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慧跑,助您輕如羽、跑無傷
阿迪達斯近期推出新款厚底慢跑訓練鞋,命名為ADISTAR,這款鞋主要適用於需要正確支撐和良好緩震,以適應長距離訓練和慢速跑步的跑者,也就是說這是一款適合初中級跑者的跑鞋,當然也適合成熟跑者進行長距離訓練。
ADISTAR早年也是阿迪達斯的當家產品,之前採用了Boost科技,本次回歸的新品並不是為獲取速度而設計的,也不是為馬拉松PB而設計。
ADISTAR專為輕鬆長跑而設計,它提供了良好的舒適性,保護和支撐特性,ADISTAR在發佈之前已經進行了超過4500公里的測試,各方面性能優越。
ADISTAR有哪些技術優勢?
1、中底科技
阿迪達斯為ADISTAR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泡沫REPETITOR,這種泡沫比較輕巧同時也非常耐用。與阿迪達斯經常使用的BOOST泡沫相比,REPETITOR是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泡沫。它更輕但也更堅固。
ADISTAR中底的結構採用了雙密度設計,分別是REPETITOR+和REPETITOR,這意味着其使用了兩種具有不同密度的EVA發泡泡沫,REPETITOR+用於腳跟,而REPETITOR在前腳掌中。
這一方面提供為95%以上採用腳跟着地的大眾跑者提供對於腳跟的良好保護和緩震,一方面也提供了更好的前腳掌能量回饋,其非常厚的中底是整雙鞋最吸引人眼球之處。
2、跟趾落差
ADISTAR跟趾落差為6毫米,也有利於滾動着地,實現更平滑流暢的着地緩衝以及蹬伸發力。
3、鞋面設計
ADISTAR鞋面內部採用籠式貼合系統,所以穿着舒適,貼合度非常好,也就是所謂包裹性良好,其中鞋面含有至少50%的Parley Ocean塑料,這是從大自然中收集的塑料廢物;
另外50%由再生聚酯製成,這種混合鞋面柔軟但堅固,可提供您長距離跑步所需的保護和貼合度,鞋舌則採用傳統設計。從整個外觀看,偏向於復古的設計風格。
4、鞋底設計
鞋底則採用著名的馬牌橡膠大底,耐磨防滑也是其最主要的特性。阿迪達斯ADISTAR適合任何天氣條件下穿着。
5、重量
人們對於訓練鞋的重量一般不會像競速鞋那麼苛求,其42碼重量為320克,這個重量還是可以接受的,不算重,但也不算輕。
總體來說,阿迪達斯主要為長距離訓練提供更舒適腳感,慢下來跑的更持久。
很多跑者對於速度沒有概念或者盲目求快
事實上,大約有70-80%的跑者看上去對配速極為敏感,津津樂道,但自己跑起步來卻對於速度沒有概念或者盲目追求快。
通常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初跑者對於速度沒有概念,不知道要跑多快或者多慢;
第二種:是進階或者成熟跑者,總想跑得快,不肯或者不知道如何慢下來。
如果說你跑步時80-90%的感覺都是氣喘得很,基本無法說話,那麼可以斷定你的速度是偏快了或者說你的跑步是不合理的,怎麼理解這個80-90%呢?
你既可以理解為一次跑步時長的80-90%的時間,也可以理解為跑10次步,其中8-9次,也就是說,如果你跑步時大部分時候如果都是感覺腿腳酸脹、呼吸困難、基本無法說話,那麼你的速度就是偏快了,你也許會說,我根本就不快啊,我的配速只有630,700,跟大神們比那叫一個慢,但這種比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你的速度快慢是相對你個人能力而言,儘管你覺得自己跑得並不快,但你的主觀感覺告訴你,你的速度真的偏快了,你事實上不是在進行輕鬆跑、有氧跑,而是進入了馬拉松配速跑、抗乳酸跑,只不過你自己不覺得而已!
輕鬆跑一定要慢到感覺輕鬆為止
很多跑者根本耐不住性子
跑步是不是一定要那麼氣喘難受,那麼折磨自己,才意味着No Pain No Gain,才意味着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
當然不是這樣的,你想要通過跑步收穫健康也好,獲得耐力顯著提升也罷,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算付出,而不一定意味着你要跑得非常痛苦,才能提高,聰明的訓練並不一定意味着回回跑步都痛苦難受,對於大眾跑者而言,輕鬆的跑步甚至要佔到你跑量的70-80%。
你會疑問,輕鬆地跑步就能提高?!沒錯,輕鬆地跑步當然可以幫助你有效提高!
輕鬆跑具有如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 有效增強基礎心肺耐力,良好的基礎耐力是一切耐力運動的根基,沒有基礎耐力,就如同萬丈高樓沒有紮實的地基;
✦ 有效促進脂肪燃燒,對於減肥者而言可以有效減肥,對於非減肥目的的跑者而言,可以發展燃脂能力,從而起到節約糖原的作用;
✦ 具有顯著的減壓作用,愉悅心情,改善情緒,緩解抑鬱和焦慮兩種最常見的不良情緒;
✦ 打下堅實的耐力基礎,為日後能力提高提供根本性支撐;
輕鬆跑那麼重要,何為輕鬆?
