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2022年07月02日08:57:28 熱門 1202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2019.1

1.星星之火(1991—1997年)

中國內地第一隻投資基金是1991年8月發行的珠信基金,第一家基金公司是1992年10月成立的深圳投資基金公司,但它們不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的產品和機構。

1992年,投資基金迎來了發行黃金年,當年成立的基金多達57隻,而在1997年《暫行辦法》公布前,全國共有基金75隻,1992年一年就發行了此後全部基金數的七成多。

到1997年11月《暫行辦法》正式發佈,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的監管權正式轉移到證監會手中。人們習慣將《暫行辦法》頒佈前的基金稱為「老基金」,而把相關法規出台後的基金稱為「新基金」。

老基金炒作也是當年經常發生的事情:

廣東海鷗基金由珠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珠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發行規模5000萬元。1994年9月在南方證券交易中心上市,這隻基金在業績上並無可圈可點之處,卻在三年後,讓潛伏在陰影中的莊家開始大白於天下。

從1998年4月8日以來,西安航標諮詢有限公司籌集了1.3億元資金,利用179個個人賬戶連續買入海鷗基金。

勢不可擋地拉高建倉果然使廣東海鷗的價格一路飆升,到6月19日,出現了6.15元的天價,收盤價最高為5.99元,短短的40多個交易日,廣東海鷗暴漲300%。到了高位,西安航標開始出貨,與此同時,西安航標利用所控制的賬戶進行對敲,即所謂價格相近、方向相反的交易,以製造成交活躍的假象。

7月21日,西安航標已經把手上的廣東海鷗全部出乾淨,當天的最低價為2.62元。這一輪從建倉到出貨三個月的時間,一把賺了約5000萬元。

因此我們可以看大1998年之前,基金業還處於一片混沌之中。


2.初試啼聲(1998—1999年)

1998年3月初,國泰、南方首批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3月23日,金泰、開元首批封閉式基金上網發行,正式拉開了公募基金跨入歷史舞台的帷幕。

1998年6月4日,華安基金管理等6家基金公司的誕生,標誌着中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機構投資者,基金也成為老百姓理財的一項選擇。

當年7月,首批指數優化型基金,基金興和和基金普豐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網發行。

指數優化型基金,可以理解成指數增強型基金,但在投資範圍上,它們要比現在的指數增強型基金所受限制更小,投資更靈活。

囿於當時的環境,同時因為缺乏良好的標的指數,這兩隻基金均非真正意義上的指數基金,要一直到2002年7月上證180指數的推出,才讓指數基金有了生長的土壤。在該年下半年,第一隻開放式指數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基金也應運而生,並順利完成募集,首發規模超過30億元。

1999年5月19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三,上午股市依舊風平浪靜,一切看上去沒有什麼不同。事後被認為有徵兆可尋的是當天《上海證券報》在頭版頭條刊發的報道《網絡股能否成為領頭羊》。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1999.5.19

報道稱:年初以來,共5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以不同方式進入網絡和相關產業領域……互聯網普及就在眼前,商機不可估量。到了下午,風雲突變,開盤後場外資金蜂擁入場,股指直線拉升,東方明珠、綜藝股份中信國安等網絡股領漲,市場驟然升溫。

在網絡股勇往向前的帶領下,疲弱的股市突然爆發,拉開了氣勢磅礴的「5·19」牛市行情的序幕。當天,上證綜指上漲49.2點,大漲4.64%;深證成指上漲127.56點,大漲5.03%。市場成交量翻番,股票幾乎全線上漲。之後證券市場持續放量上升,到5月底,8個交易日內,滬深兩市上漲超過20%,上證指數在盤中已攻破1300點。

一個月後,到6月30日,上證指數在盤中上漲到1756.18點,上漲幅度達65.69%。這是中國證券市場在沉寂了兩年多後,突然開始的井噴式上漲行情。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1999-2009股市(1999.5.19-2001.6.6上漲)

10月25日,國務院批準保險公司可通過購買證券投資基金間接進入證券市場,不斷為市場引入資金。


3. 退火淬鍊(2000—2002年)

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的破滅似乎並沒有影響中國股市的攀升,滬深兩市一直到2001年6月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後,才掉頭向下。在21世紀的頭幾年,國家利好密集兌現。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北京申奧成功,男足首次沖入世界盃決賽,更具歷史意義的是,中國正式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由此開始了一段快速增長的甜蜜時光。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4. 拂光破曉(2003—2004年)

2003年10月28日下午,《基金法》獲得通過。2004年6月1日,《基金法》正式開始實施。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中國人都在關注非典、關注股市行情的那段日子,公募基金行業完成了一場至關重要的洗禮。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2003非典不同階段

