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價格漲幅創近30年新高,全球前五大廠商增速均超20%

2022年07月01日17:30:28 熱門 1947

文︱編輯部

圖︱網絡

在2021年歷史級大缺貨中,MCU十分緊俏。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IC Insights數據,2021年全球MCU銷售均價增長12%,這是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的最高漲幅,雖然需求旺盛,但因產能不足,出貨量僅增長13%,達到312億顆。供不應求導致的漲價助推全球MCU銷售額大漲27%,終結了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下跌走勢,成功跨越200億美元大關,創出歷史記錄。

2021年MCU前五大廠商排名與2020年相同,這五大廠商銷售額均超過20億美元,增速也都超過20%。恩智浦公司排名第一,其MCU銷售額達到37.95億美元;微芯第二,銷售額為35.84億美元;瑞薩電子第三,銷售額為34.20億美元;意法半導體第四,銷售額為33.74億美元;英飛凌第五,銷售額為23.79億美元。

MCU價格漲幅創近30年新高,全球前五大廠商增速均超20%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IC Insights

近年來,MCU市場進一步集中。2021年全球前五大MCU廠商銷售額佔全球MCU銷售額比例達到82.1%,比2016年佔比(72.2%)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第六至第十名MCU廠商的銷售額總和為23億美元,還沒有排名第五的英飛凌一家高。而前十名之外的廠商,銷售額佔比僅為6.5%,約為13億美元。

市場進一步集中的主要原因來自於行業併購。2015年恩智浦收購美國MCU大廠飛思卡爾,從而一舉超越霸榜多年的瑞薩電子,成為全球最大MCU廠商,而微芯在2016年收購Atmel也讓自己從第五名直接進入前三。近年來還有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Cypress)和瑞薩電子收購Dialog半導體等案例,也進一步增加了MCU市場的集中度。

當然,極盛時期的瑞薩電子市佔率高得嚇人,2011年瑞薩電子在MCU市場市佔率高達33.1%,但到2021年,其市佔率僅為17%,其市場份額被其他前五大廠商搶去不少。

以下是全球前十大MCU廠商的簡介:

第一名: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恩智浦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由荷蘭企業飛利浦在1953年創立,公司總部位於荷蘭埃因霍溫。2006年8月31日飛利浦宣布出售旗下半導體業務,該業務由多個荷蘭投資者組成的財團接手,恩智浦正式成立。

2015年3月3日,恩智浦半導體以現金加股票收購同業飛思卡爾(Freescale),按收購價估計,飛思卡爾價值約118億美元,若計入債務,收購價將增至167億美元。合併市值超越400億美元,此次收購讓恩智浦一躍成為全球MCU廠商老大。飛思卡爾MCU產品可溯源至摩托羅拉半導體部門時代,早期曾有自家架構MCU,後來逐漸被Arm架構MCU替代。

近年來,恩智浦屢屢被視作併購標的。2016年10月27日高通 (Qualcomm)計劃以每股110美元現金,斥資378.8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這項收購交易包括債務在內,總值高達470億美元。但最終該案最終因為反壟斷審查未通過而交易終止,高通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的分手費。但近來三星收購恩智浦的傳言又起,如果恩智浦被收購,無疑將再一次改寫MCU市場格局。

第二名,微芯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ies)。微芯前身為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微電子部門,於1987年成為獨立子公司。1989年,此子公司被投資者併購,微芯就成為一家獨立公司,並且於1993年上市。到2009年時,微芯已經賣出超過60億顆MCU,到2011年時,每年微芯賣出超過10億顆MCU。2011年9月,微芯賣出第100億顆PIC微處理器。2016年1月,微芯宣布以35.6億美元收購Atmel,成為全球前三大MCU廠商。2018年3月,微芯宣布以83.5億美元收購Microsemi美高森美公司加上美高森美的債務及投資,併購總價達101.5億美元。

此外,微芯還曾收購了SST、Micrel、SMSC等公司。

第三名,瑞薩電子(Renesas)。瑞薩電子歷史可追溯到多家日本半導體公司。主要來源是NEC電子和瑞薩科技。NEC電子公司是2002年從NEC分離之半導體子公司,專精於半導體產品和應用領域,而瑞薩科技為日立製作所及三菱電機的半導體事業部(電力控制用的半導體除外)於2003年4月1日合併而成的半導體公司,總部位於日本東京。成立之時(2003年)為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公司,僅次於英特爾三星電子

