治水非我所長,無法準確測算。但是,據我所知,濃尾平原上的木曾川、長良川、揖斐川,都是大河,治水決非易事。怎麼著也得花上十萬兩金吧。」

如前文所述,江戶時期薩摩藩一年的財政收入換算成黃金約為十五萬兩(日本江戶時期幣制,小判金一枚為一兩,重約16.5克),而且到了島津重年這時期,薩摩藩還欠着四十萬兩的藩債。這一次御手傳普請就要花掉薩摩藩將近一年的收入,更是讓薩摩藩的財政極度惡化、雪上加霜。不過德川幕府也很「體貼」,免除了這次御手傳普請期間島津重年到江戶參勤交代的義務,為島津家省下了一筆不小的費用開支。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日本小判金,一枚稱為一兩

按照島津家慣例,大事必經「談合」方能實施。島津重年召集家中「談合眾」,商議此次御手傳普請事宜,許多家臣對此次御手傳普請都抱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甚至認為這是「幕府欲滅御家之謀也」。但光是抵觸也解決不了問題,畢竟幕命難違,島津重年只能頂着壓力,委派老中平田靭負為三川治水總奉行,大目付伊集院久東為副奉行,率領藩士、工匠、民夫共一千餘人(其中七百五十人從鹿兒島鶴丸城出發,二百八十人從島津家江戶宅邸出發),前往美濃治水。

寶曆四年(1754年)二月十六日,平田靭負等人到達大坂,與負責監督此次御手傳普請的幕府官員高木行舟見面。高木行舟告訴平田靭負,此次御手傳普請的預算約為三十萬兩,全部由薩摩藩負擔。高木行舟出身於德川家旗本眾,其家族是代代負責幕府治水事務的世家,他說的話,自然比不懂治水的一色政沆更專業一些。

平田靭負聽了高木行舟的話,如同一盆冷水當頭澆下,從頭涼到腳。本來以為十萬兩就已經不堪重負了,沒想到竟然要三十萬兩!這豈不是要了島津家的老命?

但平田靭負心理素質很過硬,他暗自鎮定下來,心想高木行舟雖是治水專家,但也難免有判斷誤差,我們到實地勘察設計,精打細算,壓縮工程規模,或許可以節省一些費用,不用花那麼多錢。

三月二日,平田靭負到達美濃國,在石津郡大牧村的普照寺設立本陣,在重點施工的五明、油島、鍋田等處設立先陣,完全是按照軍事作戰的模式來開展治水工作。進駐之後,平田靭負立即帶着懂治水技術的工匠到現場勘察地理地形,走了一遭下來,才明白德川幕府給島津家挖的這個坑實在是太深了。

日本自古就有「飛山濃水」的說法。飛山是指飛驒的崇山峻岭,濃水則是指美濃有多條河流縱橫,水系非常豐富。美濃平原上的河流多發源於飛驒、信濃的高山,地勢落差很大,最大的木曾川,東西兩端的落差達兩千多米。因此,美濃的河流不但水勢浩大,而且水流湍急,一旦遇到雨季就很容易發生洪水。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木曾川流域

要在木曾川這樣的大江激流中修建堤壩,無疑是十分困難的。按照當時的施工方法,一般是用船把石材運到施工河段,然後把船鑿沉,連同石材一起沉入河底,就這樣慢慢在河底壘起壩基。船鑿沉之後,駕船之人要游泳上岸,如果是普通的小河,問題不大,但碰到木曾川這樣的大河,那就非常危險了。

美濃地區洪水頻發,還有一個特殊原因。話說,美濃和尾張地區都是木曾川沖積形成的平原,合稱濃尾平原,濃尾平原以木曾川為界,左岸是尾張,右岸是美濃。在江戶時期,尾張是德川幕府「御三家」之一的尾張德川家領地,而美濃則是德川家眾多中小旗本眾的領地。為了保護尾張德川家的「御領」,德川幕府在木曾川左岸修建了最高達三米的「御圍堤」,而右岸的美濃不準修建堤壩,結果可想而知,一旦發生洪水,被淹的都是美濃,而尾張卻安然無事。