《基金法》的起草、修改,從1999年3月成立起草小組,到《基金法》最終通過,歷時4年之久。

2003年值得銘記的大事件很多,但社保基金入市無疑值得大書特書。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這是一例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基金業發展軌跡的事件。2002年12月,全國社保基金完成第一次選秀,南方、博時、華夏、鵬華、長盛、嘉實6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為首批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2003年6月6日,社保基金第一筆錢正式打到投資管理人的賬戶中。6月9日,投資管理人下了第一筆單,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社保基金在熊市階段的逆向投資也令市場印象深刻。2003年社保基金開始運作,緊接着在2004年就遇上債市熊市。當時很多債券的收益率,比如國債7年期已超過4.7%。公募債券產品的管理規模開始不斷縮水,不少基金規模縮到不足原有的10%,社保基金卻在不斷地加錢。

2007年上半年,股市處於亢奮階段,社保基金也採取了減持方案,從上證指數5000多點開始,每周下單往回抽資金,一直減持到10月,完成了一次典型的社保式反向操作。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2003年7月9日上午10點17分,備受矚目的QFII在A股市場投下的第一單正式完成了。瑞銀投資銀行亞洲區主席賀利華表示,這筆交易的成功標誌着QFII制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當時,對貨幣市場基金感興趣的基金公司有那麼幾家:華安基金、博時基金和招商基金。產品方案的爭議並不大,爭議主要集中在兩點上:第一,要不要叫貨幣市場基金;第二,採取什麼樣的會計處理方式,是保持1元面值還是跟其他股票或債券基金一樣採取凈值法。

圍繞這兩個問題產生了巨大的爭議。「我們預見到,如果不叫貨幣市場基金,不採用1元面值,這個產品在當時的市場上,生命力可能有限。」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貨幣基金投資範圍

5. 沸騰歲月(2005—2007年)

這3年,正是基金真正意義上「飛入尋常百姓家」,「普惠金融」的力量從蓄勢發展到噴薄而出。

當人們「吐槽」恆源祥、腦白金的洗腦廣告時,其實並沒有留意,基金行業的營銷廣告曾經也簡單粗暴到令人髮指。

一份大紅色字體的產品分紅公告,不用經過任何美術設計,直接登上全國各地發行量排名前列的都市媒體頭版,佔據1/3的版面。據說沒有指定版面的廣告,在媒體內部會被編輯推來推去,嫌棄廣告影響了整個版面的美感。

但這恰恰映照了2006年至2007年基金行業那段高速發展的盛世。連廣告的主畫面都來不及設計,產品新發、各種形式的持續營銷、一個月接着一個月,在基金公司市場部常常只有一兩個人的配置時,確實沒法從容。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2006-2007基金業井噴

那時,大比例分紅的基金有了一個新的營銷賣點,叫作「凈值歸一」:將已實現收益一次性分配掉,把基金產品的單位凈值降到1元面值,看起來給新老投資者一個相同的起跑線,專治各種對於高凈值基金產品的「恐高症」。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這種換湯不換藥的營銷方式在短時間裏成為基金規模擴張的利器。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在監管部門的工作中,QDII幾乎是與QFII同時被研究的課題,但在實踐上,一直到2006年——QFII業務推出3年之後,QDII業務才正式破冰。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首批4隻QDII基金先後問世,分別是南方全球精選基金、嘉實海外中國股票基金、上投亞太優勢基金、華夏全球精選基金。正值牛市高潮,基金QDII產品的高調登場,將中國基金投資者的熱情推到了極致。

然而,恰逢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全球股市受到衝擊,首批QDII基金單位凈值長期跌破面值。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上投亞太優勢基金單位凈值數次跌至0.32元附近。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上投摩根亞太優勢混合(2007成立)

2008年10月,華夏全球精選基金單位凈值最低跌至0.415元。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華夏全球股票(2007成立)

6. 逆境生長(2008—2009年)

9月15日,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債務逾6130億美元,華爾街迎來「至暗時刻」。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9月30日,道瓊斯指數下跌6.98%,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進而引發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道瓊斯指數2008

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說,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中國A股市場沒有迎來望眼欲穿的「奧運行情」,上證綜指一路潰敗至1800點附近,最大年度跌幅超過70%,位列全球之首。10月27日,指數盤中跌穿1665點。

11月5日,政府實施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A股終於從單邊下跌的走勢中開始慢慢緩過勁來。但市場波譎雲詭,雖然高達60%的年度市場跌幅即將成為過去,但投資中興奮和憂傷共存、貪婪和恐懼交集的情緒將繼續傳遞。2009年,A股強勁反彈。上證綜指從1820.81點最高漲至3478.01點。

受益於股市反彈和新基金髮行等因素,2009年年底,基金業各類基金凈值規模達到2.682萬億元,比2008年增加7438億元,增長38%。


7.進二退一(2010—2012年)

