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鎮說》之緣|王玉金:一棵入鄉隨俗的大樹

2022年06月30日14:07:10 熱門 1466

□王玉金

從泰沂山脈東北溝壑縱橫的大山皺褶里,流出一條古老的水系叫浯河。千百年來,嘩啦啦的河水見證過發生在齊長城腳下的古齊、莒兩國對決,見證過韓信、龍且領銜的濰水大戰。出土於20世紀30年代的高腳陶杯散發著幽幽暗光,帶着龍山文化印記,至今陳列在國家博物館裏。綿延凸立的浯河兩岸,是一道文化的隆起。

歷史車輪碾過幾千年後的今天,浯河仍然流淌着歷史的回聲,沿河興起的景芝燒酒作坊自宋代便有文字記載。然而,此後的滾滾紅塵將那些文化靈魂深埋於爛泥碎礫之下,以至近百年來,這裡鮮有雄文長歌誕生。今年初夏,一陣熱風刮來,終於打破了這一歷史的沉寂。《農村大眾》開始連載長篇鄉野小說《芝鎮說》(逄春階 著),在浯河流域,在齊魯大地,掀起了一道滾滾的熱浪,讀之如同在桑拿天里洗桑拿,讓人熱血僨張。

這是一部以鄉野說定位的長篇小說,從故事內容到題材架構再到書寫風格,均呈現出了別樣的風情,多元性特點十分明顯。一是歷史跨度長,故事從民國風雲際會開篇,展開於抗日戰爭,講述發生在芝鎮一帶風起雲湧的鬥爭歷程;二是場景宏大,敘事龐雜,以芝鎮為背景,筆墨觸角伸到了省城、京城、國外;三是人物眾多,關係複雜,以公冶大家族為主體,上至老爺爺、老嬤嬤,下至重孫輩「我」,活躍在芝鎮的三教九流,以及與公冶家族相關的各色歷史風雲人物。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到底就是地域文化。而在絢麗多彩的地域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一定是匯聚了大量的文學元素。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學構成了地域文化的靈魂,反過來,地域性又賦予了文學的生命。對很多作家來說,他們都有一塊以家鄉為背景的創作根據地。比如,賈平凹的關中平原,莫言的高密東北鄉,周大新的豫西盆地,等等。逄春階的根據地自然是家鄉浯河流域。

作為作者的同鄉,我對書中人物、故事,多數似曾相識,有的還熟知於心。地緣關係使我把連載視為老家自留地,專門下載了《農村大眾》客戶端,每期必讀。《芝鎮說》連載至今,留給我這位「家裡人」最基本的感受和最突出的印象是什麼?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就是「頂風香百里」的家鄉味道。

其一,當地獨有的「酒文化」。外地人只知道景芝盛產美酒,卻不知還有大量與酒有關的傳奇故事。而這些,則順理成章地成了作者創作的現成元素。比如流傳當地的「景芝狗四兩酒」說法,作者於開篇前兩章就寫了「景芝狗能上席」「景芝驢善飲」「景芝豬能大醉」,以至後來的「酒澆牡丹花」等等,故事聞所未聞,場景光怪陸離,書寫別開洞天。

其二,大量真實的人物原型。《芝鎮說》涉及人物眾多,有錚錚鐵骨的共產黨人,有追隨時代潮流的文化學者,有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有雄踞一方的名門望族,有醫術高超的舊時中醫,有混跡江湖的市井無賴,以及橫行鄉里、危害一方的土匪漢奸……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眾多人物中,多數都有生活原型,其中有些還是當地家喻戶曉的知名人士。比如開篇出現了一位名叫「陳珂」的八路軍武工隊員,他的原型就是中共安丘縣委首任書記、革命烈士陳克。20世紀50年代初,縣委縣政府在景芝鎮前老汽車站附近修建起「陳克烈士紀念碑」,至今仍然屹立在那裡。以鄉紳形象出現的「芝里老人」這個人物,原型劉大同(原名劉建峰),也是位真實人物,家在景芝以南十幾里地的芝泮村,此人早年一腔熱血,放棄仕途北上關東鬧革命,當時素有「南有孫中山,北有劉大同」之說。他在東北安途縣創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即「大同共和國」,比後來在武漢成立的「中華民國」早三個月。抗戰事發,劉大同退居天津,創建《渤海日報》,樹起了一面抗日大旗。書中還寫了我黨山東早期創始人王盡美、赴歐留學的進步知識分子王辮等真實人物。