用主觀感覺來說,就是跑步時心率呼吸加快,身體開始出汗,但呼吸有力而不過度喘,心跳加快而不過速,跑步時可以自如說話,或者說可以時不時說話,主觀感覺較為輕鬆,不累;
用客觀指標來說,就是心率處於完全有氧運動心率區間,按照著名的跑步教練丹尼爾斯的定義,輕鬆跑的心率區間為最大心率的65%-78%之間;
按照國際著名的耐力專家馬費通博士的定義就是MAF180,也即180減去年齡,就是你輕鬆跑的最佳心率,負減10,正加5;
我們將兩大專家定義的輕鬆跑心率區間列表如下,二者心率區間基本是重合的,但仔細看,丹尼爾斯所要求的輕鬆跑的心率上限與MAF180要求的心率基本一致,丹尼爾斯所要求的輕鬆跑的平均心率甚至比MAF180還要更低一些,這就是丹尼爾斯先生反覆強調的,有時你會覺得這個心率下速度太慢,你感覺自己可以更快一些,但你關鍵是要盡全力保持這個心率下的速度,而不要超過這個速度,否則就不是在進行輕鬆跑。
(備註:最大心率可以採用220減去年齡,但最好實際測試,可以採用多組800米或者3公里全力跑測得。)
用心率來把控輕鬆跑是一種靠譜的方法
很多跑者說自己是慢跑,但主觀感覺和心率都告訴你,你其實並不是在進行輕鬆慢跑,而是已經進入馬拉松配速跑區間或者是進入抗乳酸跑區間,因為這時你的心率比較高,主觀上已經無法說話。
因為在真正的輕鬆跑區間,你還有一些餘量可以跑得更快一些,很多習慣於跑快的跑者覺得此時速度太慢了,太輕鬆了,完全不過癮,從而自覺不自覺地提升自己的速度的,從而造成輕鬆跑不輕鬆,無法達到真正輕鬆跑訓練的目的。
因此,耐住自己的性子,不提速,不加快,守住自己的輕鬆跑心率區間,就成為輕鬆跑是否能發揮作用的關鍵。
高水平運動員也很重視輕鬆跑,他們平時訓練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快
如果你認為專業運動員比賽跑得快是因為平時訓練也跑得快的話,你就大錯特錯了。
肯雅、埃塞俄比亞等非洲運動員在中長跑項目上的異軍突起,不是因為他們更加重視速度訓練,恰恰相反,他們高度重視基礎有氧訓練,也就是說他們更加重視輕鬆跑訓練。黑人選手的集體成功也說明了基礎有氧訓練對於馬拉鬆起着決定性作用。
跑者世界的編輯Scott Douglas在去肯雅旅遊時,跟着世界上最強的跑步選手們進行了一次大神級別的訓練,他原本以為自己會被拉爆。
事實上,他跟隨這些黑人運動員完成了一整堂課訓練,他非常驚訝這樣一個事實:黑人選手平時訓練時的速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快,換句話說,他們更加重視輕鬆跑的訓練。
有一項關於專業馬拉松選手訓練強度分佈的研究發現,專業選手大部分訓練採取的是低強度訓練。
例如,對參加美國奧林匹克馬拉松選拔賽的男性和女性跑者專業選手的調查發現,發現男性有3/4的人訓練時的速度比馬拉松比賽時速度慢,而女性數量也超過了三分之二。
但是一項針對大眾跑者的調查解決卻相當令人吃驚,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0名成熟跑者進行了調查,首先請他們自述自己的訓練強度:多數跑者聲稱自己每周進行三次輕鬆跑,一次中等強度訓練,以及每周1-2次高強度跑。隨後,研究人員要求這些跑者配戴心率表一周,數據顯示出的跑步強度與跑者自述的強度差別很大!
事實上,這些跑者低強度訓練不到一半時間,幾乎一半是中等強度訓練,高強度訓練則是微乎其微(不到9%)。這一研究說明,很多跑者平時跑得太快了,完全忽視了最為重要的輕鬆跑訓練。
輕鬆跑應當佔據跑者訓練的絕對主體部分
訓練中有氧比例的增加一方面降低了年訓練負荷的平均強度,另一方面促進了無氧訓練強度的進一步提高,這可以讓跑者以充沛的體力和優良的質量完成高強度的無氧區域訓練。
這種以大比例的低強度和小比例的高強度訓練模式是最佳的,它可以讓跑者從過多的高乳酸大強度訓練造成的「疲勞積累」中解脫出來,既降低了過度訓練和損傷的發生率,又保證了訓練的突出強度,從刺激和恢復兩方面提高了訓練質量。
「金字塔訓練模式」也是運動生理學家和耐力訓練專家提出的最佳耐力訓練模式。他們認為,在長期訓練過程中,耐力訓練的強度應該保持「金字塔」的走勢,也即越是低強度的訓練占訓練總量比例越高,越是高強度訓練占訓練總量比例越低,最高強度的無氧訓練比例應控制在年訓練總量的5-10%之內,混氧訓練最好不超過10%,其餘80%應該是有氧-無氧閾以下的中、低強度的訓練。
由於「金字塔模式」和「兩極化模式」在幫助高水平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方面效果突出,在目前大多數耐力項目的訓練中佔據主導地位。
最佳跑步訓練模式——金字塔模式
其實最佳的訓練模式是這樣的:80%低強度訓練,10%中等訓練和10%的高強度訓練。
這種訓練模式也是被大多數馬拉松教練所認可,我們稱之為 80/10/10 法則。而很多跑者實際卻是按照30/65/5的模式在進行訓練。
總結
跑步追求快也許是終極目標,但先慢後快,先積累足夠多的慢再去嘗試快,沒有慢就無法快,慢的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實現快的質變,也許更加符合跑步科學原理和基本哲學。
點擊試看
# 話題討論
你會買嗎?
談談你對阿迪達斯新款Adistar慢跑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