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2022年07月01日02:38:03 熱門 1113

作為南亞次大陸上的最大國家,承載着古印度文明的印度一直以獨具特色的異域氣質示人,這片神秘的土地,雖然孕育了神秘的國度和人文氣息,但也和其他文明古國的遭遇一樣,歷經戰火的分分合合洗禮。

1947年印度獲得了自己的獨立和新的未來,在此後的70多年裡看似鬆鬆散散的印度聯邦一直堅挺並保持着統一而從未垮台,其中背後的原因又有幾何?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一、一盤散沙的印度聯邦

英屬印度時期,在廣袤的印度次大陸上,除了英屬印度還廣泛存在着大大小小五百多個土邦國,這些土邦國和英屬印度構成了一個鬆散的聯邦關係。

對於印度而言,早期的聯邦便是帶着這樣鬆散而存在的,各土邦有各自的文化特質、政治特點以及不同的認同感,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看似有統一的形態但是意識和認同上卻大有不同。正是由於這樣的背景,使得印度聯邦從根源上來看,就是有着鬆散的特質。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在英國殖民者的眼裡,這些佔據印度次大陸40%以上區域的土邦國,是阻礙英國人統治的攔路虎,最終在英國殖民者武力征服以及收買併購的手段之下,土邦國被英屬印度吞納,這對於穩固統一的基層政權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另一方面,不利於防守的地形使得印度次大陸在歷史上遭到了多次外部勢力的入侵,外部勢力對這片土地的統治也植入了更多樣性的文化,朝代更迭也遺留下了不同的前朝子民,各方勢力的混雜,使得這片土地上的各個區域看起來融合得並不是那麼融洽和統一。

印度雖然是聯邦,但是在外界看來,印度的聯邦是不穩固、不牢靠的,但神奇的是,印度靠着背後幾個因素,將統一維持了70多年。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二、無處不在的宗教勢力

維持印度統一最強大的力量來源於宗教,作為印度本土宗教,印度教建立的世俗秩序深深的影響着印度社會,宗教的背後始終離不開統治階級的影響。

印度教為整個印度社會規划了不同階級和不同層次應該享有的權利以及需要承擔的義務,這與種姓制度是密不可分的,這一套制度對於上層社會的人來說,是一套有力的背書以及維護地位的法則。

透過宗教的背後,可以發現宗教始終是統治者意志力的具體表現方式,歷代統治者都清楚印度教對於維護統治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上層階級和統治者的共同維護下,印度教成為了印度統一的信仰,是印度社會意識形態的具體體現。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一方面,印度教成為了印度社會的黏合劑,將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區域的人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信仰的力量是強大的,對於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凝聚力的力量更為強大,出於一個統一的信仰及認識,很容易讓各類人群找到共同感和歸屬感。

另一方面,印度教和種姓制度的作用下,印度社會階層相對更為穩定,不同於美國種族歧視帶來的社會動蕩,出於信仰的影響,印度各階層對於安身所在的階級地位並沒有太大的反抗意識。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信仰對於意識的黏合作用,對於社會秩序的穩定作用,使得印度能始終保持着統一的形態,儘管鬆散的聯邦使得各個區域有着不同的發展方向和路線,但歸結到宗教信仰層面時,印度社會各界始終保持着高度一致。

我們常說信仰的力量是可怕的,放大到印度來看,顯然這句話論述的非常正確。談到宗教的影響,那就必然會談到印巴分治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三、印巴分治的後遺症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始終離不開英國人「攪屎棍」一樣的存在。蒙巴頓在和穆斯林領袖多次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只能放棄建立穆斯林和印度教聯合在一起的統一印度計劃,轉而將英屬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分別獨立。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印巴分治由此走上了高強度對抗的路線,兩個不同宗教的國家圍繞着克什米爾地區展開了常年累月的爭奪。

由於印巴分治,宗教的分流使得人口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遷徙,原本居住在印度區域內的穆斯林開始向巴基斯坦遷徙,穆斯林大規模的離去使得印度國內的宗教成分得以進一步的「凈化」,信仰成分的單一使得國內宗教矛盾得到了緩解。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此外,由於印巴的長期衝突,加上印度媒體的大力宣揚,印度國內反巴情緒極為高漲,出於對敵人仇視的心理影響,印度民間抱團的意識非常強烈,國外一個強有力的勁敵,能有效的轉移國內矛盾,也極為容易讓各方人士因此團結在一起。

印度官方非常善於運用此方法來凝聚社會共識,對於印度而言,克什米爾地區的長期衝突的背後,並非是領土意識驅使,更重要的是戰爭和衝突,對於轉移國內矛盾,平息各方爭端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克什米爾地區