2010年年末,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僅2.5萬億元,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則剛剛超過2000億元。5年後,一升一降,體現的是中國漸漸富裕起來的人群的輾轉騰挪,原先還隱約其間的草蛇灰線,如今已成趨勢。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也是在這三年間,王亞偉等一批具有行業知名度的老人離開公募基金行業,基金公司不再依靠明星效應而開始尋找多元化發展模式。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曾就職於嘉實基金的周曉明創業失敗,經歷了人生的低谷,調侃自己「宅了半年多,總得有份工作」,後來到天弘基金分管電商業務;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80後基金經理任澤松加入中郵基金,他對當時剛剛流行的「切水果」、「憤怒的小鳥」等熱門手游均有涉獵,喜歡新興事物,但沒經歷過A股2007年的暴漲和2008年的暴跌。這三年已經為若干年後的行業爆發悄然埋下了種子。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當時,對天天基金等第三方銷售機構而言,更大的挑戰在於交易系統測試。2011年11月,證監會陸續對諾亞財富、數米基金、好買基金、天天基金等首批申報資格的機構進行現場交易系統測試。一切都在為後面餘額寶現象鋪墊。

時光穿梭到7年之後的今天,除去現象級的餘額寶貨幣基金,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仍然僅是現有基金銷售渠道的有益補充,之前以及短期可見的未來,它們都無法撼動銀行作為基金主代銷渠道的地位和影響力,更多的是扮演了「鯰魚」的角色,降低了申購基金費率的同時,提升了包括基金申贖的系統體驗、資訊內容等附加服務和價值。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銀行、券商以及第三方銷售機構唯有一起將基金銷售服務做大做強,才能實現渠道之間共贏,實現中國基金業與投資者共贏。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貨幣市場基金「T+0」贖回機制出爐,重大意義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實現了貨幣基金支付功能,走出金融場景化里程碑式的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T+0」網上贖回功能將貨幣基金即時贖回、即時到賬的資金用於信用卡還款、支付消費賬單等,實現了貨幣基金和投資者的日常消費生活緊密相關,基金的作用不再停留於賬面上的漲跌。

而在此時,經歷兩次創業失敗、剛剛就任天弘基金首席市場官的周曉明正在從北京飛往杭州的飛機上,他準備向阿里小微金服集團國內事業群總裁樊治銘彙報基於貨幣基金升級模式的餘額寶雛形,貨幣基金更大的變革即將開始。

王亞偉離開華夏基金之後,創立私募基金千合資本,此後,第二屆80後投資經理也開始走入台前。


8. 行百里者半九十(2013—2015年)

2013年6月1日對整個基金行業來說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修訂後的《基金法》正式施行,在新法的普照下,中國基金業的發展進入了新時代新跑道。這也意味着,2004年6月1日頒佈的舊版《基金法》退出歷史舞台。從提議修訂《基金法》,到新《基金法》最終頒佈實施,歷時整整5年。

任澤松在此期間一戰成名,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理學碩士以敢於集中、持續性重倉冷門創業板成長股著稱。

2014年到2015年,也是一批優秀公募基金從業者離職創辦私募的高峰。南方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投資總監邱國鷺於2014年初離職。

令人興奮的全民牛市行情在2014年下半年突如其來。市場行情也在2014年下半年實現二八切換,熱點分化的行情走勢,也讓各類型主題基金成為主角。

2014年收益率最高的主題基金前三甲為金融主題基金、地產主題基金和滬深300指數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達到87.5%、72.3%、48.7%,而其他類型的主題基金收益率多分佈在15%到35%之間。

瘋狂的市場中,有部分「老司機」看到了其中的風險。有些基金經理成功避險。

2013-2015餘額寶的成功可謂兼備「天時、地利、人和」,不具有可複製性。

天時方面,在2013年資金緊張、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大背景下,4%以上的較高收益率提升了餘額寶的吸引力,相較於銀行活期存款甚至一年期存款都具有優勢,潛在支付寶用戶理財的潛在需求被激活;

「地利」方面,基金公司通過在互聯網渠道的發展與創新,讓傳統的貨幣基金賦予新的定義和功能,實現了良性促進作用;

「人和」方面,對於互聯網介入基金產品,監管部門更願意採取開放態度,注重在互聯網理財產品宣傳過度的情形下加強監管的力度,確保其長期健康地發展。

第三方基金銷售的蛋糕雖大,互聯網巨頭同樣虎視眈眈。2015年4月,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以2億元收購杭州數米基金銷售公司60.80%的股權,成為該公司控股股東,正式進入第三方基金銷售領域。同年8月,螞蟻金服推出「螞蟻聚寶」App,用戶可以通過螞蟻聚寶,直接購買基金。

9. 百舸爭流大時代(2016—2018年)

2016年1月兩次非理性的「熔斷」打擊了剛從2015年市場巨幅震蕩中逐漸恢復的投資者信心,但也為部分基金經理提供了較好的建倉機會。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一代私募梟雄徐翔也在2017年隕落。這是私募基金被納入《基金法》後,監管機構對從業人員違法行為舉起利刃的信號。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2017年6月14日,螞蟻聚寶5.0版本更名為螞蟻財富,並正式推出「財富號」。「財富號」便如同基金公司版的「淘寶店+微信號」綜合體。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2019年我國公募基金行業14.8萬億元,利潤總額高達1.17萬億元。雖然貨幣市場型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有所下降,但仍佔據主導地位。在利潤方面,股票型公募基金實現利潤總額2996.43億元,約佔整個公募基金利潤總額的半壁江山。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投資書單12:《基金》(1998-2018中國基金20年歷史)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