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漲的創業板,可投資的相關ETF品種分析

2022年07月01日06:47:02 熱門 1987

截止2020年3月19日,滬港深三地市場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創業板指2020年以來的表現依然有5.38%的正收益,而跌幅最大的是港股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跌幅超過20%。

領漲的創業板,可投資的相關ETF品種分析 - 天天要聞

創業板表現這麼好,對於喜歡用ETF來投資的人來說,選擇一個好的創業板類別的ETF是很有必要的。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筆者喜歡通過ETF來參與權益市場投資。ETF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通過指數投資分散了個股的風險,過去咱們是做一個上市公司的投資,現在改成一攬子上市公司集合的投資。即可以理解為還是在參與上市公司的投資,買賣操作和買股票一樣,只是ETF是一攬子個股的集合。

2. 場內交易ETF,沒有印花稅,無論你是做高頻交易的量化投資者,還是喜歡日內做T享受交易快感的散戶,通過ETF交易,頻繁的買賣可以省去不少的印花稅費用。

3. 與投資股票相比,投資ETF從個股研究轉變成行業或產業鏈研究,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投資。舉例:我雖然不知道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哪家公司能夠獲得超額收益,但是我知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會是未來幾年核心投資的機會。因此,ETF本身是工具,了解每一隻ETF的設計理念,熟練運用,在合適的時機投資才是我們關心的。


筆者梳理了目前市場上投資創業板領域的已上市的相關ETF,一共14隻,按規模排序如下。


領漲的創業板,可投資的相關ETF品種分析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出,目前市場投資創業板的ETF大多以跟蹤399006即創業板指為主,規模最大的是易方達的創業板ETF(159915),規模超過150億;除此以外,華安基金旗下的創業板50ETF(159949)跟蹤的是創業板50指數(399673),最新的規模也達到了74億。

2019年,華夏基金在前期已經上市創業板ETF基礎上,另外發行了2隻創業板的Smart Beta ETF,分別是跟蹤創業藍籌(399295)指數的創藍籌ETF(159966)和跟蹤創成長(399296)指數的創成長ETF(159967),非常符合時下投資者對成長和藍籌公司區分的工具設計。

以上市場共計有4類創業板領域的指數編製,這些指數的表現很大程度會決定跟蹤指數的相關ETF的表現,因此觀察和了解這些創業板領域指數的編製,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了解指數的特點,為我們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投資提供思路。筆者將以上4個指數進行對比,同時,筆者了解到最近市場也同步發行了新的創業板相關的ETF,分別是國壽安保發行的創精選88ETF(跟蹤指數:399291)和招商基金髮行的創業大盤ETF(跟蹤指數:399293),也一併納入對比分析。

領漲的創業板,可投資的相關ETF品種分析 - 天天要聞

註:2020年至今數據是截止2020年3月19日數據;在一定期限內對比業績最好的漲跌幅值做標紅處理。

從表格中你會發現,除了創業板指以外,其他的在創業板領域涉及的相關指數在不同年份的業績表現是不一的,比如創成長指數在2013年漲幅超過100%,而2014和2015年創精選88指數的表現連續兩年折桂;在2018年金融去槓桿市場大跌的環境中,以藍籌股為代表的創業藍籌指數更加抗跌。這些指數的不同業績表現背後,是其指數設計的原理不同導致的結果。我們來逐個的簡要分析:

(1) 創業板指:剔除最近半年日均成交金額後10%的創業板股票後,按日均總市值從高到低選擇前100隻股票構成成分股

成分股數量:100隻。

(2) 創業板50:考察選樣空間股票(創業板50指數從創業板指數的100隻樣本股中選樣)最近6個月的日均成交金額,選取排名靠前的50隻股票組成指數成分股。

成分股數量:50隻。

(3) 創成長(創業動量成長):指數先通過市值法選擇前30%的股票(日均自由流通市值),然後通過成長因子(收入增長、利潤增長、息稅前利潤增長)、動量因子兩個維度對上市公司進行篩選。

成分股數量:50隻。

(4) 創業藍籌(創業低波藍籌):指數先通過市值法選擇前30%的股票(日均自由流通市值),然後通過盈利因子(毛利率、凈利率)、會計穩健因子(總應計盈餘、凈營運資產)、投資穩健因子(總資產增長率)、違約風險因子(債務覆蓋率)和低波動(波動率、beta、殘差波動率)五個維度對上市公司進行綜合篩選。

成分股數量:50隻。

(5) 創精選88:指數剔除質押比例超過70%的公司和商譽占凈資產比例超過100%的公司後,按日均總市值從高到低排列,選擇101-188的股票構成成分股。

成分股數量:88隻。

(6) 創業大盤:指數剔除質押比例超過70%的公司、商譽占凈資產比例超過100%的公司、過去3年經營性現金流均為負的公司、剔除停牌時間過長的股票後,按日均總市值從高到低排列,選擇前50隻股票構成成分股。

成分股數量:50隻。

通過指數選樣的方式對比,我們可以看出:

1. 上述6個指數編製中,創業板指、創業板50指數、創精選88指數和創業大盤指數總體上都是市值法篩選個股;而創成長和創業藍籌指數是通過因子選股,是Smart Beta指數。

2. 創業板指數是純市值法選股,創業板50指數在創業板指數選股基礎上,增加流動性(日均成交額)考量;從數據上看出,在流動性相對較差的2016-2018年,創業板50的表現弱於創業板指,而在市場流動性充裕,投資人更偏好小盤股投資的2019年,創業板50指數表現更優。

3. 創業大盤指數和創精選88指數在市值法篩選個股之前,對創業板公司長期詬病的質押、商譽等問題做了篩選和剔除,一個選擇市值前50的公司構成組合,一個選擇101-188公司構成組合。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前50的公司指數肯定更好啊,但是從結果上看,創精選88指數在個別年份的表現更好!2014-2015年創業板的牛市中,受到流動性溢價,創精選88指數連續兩年獲得指數漲幅榜冠軍,2020年以來,創業板階段性走出牛市行情,截止3月19日,創精選88指數的表現也是最優的。2016-2018是創業板調整的時間,大盤公司因業績保障相對更加抗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創業大盤指數在2016-2018不僅表現優於創精選88指數,也強於創業板指。所以,未來投資人如果判斷創業板有調整,可以選擇創業大盤進行配置;而當市場流動性充裕,A股整體業績回暖,創精選88指數的彈性和表現或許更優。

4. 創業藍籌指數因為更關注基本面的信息,且採用低波的方式投資,因子整體表現上體現為在下跌的行情中更抗跌,在上漲的市場中表現也不遜色於其他指數。

2019年,創藍籌指數上漲51.20%,是唯一漲幅超過50%的相關指數,也大幅跑贏了太多主動管理型基金。真的印證了一句話,牛市買指數就好了。不過,Smart Beta指數並非一定smart,量化指標得到的結果只是反映過去,並不能體現未來的業績優勢,他需要我們基於因子本身特點,通過判斷未來市場的風格來選擇特定的因子做投資。如果投資者對創業板未來的表現有自身的判斷,比如確定成長因子強於基本面因子,那麼或許相比創業藍籌指數,選擇創成長指數會有更好的投資回報。

當然,在對創業板市場進行投資的時候,除了考慮上述各指數的編製外,對於投資的ETF品種的交易流動性也需要納入考量範圍,畢竟交易的活躍與否也會影響我們參與場內ETF交易的體驗。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