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2022年06月30日15:26:21 熱門 1842

奉節老城的夏日,知了聲聲鳴叫

磚石鋪就的台階泛着青光......

老城時光

獻給奉節60後、70後的回憶!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在60後、70後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鄉奉節特有的寧靜。

隔着時空的距離,往昔的青澀歲月,即使交織了縷縷傷心和惆悵,也呈現出一種莫可名狀的溫馨。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那時候的天空,是純凈的天空,天藍得讓人微微眩暈,雲朵潔白,陽光耀眼,在那樣的天空下生活,日子顯得特別悠久綿長,像冬季的江水一樣,從容地流淌着。那時的小城,逐水而居,清新的空氣,閑適的寧靜,如一幅丹青畫軸在眼前徐徐拉開的風景。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夏天的午後,有知了的聲聲鳴叫此起彼伏,鴿哨聲時隱時現,平緩、悠長,漸漸近了,噗嚕嚕飛過低矮的屋頂,又漸漸遠了,在天邊像一團飛舞的紙屑,空氣中有太陽曬熱的花草的氣味和磚石的氣味,陽光在風中舞蹈、流動,磚石鋪就的台階泛着青光。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下街(gai)上

孩子們的臉像向日葵一樣明媚,鼻尖上掛着細細的汗粒。在悶熱的午後,聚集在一起,用篾條做一個圓圈,固定在一跟長竹竿上,在圓圈裡布滿蜘蛛網,然後就三三兩兩地到街上去捕捉蜻蜓;或躲在樹蔭下,用黃泥捏出手槍、小汽車,用算盤子兒做輪子,然後在有些坡度的小街上比賽看誰做的汽車跑得最快......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玩得小臉上留下道道淡黑的汗跡,直到從遠處或近處傳來聲聲喚兒歸家的聲音,才不舍的離開。

晚飯後,家家門前都被水潑得濕濕的,待感覺涼爽一些了,孩子們便端出小竹凳,坐在街邊乘涼,聽鄰家老人講倒吊和尚、許由點燈的故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茉莉花香和着老葉子煙的味道,有誰家的二胡聲咿咿呀呀,打破了小巷的寂靜,悠揚的漂浮穿梭於小巷深處。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南門路口

入夜後,皓月當空。街道兩旁、四合小院里到處都是人們用兩條長凳架着的竹涼板,用水抹了後,睡上去涼涼的。躺在涼床上看熠熠青光從天宇傾瀉而下,繁星閃爍,偶有流星飛快掠過,引起孩子們的驚呼聲,有大人指着星星教孩子識別哪兒是北斗星,哪兒是北極星,有孩子喋喋不休在纏着大人講述嫦娥奔月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直到夜深,直到孩子們發出夢囈。此時,夜風清涼,像一隻溫柔的大手,輕輕地掠過人們的身體,在蛐蛐兒的叫聲中,人們安祥地將自己置於大自然的懷抱,和小城一起沉入甜美的夢鄉……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時光,就在這祥和而閑適的星移斗轉、日月交替之間,絲一般地滑走。

如今,那些與青磚古瓦為伴,以風為佩水為裳的日子都變成了不復存在的記憶。當日子都交付流光,當年華都變成徜徉,這些美好的曾經都成為60後、70後最珍貴的記憶,這些小小的惦記,已足夠溫暖地充盈他們的心房。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生於60、70年代的人,都已是50歲左右的人;一批有點高傲有點自卑的人;一批有過崇高理想的人;一批喜歡懷舊的人;一批開始祭奠青春的人。

他們是最後一批過六一節,必須統一穿着白襯衫、藍長褲,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人。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也是最後一批蹲街邊書攤花1分錢租看小人書的人......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那時候玩的遊戲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辦家家酒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擠油渣兒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踢毽兒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跳繩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翻叉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滾鐵環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丟手絹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彈珠珠兒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碰追追兒(頂拐)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打板兒

......

那時候的美食:爆米花、還有4分錢一塊的老冰棍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街頭炸包穀泡兒的老人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記得這個嗎?我們喊的米米兒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那時候讀幼兒園是不需要家長接送的,更沒有校車,放學都是先在操場集合,按街道排隊,一個老師帶領,小朋友都牽着前面小朋友的衣襟走,從沒出過任何安全事故。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當時讀書主課只有語文和算術兩門,學的第一課是「毛主席萬歲」,第二課是「中國共產黨萬歲」,第三課是「兒童們團結起來,學習做新中國的主人」......六十年代的人從小就懂得憎愛分明。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三峽大移民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永遠的雷鋒精神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電影《半夜雞叫》周扒皮我們從小就熟知自己的家史,與劉文彩之類的大惡霸不共戴天。我們心靈深處充滿着對社會主義的無限熱愛,對舊社會的無比痛恨。那時候學習的榜樣是羅盛教、邱少雲、黃繼光和歐陽海,是劉文學、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這樣的一些英雄人物。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那時候的文化生活極其貧乏。電影只能看到朝鮮和阿爾巴尼亞的。記得當時的《賣花姑娘》、《金姬和銀姬的命運》,使得多少善良的中國人流下了同情的淚水。

後來有了《五朵金花》、《劉三姐》、《唐白虎點秋香》,還有奉節人最愛看的在奉節拍攝的《等到滿山紅葉時》。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1974年,奉節有了第一台北京牌16吋的黑白電視。當時,買得起電視的人家屈指可數,有電視的人家總是早早在門前或院子里擺放好電視,歡迎遠親近鄰都來觀看,雖然還需要人不斷調整自製的長桿天線,雖然雪花總比影像多,人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這批60後、70後是看山口百慧的《血疑》,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無紅點、擔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為費翔意亂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擔了大興安嶺火災罪責的人;看《加里森敢死隊》看得熱血沸騰的人。

那時候,春節總是一家人乘坐機動船游白帝城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三月一家人帶着涼麵、滷菜到小河口踏磧,孩子們總是興沖沖地在河邊舀蝌蚪、放風箏。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那時候的白帝城是山山相連的。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現在的白帝城是江中盆景,一葉孤島。

奉節60、70後的老城時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聞

我們曾經追求過、掙扎過、彷徨過,受傷過,但都挺過來了。曾經的夢收藏在心中靜靜的一角,閑暇時悄悄的翻曬。人前我們裝做成熟, 有淚不敢流出來。煩惱時也曾無數次的問自己,人生為誰?平靜一下心情:依然俯首甘為孺子牛。不管是班上還是家裡。我們心裏很少裝着自己。這就是在別人眼中傻傻的60後、70後。

文字:毛小燕

圖片:網絡

編輯:夔妹兒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