美濃的那些小領主都是德川家的旗本眾,說起來也是德川幕府的自己人,德川幕府老坑自己人,也不是個辦法。終於,德川幕府的老中們大發慈悲,決定在木曾川右岸的美濃也修建堤壩,把洪水疏導入海,才是根本辦法。於是,這個御手傳普請的任務,就突如其來地落到了島津家頭上。

平田靭負帶着治水工匠勘察地形,設計出了施工方案,經過測算,再怎麼摳門也得花費黃金四十萬兩。沒想到,高木行舟的估計,已經是很保守的了,實際要花的錢只有更多,沒有更少。這下子,平田靭負心理素質再好,也快崩潰了。

沒辦法,這個情況只能如實呈報給島津重年。德川幕府下達的「川川御手傳普請」需要花費四十萬兩的消息傳到鹿兒島,鶴丸城裡的家臣們如同炸開了鍋,一片大嘩。

老中島津岳齋率家中重臣十六名進入鶴丸城的里書院謁見島津重年,義憤填膺地慷慨陳詞:

「幕府欲藉此御手傳普請滅亡島津家,事已明矣。我等不忍見六百年之御家就此滅亡,請主公即修武備,若幕府取消御手傳普請,自然相安無事,若幕府舉兵來伐,我等皆願以一戰絕幕府之望。」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島津岳齋出自宮之城島津家,論輩分是島津重年的叔祖父,所以他才敢倚老賣老,帶頭大膽進言。當時德川幕府實行鉗制諸侯的政策,各藩大名言行稍有不慎就會遭到嚴厲處分。島津岳齋聲稱要和幕府開戰,這如果被德川幕府知道,對島津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更何況,島津岳齋的這番所作所為,不僅形同謀反,而且近似於逼宮,大有逼着島津重年不得不採納其主張的意思。這讓島津重年非常反感,他不顧島津岳齋作為家中長老的面子,怒聲呵斥了島津岳齋等人,當即罷免島津岳齋的老中職務,關押在薩摩谷山郡的黃谷寺,其餘十六人亦分別免職罰俸,禁錮在家。

島津家的老中歷來地位極高,自島津忠恆誅殺伊集院忠棟、平田增宗和比志島國隆以來,島津家還從未有過處分老中的例子。島津重年此次關押島津岳齋,可以說是非常之舉,目的是用行動表明島津家始終忠於德川幕府,不敢有貳心。

島津岳齋被關押後,島津家中再也沒有人敢提異議。島津重年致書答覆平田靭負,通過藩士募捐、削減開支、延遲支付藩廳役人的役金以及增加人頭稅、車船稅、牛馬稅等,可以籌集到黃金十五萬兩,剩餘的二十五萬兩,命平田靭負想方設法全力籌集,務必完成御手傳普請。

平田靭負長期負責藩中財政,熟悉情況,頗有想法和手段。他親自到京都和堺,遊說兩地的商人,以薩摩藩的黑糖專賣收入為抵押,成功地借到了黃金二十萬兩。黑糖在當時產量很低,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品,因為黑糖需要從甘蔗中煉製,甘蔗的種植和提煉都有一定的技術門檻,薩摩藩的地理位置很適合種植甘蔗,特別是琉球,更是以盛產甘蔗而聞名,島津家自鎌倉時代以來就生產黑糖,只是產量不高,戰國時期從葡萄牙商人那裡學到甘蔗種植和製糖技術後,才提高了黑糖產量。

但即便如此,從整個日本來看,黑糖產量仍是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始終都是價格高企的香餑餑。江戶時期,德川幕府授予薩摩藩黑糖專賣權,只有薩摩藩的御用商人可以經營黑糖,其他人都不能插手,使黑糖產業成為薩摩藩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黑糖專賣的收入相當不菲,就連京都和堺的商人也垂涎三尺,平田靭負為了借到治水資金,只能忍痛割下這塊心頭肉了。

可怕的是,島津家如此傾家蕩產,也只是籌集到了三十五萬兩,還差五萬兩的缺口呢。但這隻能留待將來慢慢考慮了,手上有了三十五萬兩黃金,已經可以先開始動工了。


二、寶曆治水與平田靭負之死

寶曆四年(1754年)三月二十七日,島津家歷史上轟轟烈烈的「寶曆治水」開始動工。按照平田靭負等人的設計,本次的御手傳普請工程分為四段,同時開工,工期一年半,分為春、冬兩季依次施工。此時距離德川幕府發出普請文書,不過三個月而已,島津家的效率可以說是非常高了。然而,動工之後,平田靭負才發現,德川幕府給島津家挖的坑,可不止是資金問題。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平田靭負是平田光宗的後裔

