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業委會資金管理怪象續:「公款私存」是否安全合規

2022年07月02日03:28:10 熱門 1016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王選輝

廈門市嘉蓮大廈業主沈誦慶與業委會之間的訴訟仍在繼續。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沈誦慶在和業委會的物業費糾紛訴訟中,發現業委會的資金管理怪象:業委會在不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申請了一筆46萬多元的「老舊電梯更新改造財政補助」,本該存入建設局專戶管理的150多萬首期專項維修資金並未存入專戶。

沈誦慶向廈門市建設局反映情況後,該局作出處理意見書,責成嘉蓮大廈業委會退回上述補貼款,將首期專項維修資金等存入專戶並公示。

廈門一業委會資金管理怪象續:「公款私存」是否安全合規 - 天天要聞

沈誦慶舉報後,廈門市建設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嘉蓮大廈業委會將電梯改造政府補貼款退回。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之後上述補貼款被退回,但專項維修資金並未轉入專戶。嘉蓮大廈業主委員會主任顧喜廣稱,經過業委會召集召開的業主大會決定,不同意將這筆款項存入專戶。

沈誦慶認為,業委會負責人將專項資金轉到個人名下,侵佔了業主共有財產,故提起財產損害賠償訴訟。8月6日上午,該案在廈門市海滄區法院開庭。

沈誦慶訴稱,業委會存在公款私存、公共收益不公開、不配合政府部門審計、涉嫌挪用資金等情節。他還在該案的審理中發現,業委會此前申請電梯改造補貼款時,疑涉嫌偽造合同騙取補貼。

8月11日,顧喜廣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回應稱,騙取政府補助的情況並不存在,電梯改造由多份合同組成,提供給法院的僅是其中一份;「公款私存」是前業委會遺留的歷史問題,現在公共收益存在兩個私人賬戶,但所有的花費都是嚴格規範的;關於審計,業委會不怕查賬、也願意接受相關部門查賬,但不是一投訴就要審計,不符合規定的不會配合。至於是否挪用,公安經偵部門已經有過調查。

沈誦慶堅持認為,顧喜廣等業委會負責人涉多項違規,將繼續向各渠道投訴舉報。

用於申領補貼款的合同是否存在偽造?

此前進行電梯更新改造時的資金使用情況,是訴訟的爭議點之一。

沈誦慶稱,業委會提交給海滄法院的證據顯示,電梯改造合同只提交了合同的封頁和末頁,沒有提交電梯改造金額、改造項目、付款方式等合同條款。

他說,庭審中,顧喜廣曾拿出一份載明金額193000元、簽訂日期2016年5月12日的改造合同。沈誦慶要求顧喜廣把這份合同複印提交給法庭時,顧喜廣拒絕。

顧喜廣接受澎湃新聞解釋說,該案對這個證據只是程序性審查,只要證明這個合同存在即可,所以拒絕提交給沈,如果需要完整合同,請沈另案起訴。

沈誦慶說,本案法院調取業委會的銀行流水載明的電梯改造支出是1027700元,業委會向市場監督局申請電梯改造財政補助的申請表上載明的改造金額是935000元,三處地方的改造金額不一致,他懷疑合同系虛構。

對此,顧喜廣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解釋稱,大廈AB兩棟總共7部電梯,其中改造了6台。在這6台中,有5台高層電梯,1台底層電梯。193000元是最早一台改造電梯簽訂的合同,後面再簽了其他5台,所以有不同的合同。

顧喜廣說,對於申領補貼款時給政府部門提交的電梯改造合同,因為一台是商業電梯,不符合補助要求,所以當時提交了其中5份的合同。這就出現了所謂合同數字不統一的情況,並不存在騙取。

沈誦慶認為,顧喜廣拒絕公開完整的全部合同內容,原因可能在於合同有虛增電梯改造價格的情況。他稱,2016年莫蘭蒂颱風過後,廈門思明區永年天墅小區14部電梯的更新改造總共才花了7萬多元,而嘉蓮大廈6部電梯就花了100多萬,應該讓業主了解更多信息。

申請補貼時,業委會對專項維修資金是否知情?