2010年4月,NEC電子和瑞薩科技公司通過業務整合成立瑞薩電子公司,由於綜合了多家日本半導體業務,因而瑞薩電子自成立開始就成為全球MCU霸主,當時其MCU產品多為自有架構,近年來也加強Arm架構MCU布局。2016年9月13日瑞薩電子以每股22.5美元,斥資32.19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英特矽爾(Intersil)。2018年9月11日瑞薩電子以每股49美元現金,斥資6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廠商IDT,2021年2月以每股67.5歐元斥資49億歐元收購總部位於英國的Dialog半導體。這些收購對瑞薩電子MCU業務整體影響不大。

第四名,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導體集團在1987年由意大利的Società Generale Semiconduttori (SGS) Microelettronica與法國湯姆遜(Thomson)公司的半導體分部Thomson Semiconducteurs兩家半導體公司合併而成,總部位於瑞士。該公司自1998年5月湯姆遜撤股後,由SGS-THOMSON更名為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GS Microelettronica與Thomson Semiconducteurs均是老牌公司,其中SGS創立於1957年。

意法半導體曾於1994年與美國公司Cyrix合作開展英特爾x486兼容微處理器,但並不成功。不過在MCU市場意法半導體倒是走出一趟自主發展的良性道路,其押寶Arm架構與中國市場的做法事後看來極其有效,意法半導體也是目前為止中國市場最成功MCU廠商,本土很多MCU廠商均是以兼容意法半導體產品起家。

第五名,英飛凌(Infineon)。英飛凌前身是西門子集團旗下子公司西門子半導體(Siemens Semiconductor),於1999年獨立,2000年上市。中文名曾被稱為億恆科技,2002年起更至現名。英飛凌MCU產品主要集中在汽車與工業領域。2019年6月3日英飛凌與美國賽普拉斯半導體達成併購協議,英飛凌將以每股23.85美元現金,斥資90億歐元(101億美元)收購賽普拉斯,賽普拉斯的併入,為英飛凌MCU產品在消費級市場帶來更多機會。

第六名,德州儀器(TI)。德州儀器是半導體產業的活化石,其總部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德州儀器於1951年創建,它由地球物理業務公司(Geophysical Service Incorporated, GSI)整組而產生,這家公司最初生產地震工業和國防電子的相關設備。德州儀器於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研究晶體管,同時也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商用硅晶體管。1954年,德州儀器研發製造了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1958年,在德州儀器工作的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發明了集成電路。德州儀器以善於轉型聞名,從最初的儀器設備轉型到以半導體產品為主,從半導體中的存儲器、處理器業務為主,到轉型成為以模擬芯片業務為主,歷經70餘年,德州儀器仍然在半導體市場擁有巨大影響力。在MCU市場,德州儀器以自有架構產品為主,例如經典的MSP430系列,但近年來市場逐步萎縮,該公司也在布局Arm架構產品。

第七名,新唐科技Nuvoton)。新唐科技是中國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一家半導體公司,2008年7月1日自華邦電子分割邏輯IC產品線後成立,為華邦電子主要持股的關係企業,擁有一座六英寸晶圓廠生產自有品牌IC及提供晶圓代工服務。2010年股票在中國台灣上市。新唐MCU產品包括8051單片機和Arm架構的MCU,主要面向消費電子領域,在汽車與工業領域也有布局。

第八名,羅姆(Rohm)。羅姆(ROHM)是全球著名電子元器件廠商之一,創立於1958年,是總部位於日本京都市的跨國集團公司。與很多日本公司一樣,羅姆產品覆蓋面極廣,在IC、分立元器件、光學元器件、無源元件、模塊、半導體應用產品及醫療器具等多個方向都有大量產品。在MCU領域,羅姆也是有自家架構產品與Arm架構產品。

第九名,三星(Samsung)。三星電子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1938年3月三星電子於韓國大邱成立,創始人是李秉喆。如今三星電子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同時也是消費電子與元器件巨頭,MCU產品並非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的中心,但三星電子MCU產品在韓國等市場還有一定影響力。

第十名,東芝(Toshiba)。命運多舛的東芝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東京港區的日本跨國企業集團,在電力開發、工業生產、環境保護、商業辦公、半導體等領域均有廣泛布局,東芝曾是日本電子產業之光,是包括微波爐、筆記本電腦、DVD等在內的多個電子產品在日本或全球的首個製造商,在半導體方面,也發明了閃存技術。但近年來因經營不善,已經申請破產,其閃存業務被剝離出去,獨立為鎧俠,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東芝MCU產品現在隸屬於東芝半導體業務,當前主流產品也以Arm架構為主。

MCU價格漲幅創近30年新高,全球前五大廠商增速均超20% - 天天要聞MCU價格漲幅創近30年新高,全球前五大廠商增速均超20%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