本來,按照德川幕府以前的做法,對於御手傳普請,幕府大多數情況下是當甩手掌柜,全部過程交給承擔普請的外樣大名來負責,幕府只管監督工期進度和驗收工程質量。但是這一次的治水,情況有些不同。一方面,治水的地區涉及尾張德川家以及眾多德川家旗本眾的領地,幕府需要加強全過程監督,另一方面,島津家投入治水普請的人手明顯不足,為了儘快完工,幕府很「貼心」地派了一批人來「配合」「支持」島津家。

德川幕府派來這批人,又分為三撥人馬。

第一撥是高木行舟率領的「治水役人」,主要負責提供治水方面的技術指導,監督檢查普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

第二撥是大久保忠興率領的「勘定役人」,主要負責監督島津家的資金使用,確保這些資金全部投入治水,而不是被中飽私囊。

第三撥是美濃國石津郡的郡代青木康清率領的「堤方役人」,主要負責徵調當地的農民為治水提供搭建房屋、洗衣做飯、運送物資等等後勤保障。當然了,青木康清只負責找人過來,僱人幹活的費用還得島津家出。

表面上看,德川幕府這三撥役人各負其責,都是來幫島津家的。但實際上,這三撥人都是德川幕府高層的親信,一個個鼻孔朝天、牛氣哄哄,他們不但看不起來自薩摩的這幫鄉下武士,稱之為「芋侍」甚至「田舍奴」,而且這三撥人之間也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經常吵架扯皮鬧矛盾。以平田靭負為首的薩摩藩士,夾在這三群大爺中間,左右為難、無所適從,動不動就被罵個狗血淋頭,受盡屈辱,處境非常艱難。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可惡的是,德川幕府派來的這些役人沒幫上什麼忙也就算了,還時常挑唆當地農民哄抬物價、製造糾紛,看到平田靭負等薩摩藩士為處理這些雜事而焦頭爛額,他們就在一旁袖手旁觀、沒事偷着樂。

治水的薩摩藩士與幕府役人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在普請工程開工之後不久的四月十六日,就發生了薩摩藩士音方貞淵、永吉惣兵衛等五十二人集體切腹的事件。音方貞淵等人集體切腹,目的是向幕府抗議,要求幕府改善待遇。但音方貞淵等人都是頭腦簡單、不懂政治的下級武士,他們想不到,切腹事件發生後,首先感到壓力的不是幕府,而是島津家的高層。因為這一切腹事件,在性質上等同於抗拒、逃避幕府的御手傳普請,是挑戰幕府大政方針底線的惡劣事件,萬一處置不當,事情鬧大,甚至有可能給島津家帶來滅頂之災。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切腹事件的第一責任人,是在現場主持治水普請的島津家老中平田靭負。平田靭負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冷靜果斷,一邊命人將切腹的五十二名藩士的屍體付諸「茶毗」(火化),骨灰埋葬於伊勢桑名城下的海藏寺,對外公布說是在治水工程施工時受傷死亡,一邊派快馬緊急上報島津重年,請求島津重年對這五十二人的家屬給予撫恤。

平田靭負如此處理,就等於是把一次抗議事件變成了工傷事件。這樣一來,這些切腹的薩摩藩士就不是抗拒、逃避幕府的御手傳普請,而是為了御手傳普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島津重年完全贊同平田靭負的做法,給切腹藩士的遺屬發放了優厚的撫恤金。六月二十五日,島津重年不顧酷暑,帶着年幼的長子(即後來的島津重豪)親臨治水現場進行視察,以表示島津家對此次御手傳普請的重視。一頓操作下來,總算消除了切腹事件的負面影響,德川幕府對此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島津家度過了一場暗藏兇險的危機。

