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余香」不斷「花」樣翻新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

位於東部新區的成都世園會主會場

四川在線記者雷倢

春日的成都,繁花似錦。去年4月,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113個展園、3000餘場活動、超千萬遊客參與,讓「公園城市」的名片熠熠生輝。一年過去,這場國際園藝盛會的「余香」仍在延續,不僅為成都花卉產業注入新動能,更推動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加速轉化。

世園會後,成都如何讓「花重錦官城」的盛景從「此時開」到「時時開」?近日,記者走訪成都世園會多個會場和花卉企業一探究竟。

余香釋放

構建產銷研旅一體化花卉產業生態圈

成都世園會期間,各個會場綠意盎然、繁花似錦,給遊客留下深刻印象。若將會場比作「花」,盛會謝幕,但繁花卻未凋零。

今年清明假期,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世園會主會場內,遊客絡繹不絕。「我們每個月都會帶孩子來,春天看鬱金香,夏天賞荷花。」成都市民張女士說。

成都世園會溫江分會場 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保留了80%的展園景觀,新增了親子農場、露營基地等業態。」成都世園會主會場運營方、成都園藝博覽運營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指着園區地圖說,最令人期待的是正在申報的國家植物園項目,未來這裡將成為珍稀植物保護、科研科普的重要基地。而在不久的將來,這裡還將依託天府國際航空港的區位優勢,引入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讓這片「城市綠肺」同時成為「產業大腦」。

成都世園會的帶動效應遠不止於此。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主會場+分會場」聯動,成都正構建產銷研旅一體化花卉產業生態圈。

成都世園會溫江分會場 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溫江分會場,金溫江博覽園已變身318數字農文旅產業園。走進智能溫室,傳感器實時監測着溫度、濕度,大屏幕顯示着每株苗木的生長數據。不遠處,以川派盆景為特色的「城市會客廳」正在建設中,未來將集展覽、研學、休閑等多元業態為一體。

在郫都區,曾經的世園會分會場已變身「花樂園·蝴蝶村」特色旅遊片區。蝶語館裏,孩子們在觀察破繭成蝶的過程;春光里商業街上,新婚夫婦在花藝工作室挑選捧花;連通青杠樹、三道堰兩個景區的綠道上,騎行愛好者穿梭而過。

新津分會場則選擇「以會養會」,所有展館建築保留作為四川農博會永久會址,近期正在籌備春季農業展。而在邛崍分會場,「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台已吸引6所高校入駐,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農業研學基地。

數據顯示,2024年,成都市花卉銷售額達49.7億元,同比增長7.6%;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增至34.66萬畝,大型花卉企業達141家。

科技賦能

助成都鮮花銷往全國各地

走進位於雙流區的「海蒂的花園」,彷彿置身童話世界。上千種花卉競相綻放,遊客們拍照、選購,熱鬧非凡。「去年線下接待遊客超300萬人次,線上銷售額達2.4億元。」成都世園會推廣大使、「海蒂的花園」創始人邱亞敏介紹,以線上電商+線下體驗模式,「海蒂的花園」展示銷售上千種花卉植物,總銷售額超2億元,帶動周邊群眾500人就業。

科技賦能,還體現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318數字農文旅產業園整合物聯網技術,實現花卉種植精準調控。「我們引進12家農業科技企業,用數字技術重構傳統花卉產業。」318數字農文旅產業園負責人說。2024年,溫江區花木銷售額達26.95億元,數字賦能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

成都世園會溫江分會場 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乘世園會東風,郫都區依託西南最大花卉苗木交易市場——春天花樂園優勢資源,融合花卉、園藝、花文化、花生活、寵物等多元業態,增添新零售、電商直播、教育體驗、旅遊觀光等功能,打造花卉交易集散新地標,建立西南首個花卉產業智慧信息平台,並鏈接成都和全國市場,助力3萬品類的花卉、綠植、花器、資材售往全國各地,日交易額達500餘萬元。同時,郫都區還打造了「春天到家」電商平台,進一步豐富鮮花消費場景。

「大家對家庭園藝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花卉產業正在由傳統的園林景觀向家庭園藝轉型。」春天花樂園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譚晟程表示,春天花樂園將大力發展花卉旅遊等新業態,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花卉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