在近年來中印邊境的劍拔弩張也可以看出端倪,面對與中國的爭端,印度彷彿又看到了凝聚印度社會力量,鞏固統一意識的機會。

同時,國內情緒的高漲,也讓印度軍方打了雞血一樣的在中國邊境線上蠢蠢欲動,妄圖通過愚蠢和卑鄙的手段,不惜一切的與中國發生摩擦,以此來換得國內的支持和資金的輸入,夾在中間的莫迪也不得不順着大勢,趕緊向中國表達強硬。

印度能保持統一局勢,一方面是印巴分治後帶給印度國內單一的宗教形勢,另一方面則是印度藉助和巴基斯坦的衝突來轉移國內矛盾,打壓分離主義勢力,維護統一局面。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四、背後的政治推動力

印度國大黨的宗旨便是要建立一個統一、強大的印度。作為當今的執政黨,國大黨將統一印度這個思想印刻在了執政的每一個過程中,作為一個被多次入侵的國家,印度一直希望能擁有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政府,但印度的特殊性決定了會出現「皇權不下縣」的情況。

因此國大黨一直不余遺力的加大對基層政權的建設,不斷加強基層政權控制力,在這樣政治路線的影響下,印度的權利逐步向中央靠攏,現今的印度官僚體系以及行政運作模式,都能較好的維護印度社會的統一。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國大黨

其次,外部勢力的均衡,同樣使得印度獲得了統一的力量。不同於左右搖擺的烏克蘭,印度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左手抱俄羅斯、右手抱美國,兩個世界級的大佬他都要討好,且這兩個大佬都非常願意拉攏和保護印度,在裏面內在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是印度是平衡東方、西方鬥爭的緩衝帶,南亞次大陸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個區域,並沒有兩個大國過多的勢力干擾,有利於雙方藉助這個平台進行「意見交換」。不同於中立國的是,中立國是各方勢力不買賬,而印度是各方勢力都買賬,兩邊都舔的行為印度獲得了兩國的大力支持。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其二是軍火貿易的影響,印度軍隊是有名的萬國造。出於自身軍事工業生產力水平實在是不甚理想,印度只能將強軍的夢想投到了購買外國軍備上面,光買一方勢力的不行,還得買另一方勢力的武器,這樣才能達到矛和盾都有的平衡,面對印度這樣的大金主,美國和俄羅斯都想極力拉攏。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美俄對於印度的友好,使得印度不會像烏克蘭以及南斯拉夫等地方一樣,有外部勢力去點燃國內民族、宗教之間的矛盾,分離勢力也會在美俄兩國軍備物資的強有力支持下備受打擊。

少了兩個軍事大國的軍事威脅以及沒有境外勢力的挑撥,使得印度獲得了更好的空間和環境,統一大業也能在70多年的歷程里堅持下來。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五、走向統一還是走向解散

近年來,印度的發展速度也確實讓人感到驚嘆,印度國內對於未來的樂觀情緒高漲,甚至有人提出了孟買超越上海,新德里超越北京的幻想,很神奇的是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印度定的目標並不是超越美國,而是超越同樣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

這樣情緒高漲的背後,離不開宗教勢力、政黨勢力的推波助瀾,而印度未來是走向統一還是走向崩盤,也和這兩個因素息息相關。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宗教勢力的影響下,印度未來還將會保持着統一的形態,首先宗教對於印度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在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內都難以改變這樣的現狀。宗教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同樣希望能有一個統一的印度供其發展信徒、賺取利益,這樣一個雙贏的形勢是宗教勢力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宗教並不會因為社會的發展而消亡,反而會得到民眾的投資後,可以不斷的注入新的教義以及新的思想方式來繼續更新傳播方式、訓導方式以及灌輸模式,從而獲得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因此,在宗教勢力的作用下,印度在意識上會始終保持對統一的高度認同感。政黨勢力同樣也能從統一的局勢下獲得更多的利益,獲得更多支持而繼續統治是政黨生存的必要條件,統一、穩定的局面可以給執政黨換來更多的支持和利益輸送。

就像在宗教里構建的印度社會一樣,在長久的未來,印度的階層結果不會發生改變,社會結構也不會發生大的改變,內部矛盾一樣可以得到轉移,美俄依舊還是會支持和維護印度當局。

印度:明明是一盤散沙,卻能保持70多年的統一 - 天天要聞

一個統一的印度或許對印度本身、俄羅斯和美國而言都是好事,但是面對咄咄逼人的印度,我們則必須思考要如何更好去對付這個難纏的鄰居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