經過切腹事件,參與治水的幕府役人也認識到,薩摩藩的武士性子烈、路子野,一言不合就切腹,不好惹。萬一後面又來幾個切腹的,不知會鬧成什麼樣的結果。別的還好說,就怕耽誤了御手傳普請的工期,這幫幕府役人也擔不起這個責任。因此,幕府役人對薩摩藩士的態度稍稍有所改觀,至少不會做太出格的事情了。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這樣一番鬧騰之後,事情反而有些順利起來。寶曆四年(1754年)的雨季雨量不大,晴天多雨天少,這對治水工程的施工非常有利,整個御手傳普請的施工進度比預想的還要快一些。

但是,即便是情況有所改善,施工現場的條件仍然是異常艱苦的。寶曆四年(1754年)冬季,各處治水工地現場出現了「赤痢」腹瀉便血的腸胃病)、「熱毒」(流感)等瘟疫,染病者多達五百餘人,其中病死者有八十五人。加上此前切腹的五十二人,島津家已經有一百二十七人死於治水了。

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平田靭負為首的薩摩藩士還是建成了施工難度極大的油島新田締切(截流)工程和大榑川洗堰(引流)工程,在寶曆五年(1755年)五月二十日,完成了此次被後世稱為「寶曆治水」的御手傳普請,耗時一年零兩個月,比預計的工期一年半還提前了四個月。

尤為難得的是,薩摩藩士建造的工程不但進度快,質量也很優秀。寶曆治水之後,木曾川泛濫引發的洪水大大減少,油島新田締切工程和大榑川洗堰工程歷經修繕鞏固,頂住了多次颱風和海嘯,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可謂遺澤後世。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如今木曾川已是旅遊勝地

然而,弔詭的是,出色完成了此次御手傳普請任務的大功臣平田靭負,卻於五月二十五日,在治水本陣所在的大牧村自殺身亡。此時,治水工程已經經過幕府役人驗收接管,薩摩藩眾人正準備撤回薩摩,在這個時間節點竟發生這樣的不祥之事,不免令人疑竇叢生。平田靭負死後,薩摩藩士中地位最高的是副奉行伊集院久東,他效仿平田靭負生前處理藩士切腹事件的做法,將平田靭負的屍身就地掩埋,對外聲稱是病亡,以防止有人借題發揮,向幕府進讒言誣衊島津家對幕府不滿。

那麼,平田靭負究竟為什麼要自殺?由於事發之後島津家對此事諱莫如深,緘口不提,以致史料湮沒,無法考證了。或許平田靭負真是患有重病,不堪病痛折磨,或許是他對那些切腹的藩士懷有愧疚,又或許是因為此次治水借下巨額藩債,令平田靭負深深自責,產生了負罪感。

此外,明治時期的歷史學家、原薩摩藩士重野安繹在《薩藩史談集》中提到了一種可能。他認為薩摩藩在寶曆治水時所借的債務中,有一部分是平田靭負憑個人信用借的,沒有寫借據,所以,只要平田靭負一死,就沒有人能夠證明這筆債務的存在,也就不用還錢了。堂堂一代雄藩的家老,竟然為了賴賬逃債而自殺,如果真是這樣,那平田靭負之死就更加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島津家對平田靭負之死的善後處理,在當時來說算是非常成功的,也得到了德川幕府的肯定。鑒於島津家在寶曆治水中付出的巨大犧牲,就連德川幕府也感到有些過意不去,此後數十年間,德川幕府都沒有再給薩摩藩攤派御手傳普請。直到天明八年(1788年),因京都御所需要修繕,才把營造御所的御手傳普請交給薩摩藩承擔。從寶曆五年(1755年)到天明八年(1788年),薩摩藩得到了三十三年的暫時喘口氣的時間。

平田靭負死後,島津家對此事一直都是低調處理,甚至連「平田靭負」這個名字也不準隨便提起,生怕事情鬧大了會被幕府責怪。只可憐平田靭負生前處心積慮為本藩着想,為了少還點錢,連命都搭上了,卻換來這樣一個結果。直到明治維新後,薩摩藩出身的大久保利通東鄉平八郎等政軍界高層,委託西村舍三、岩田德義等歷史學者調查研究寶曆治水的前後詳情,出版了《寶曆治水工事薩摩義士殉節錄》,這才讓世人知曉當年這段被塵封的歷史。平田靭負的事迹,被改編為話劇在東京、岐阜、名古屋、鹿兒島等地巡演,引起強烈反響。岐阜縣政府將平田靭負身亡的安八郡大牧村改名為「平田町」,並建立「治水神社」祭祀平田靭負和切腹的五十二名薩摩藩士。大正五年(1917年)三月,日本政府追贈平田靭負從五位上的官位,總算是為平田靭負的功績給出了一個較為公正的評價。