澎湃新聞曾報道,沈誦慶此前在業委會提供的銀行賬戶流水中發現有一筆46萬多元的「老舊電梯更新改造財政補助」收入。按照規定,申請該項補貼的前提條件為:小區未繳納首期專項維修資金。而該大廈並不符合補助資格。

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被稱為住房的「養老金」或「醫保金」,是業主購買商品房時按比例交存的一筆專項資金,也是確保商品房正常使用和維修的專項資金。

接到沈誦慶舉報後,廈門市建設局對上述情況進行了核實並處理:責成嘉蓮大廈業委會退回「老舊電梯更新改造補貼款」,要求業委會將首期專項維修資金等存入專戶並公示。

顧喜廣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業委會賬戶上確實有一筆一百多萬的款項,但他當時並不清楚款項的性質,所以按程序申請了政府補貼,後來才知道這筆款是首期專項維修資金,目前已經將款項退回。

沈誦慶對顧喜廣的說法提出質疑:現有書面證據顯示,顧喜廣早在2015年就明知業委會存有首期專項維修資金。

沈誦慶提供了一份嘉蓮大廈業委會變更備案表,該表登記日期為2015年5月30日,填表人為顧喜廣。備案表內頁顯示,2015年4月22日召開的業主大會投票表決的第二個議題是:動用嘉蓮大廈「首期專項維修資金」並授權業委會使用。

「白紙黑字,怎麼能說不知情?」沈誦慶質疑。

8月11日,顧喜廣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備案表確實是他填的,但當時他對首期專項維修資金的情況並不知情。對於填表內容,他解釋稱,當時召開業主大會要花這筆錢,就以相關規定的最高標準——即假定該款項為首期專項維修資金,進行表決,表決通過後使用該款項對電梯等設施進行改造。申請政策補貼時,還向廈門市公維金管理部門查詢並開具了未繳納專項維修資金的證明。

「首期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沒有什麼所謂最高標準,只有法律法規的標準。」沈誦慶說,《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規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劃轉業主大會管理後,資金的使用方案應提交業主大會表決,並且規定,使用方案應必須包括費用預算和列支範圍,使用後必須保存專用票據並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沈誦慶還認為,業委會名下賬戶的150多萬中還包括十餘萬元的取現,這些資金去向問題需要解釋清楚。

公款私存,是否合規?

沈誦慶對於業委會的另外一項指控就是「公款私存」。沈誦慶說,2012年5月至今,顧喜廣介入嘉蓮大廈業委會管理至今八年多,公共收益全部未存入業委會公賬中。

他說,這些費用包括停車費、物業費、日常公維金、電梯廣告費、電信信號塔、中國鐵塔租金收入等,預計收入近千萬。訴訟中獲取的證據顯示,至少有兩個私人賬戶在周轉嘉蓮大廈資金。

顧喜廣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所謂「公款私存」的情況確實存在,公共收益現在存在兩個私人賬戶,一個是物業公司的收費員,一個是業委會委員,這個安排是與此前業委會交接時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有關。

顧喜廣說,他並不認為公款存入私人賬戶的行為違規,「沒有那麼哪一條法規說,你只要存到個人的賬戶上就是錯的。這是我們在執行層面的問題,我們賬目在沒有亂用,是嚴格規範的。」

「個人賬戶名下的資金對外界而言即是該個人的財產,隨時可以支取。」 沈誦慶認為,公款存在個人名下還可能存在因當事人負債被法院凍結的風險。他說,這個質疑也有據可循,經裁判文書網查詢,負責存款的廈門嘉蓮大廈業委會委員就曾經涉及民間借貸糾紛,公開的案件案號是(2017)閩0203民初17606號。

此外,他認為,公款私存客觀上阻止了業主查詢公共收益收支的真實銀行明細的渠道,因為業主無法查詢其他個人的銀行賬戶明細。

2019年11月11日,廈門市建設局曾向嘉蓮大廈業委會發出《廈門市建設局關於配合專項維修資金審計工作的函》。沈誦慶說,之後業委會一直沒有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配合審計。

廈門一業委會資金管理怪象續:「公款私存」是否安全合規 - 天天要聞

廈門市建設局2019年11月曾發函要求嘉蓮大廈業委會配合審計。

「我們賬目上絕對沒有問題,不怕查賬,但不是你想查就查。」顧喜廣說,建設局的審計要求是沈誦慶多次投訴後發出的,所以他拒絕了,同時也向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做了說明,「有明顯的問題,有線索才審計,不能單純的一個人憑空猜測」。

顧喜廣說,如果有法院、公安等相關部門提出要來審計,符合規定,業委會一定會配合。至於是否挪用,公安經偵部門已經有過調查結論。

沈誦慶則表示,《廈門市物業管理若干規定》規定了專項維修資金專戶的管理和使用實行定期審計,並將審計情況公開,而且去年11月建設局已經要求業委會配合審計,但半年多過去了,業委會仍不配合,他始終認為,業委會理應配合審計。

責任編輯:徐笛

校對:劉威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