其三,當地流傳的民間文化傳說。安丘境內西南部有座城頂山,山上有座書院,相傳是孔子女婿公冶長講學的地方,現有公冶祠和其塑像。當地傳說公冶長喜歡鳥兒,能聽懂鳥語,時常與鳥交流。這個民間故事被作者既巧妙又完整地移植到《芝鎮說》里,開篇即以「我」誕生在公冶家族,取名為公冶德鴻,能聽懂鳥語,每遇難題,那隻名為「弗尼思」的木鳥總會前來,為「我」釋疑解惑。距書院不遠,有處叫「牛沐」的古老村落,「牛沐鐘聲」,是「安丘八景」之一。相傳古時鑄鐘時,反覆數次皆不成功,時有一奸人獻計:鑄鍋中需添加童男女,被混仗官採納,可憐一雙天真爛漫的童男女被活活投入鑄鍋。說也奇怪,那一次竟成了,鐘聲洪亮如野牛。所鑄兩鍾分別安置在當村和距此七八十里的縣城,敲任何一鍾,另一隻就會同時響起。這個傳說同樣被安到有關章節。這些當地元素的出現,讓作品凸顯了地域性和可讀性。

其四,貫穿全書的當地美食名吃。「菠菜餅、雞脯丸子、濰河鯉魚、芝泮燒肉、芫荽小炒、五瓣火燒、綠豆糕、芝麻片、千層餅……」這是第二章《壯懷激烈》中元亨利飯店老闆李子魚招待客人時報出的一串菜單。其後,這些當地美食不斷出現在各種酒局中,並多出了爐包、蘸糖石榴、驢肉火燒、三頁餅、馬口魚等特產名吃。 《芝鎮說》還運用了大量有代表性的當地元素,如當地風土人情、當地方言土語等,讓讀者能夠強烈感受到作品的民族風格,體味到濃郁的鄉野氣息。林林總總的這些地域風味,讓我不由得想到20世紀著名作家韓少功的《馬橋詞典》。該作圍繞馬橋鎮100多個詞條展開,完成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宏大敘事。

「皂角樹栽在了咱家場院大門的左邊……是最高的一棵樹。俺把自己也栽在了芝鎮,栽在了大有庄。」這是《芝鎮說》第五章中的一句話。我彷彿看到了家鄉浯河岸上,突然長出一棵本地少見的皂角樹,此樹見風就長,遮天蔽日,越來越高大。

編輯手記

12月8日,農村大眾報特約連載的長篇鄉野小說《芝鎮說》(逄春階 著)迎來第一部大結局。一直追《芝鎮說》的小夥伴們意猶未盡。

「說實話,好一個閃。期待(明)春開窖第二部。」系靈留言說。

「從今年初夏開始,跟隨着連載經夏曆秋,一直走到寒氣襲人的初冬時下……」網友臨浯街留言。

……

作者逄春階先生也如歇冬了的老農一般,不流汗不自在。「今天早晨空落落的,不用再發稿打磨了。我整理了一下,連載的142節,一共25萬零397字……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一定要有個目標啊。沒有目標,死亡就成了目標。」連載結束第二天,逄春階先生給記者留言,「要沒有連載,我這一年荒廢了,小打小鬧(寫小稿)……我找到了回報故鄉的載體。」

眼下,逄春階先生正在打譜下一季。「如果快的話,明年初即可(第二部)連載。」他說,一年酸甜苦辣,感覺讀了兩年鄉土文化研究生。

尤其讓人感動的是,那些追讀《芝鎮說》的小夥伴。在「佳評獎佳釀」活動結束後,依然每期都有精彩的追評。對此,我們編輯部非常珍視,將每五期集結成一組,一併放到本報客戶端《芝鎮說》專題的「精彩評論」欄中保存。也有讀者寫來了長篇評論,本版選擇其中的兩篇發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芝鎮說》連載,回報讀者。

「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跟農村大眾報的這個約定,完成三分之一了。忽然想起大約四十年前,我在景芝老家堂兄春兆的菜園屋子裡喝酒,他的牆上貼着《農村大眾》,我喝到一半,說,啥時也能在《農村大眾》沃土副刊上發篇咱老家的散文呢。春兆說,好好寫,沒問題,先幹了這盅酒,仰脖而盡。想起那個雪夜,恍如昨日……」連載結束當天,逄春階先生感慨。

壹點號老逄家自留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芝鎮說》之緣|王玉金:一棵入鄉隨俗的大樹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