三、「蘭癖大名」島津重豪

寶曆治水完工於寶曆五年(1755年)五月二十日,就在不到一個月之後,六月十六日,薩摩藩主島津重年也病死了,享年僅二十七歲,在位六年。按照島津家慣例,島津重年死後下葬在島津氏本宗家菩提寺——御龍山福昌寺,法號「圓德院覺滿良義大居士」,神主供奉於鶴嶺神社,神號「榮國大事主命」。島津重年的死因,一是為了寶曆治水的具體事務過於擔心操勞,二是寶曆治水之後留下的巨額債務達到了空前的八十八萬六千兩,這足以把島津重年給愁死了。

島津重年英年早逝,死得比較突然,生前沒有來得及冊立世子。於是,由已經退隱的前藩主島津繼豐出面,立島津重年的長子、時年十歲的島津忠洪為家督、藩主。按照德川幕府的命令,御手傳普請期間薩摩藩主不用參勤交代,但現在御手傳普請已經完工,也就是時候恢復參勤交代了。因此,島津忠洪立即動身前往江戶,登江戶城,參見幕府將軍德川家重,受賜「松平」氏名和「重」字偏諱,改名「島津重豪」。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島津重豪(晚年)

島津重豪為祖父島津繼豐所立,不難想像,在島津重豪繼位初期,家中實權是掌握在島津繼豐手裡。但島津繼豐年事已高,於寶曆十年(1760年)病死,享年六十歲,其中在位二十六年,隱居十五年。按照島津家慣例,島津繼豐死後下葬在島津氏本宗家菩提寺——御龍山福昌寺,法號「宥邦院圓鑒享盈大居士」,神主供奉於鶴嶺神社,神號「常隆真秀香彥命」。島津繼豐的一生比較奇葩,他出生於江戶,二十八歲時娶了前任將軍德川綱吉的養女,成為德川幕府的女婿,此後就一直生活在江戶,從未去過薩摩,因此,島津繼豐就成了島津家歷史上唯一一個從未踏上過薩摩土地的奇葩當主。

島津繼豐死後,島津重豪成了島津家真正意義上的當家人。島津重豪個人資質優異,精力充沛,求知慾旺盛,他從小就跟着儒學者山田君豹、郡山遜志學習儒家經典和漢詩文,對漢語十分精通,可以用書信和長崎的清朝商人交流。明和四年(1767年),島津重豪親自主持,編撰了解說漢語口語詞彙的《南山俗語考》。明和八年(1771年),經幕府將軍德川家重親自批准,島津重豪到長崎進行考察,造訪長崎的清朝商人,談經說道,參禪論佛,購置書籍和文房四寶,玩得不亦樂乎。

在長崎期間,島津重豪還訪問了荷蘭商館。這一去不要緊,就給島津重豪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拜訪荷蘭商館

荷蘭的天文地理、農業醫學、軍事航海等科學技術知識,在當時稱為「蘭學」。島津重豪被新奇的蘭學深深吸引,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痴迷。為了學習蘭學,島津重豪還自學了荷蘭語。他在長崎購買大批蘭學圖書,回到薩摩後立即招募人員進行學習研究,並建立了造士館、演武館、明時館(後改為天文館、醫學館,研究推廣運用蘭學知識。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島津重豪用荷蘭語書寫的卡片

造士館原本是薩摩藩的儒學學校,裏面設有祭祀孔子的宣成殿,但島津重豪任命了大量的蘭學者為造士館的教師,把儒學學校變成了蘭學學校。演武館除了教授傳統的刀槍弓馬之術,還講解世界地理和造船、航海等知識,為此,島津重豪命人編繪了日本最早的世界地圖《圓球萬國地海全圖》。明時館則是用望遠鏡和渾天儀觀測天體運行,計算曆法,制定了適應薩摩本地氣候特點的《薩摩歷》。醫學館主要教授荷蘭的醫藥知識,同時在薩摩的吉野、佐多、知覽、山川、奄美島等地建立藥草園,種植各種草藥材,研究藥理和淬鍊技術,編撰了《成形圖說》《質問本草》等藥學圖書。此外,島津重豪還組織編撰了記錄琉球風土人情的《琉客談記》、考證各種鳥類名稱的《鳥名便覽》。島津家的官方正史《島津國史》,也是在島津重豪時期由造士館教師山本正誼主持編撰的。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島津重豪組織繪製的世界地圖

島津重豪對蘭學極度痴迷,被人們稱為「蘭癖大名」。這在當時是個貶義詞,因為蘭學在江戶時期雖然一直存在,但被正統的武士和儒學學者視為異端。島津重豪重視蘭學,試圖把蘭學當作權威的學問,這在當時人眼裡是離經叛道之舉。著名的薩摩軍學者德田邕興,就很反對島津重豪倡導的荷蘭軍事制度和技術。德田邕興編寫了《島津家御舊制軍法卷鈔》,主張島津義久時期盛行的「合傳流兵法」是「無上的兵法之要」,「余者皆不足論」,觸怒島津重豪,被島津重豪流放至德之島服苦役。由於島津重豪的地位和權勢,眾多的下級武士對他無可奈何,只能背地裡用「蘭癖大名」這個諢號來調侃島津重豪。

島津重豪強勢推行蘭學,表明他不僅研究學問,而且政治手段也非常了得。不過,島津重豪最厲害的,還在於他的政治聯姻政策。

島津重豪的政治聯姻政策,最早是來自他爺爺島津繼豐和奶奶竹姬。島津繼豐本人就是與幕府聯姻的受益者,雖說當幕府的駙馬爺也有諸多不便,但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也有利於提高本家的地位。竹姬對島津家也是非常關照,當年尾張德川家的德川宗勝要招島津宗信為女婿,也是出自竹姬的主意。但後來島津宗信婚事沒成就死了,這讓竹姬抱憾不已。到了島津重豪這時,竹姬又開始忙着張羅,最終給島津重豪選定了德川幕府「御三卿」之一的一橋家德川宗尹的女兒保姬當媳婦。

島津重豪和保姬的關係很不錯,恩恩愛愛,讓竹姬非常歡喜。安永八年(1779年),竹姬病逝,臨終前留下遺言,讓島津家和一橋家繼續保持聯姻關係。竹姬在幕府中說話頗有分量,翌年,即安永九年(1780年),在德川幕府的主持下,一橋家和島津家執行竹姬的遺言,讓一橋家當主德川治濟的長子德川豐千代(時年八歲)迎娶島津重豪的女兒茂姬為正室。

也許是茂姬的嫁入給一橋家帶來福氣。德川豐千代結婚的翌年,即安永八年(1781年),因幕府將軍德川家治唯一的兒子德川家基病死,德川宗家有絕嗣的危險,德川家治收德川豐千代為養子,賜名「德川家齊」,並立為世子,將來繼承德川宗家。天明六年(1786年),德川家治去世,十四歲的德川家齊成為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將軍。德川家齊登上將軍之位,茂姬也搖身一變,成為將軍正室,時稱「御台所」,是幕府後宮、江戶城「大奧」之主,在德川幕府算得上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茂姬

茂姬成為「御台所」,島津重豪的身份也陡然一變,成為幕府的「國丈」,江戶城中顯赫無比的大人物。島津重豪本來為人就很高調,在成為「國丈」之後,更是大肆攬權,為所欲為。早在天明七年(1787年),島津重豪就已經退隱,讓世子島津齊宣繼任藩主。但島津重豪在成為「國丈」之後,又再次站到前台,不但干預本國藩政,而且還插手幕府和其他藩的事務。島津重豪退隱後住在江戶城下島津家高輪宅邸,每天到高輪宅邸求辦事的人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島津重豪亦被稱為「高輪下馬將軍」。

「下馬」是指當時將軍、大名的住宅或駐地門前都會樹立一塊「下馬牌」,以提醒來人到此必須下馬步行。「下馬」一詞常用於代指將軍、大名的住宅或駐地。「高輪下馬將軍」就是「住在高輪的將軍」,意思是說島津重豪的權勢已經與將軍無異,只不過他不住在江戶城而是住在高輪罷了。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下馬牌

島津重豪退而不隱,反而到處插手干預政事,再加上他推崇蘭學的「蘭癖」,讓不少人對他有所非議。島津重豪在江戶與將軍德川家齊的生父德川治濟、前岡山藩主池田治政關係最為親昵,三人都是退隱之身,經常聚在一起,倚老賣老,議論政治,品評人物,向幕府的執政者施壓,以達到干預政事的目的。島津重豪、德川治濟、池田治政三人,被當時江戶人稱為「江戶三鬼」。

島津重豪身強體健,精力充沛,一生中娶了兩正室、四側室,生有五子五女,可謂瓜瓞綿綿,爾昌爾熾。其長子島津齊宣繼承家督之位,成為藩主,次子島津昌高過繼給中津藩主奧平昌鹿做養子,三子島津久昵過繼給越前丸岡藩主有馬溫純,四子島津齊溥過繼給福岡藩主黑田齊清,五子島津信順過繼給八戶藩主南部重直,長女茂姬嫁給將軍德川家齊,次女孝姬嫁給桑名藩主松平忠堯,三女種姬嫁給大垣藩主戶田氏庸,四女定姬嫁給郡山藩主松平信有,五女貢姬嫁給新莊藩主戶澤長富。

島津重豪的兒子,除了長子之外全部過繼給其他藩主大名家。一旦有機會,島津家的兒子就有可能成為其他藩的藩主,這一招夠狠。當然了,這也得靠島津重豪有幕府國丈這個身份做背景才行。後來,奧平昌高真的繼承了中津藩主之位,黑田齊溥真的繼承了福岡藩主之位。特別是黑田齊溥,在幕末政局中非常活躍,他支持島津齊彬(論輩分相當於他的侄孫)繼任薩摩藩主之位,在薩摩藩的內亂中收留西鄉隆盛等藩士,最後支持薩長同盟的倒幕運動,明治維新後被授予侯爵爵位,列入華族。

島津家百年戰記(五十)寶曆治水:島津家差點和幕府開戰 - 天天要聞

黑田齊溥(實為島津重豪的兒子)

島津重豪推崇蘭學,在藩國發展文化教育,同時通過政治聯姻攫取幕府和他藩的權力,一時之間可謂權勢熏天。但是,發展文教和政治婚姻都是要花大錢的,特別是島津重豪搞的那些造士館、演武館、明時館、醫學館等等,都是燒錢機器,而且巨額的投入不能帶來直接的收益,都是賠本賺吆喝的生意。島津重豪為人高調、好面子,又是個花錢沒譜的主兒,用起錢來一點也不知道節制。在文政九年(1827年),薩摩藩的藩債連本金加利息已經達到了令人絕望的五百三十萬兩。當時有人給薩摩藩制定了一個為期二百五十年的還債計劃,按照這個計劃,薩摩藩用每年的財政收入結餘來還債,要還二百五十年,直到公元2080年,也就是到現在(2022年)都還沒有還完。這二百五十年的期限還是以薩摩藩不再借新債為前提的,要是薩摩藩邊還邊借,那就沒完沒了,完全沒個頭了。

要知道,當年八十八萬六千兩的藩債就足以把島津重年給愁死了,如今藩債翻了五六番,高達五百三十萬兩,島津重豪依然大手大腳,不知節制,他的心理素質可真是好。

不過,島津重豪也不完全是沒心沒肺,他雖然改不了奢侈的花錢習慣,但也開始採取一些措施來推行財政改革,增加收入。其中最重要、也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條措施,就是破格提拔「茶道頭」出身的下級武士調所廣鄉為老中,主管薩摩藩的財政事務。

奢靡無度的島津重豪,將會把負債纍纍的島津家帶往何方?主管財政的調所廣鄉,能否還清債務、扭轉薩摩藩巨額負債的局面?即將到來的幕末危機,又會給島津家帶來怎樣的影響?

請繼續關注《島津家百年戰記》下一篇。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