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美顏」 綻放老舊小區「新顏值」

青年路街道藥王洞小區建於1995年,由於年久失修,且居住人口以老年人、外來流動人口為主,導致小區基礎設施老化,私搭亂建較多,公共空間髒亂差等「頑疾」突出,改造勢在必行。為切實改善藥王洞小區居民生活環境,街道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將其納入2024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將「為小區建車棚並安裝充電樁」列入「為民服務十件實事」清單,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全力助推小區改造提升。

集思廣益 共繪改造藍圖

在小區改造初期,社區積極組織居民開展協商議事,結合入戶走訪、線上問卷等多種途徑,廣泛收集居民對改造的期望和需求,激發大家的主人翁意識。隨後,社區、小區家委會成員與相關部門及專家進行研討,最終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造方案,確保改造貼合居民需求。

拆違治亂 共推改造進程

由於部分居民長期佔有小區公共資源,拆除樓頂和樓梯間私搭亂建的阻力較大。西藥社區工作人員從改造後居住環境提升和房屋增值等方面入手,積極與居民溝通,大多數居民都由以前強硬態度轉為主動配合。對於個別不同意拆除的,社區黨員和網格員多次開展敲門行動,最終取得全體居民的配合,共拆除了私搭房屋2間,私設樓梯門4處。

搭建橋樑 共商改造細節

在拆除違建的同時,改造工程也在同步推進,涵蓋了室外排水管網整修、外立面排危翻新、屋頂整漏、樓道設施整修、拓寬平整道路、路燈安裝、消防安防設施增設、建設電動車車棚等多個方面。

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居民對施工細節不滿而阻撓施工的情況,社區黨委緊急召集家委會成員和居民代表開會協商,了解到矛盾點是雨污分流的管道和自來水管道離的太近,下水井蓋設置在居民的門口不安全,隨後社區積極向施工方反饋,最終協商把雨污分流管道和自來水管道適當改道,調整下水井蓋方向,綠化樹適當修剪保留,最大限度預留空間建電動車棚及充電樁。改造細節達成一致後,改造工程順利恢復施工。

普惠民生 共享美好生活

2024年底,藥王洞小區迎來了改造順利完工,整個改造工程,在尊重小區現狀風貌特色的基礎上,通過屋頂整漏、樓道設施整修、管道整修等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安全性;通過環境提升和設施完善,踐行綠色低碳理念,讓「老社區」煥發「新活力」,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級」。

「我們小區的變化真的很大,過去樓棟牆皮脫落、道路坑窪不平,下水道還容易堵。改造後,下水不堵了,小區裏面的路平整了,路燈亮了,牆也重新粉刷了,還安裝了充電樁,我們非常滿意。」說起小區的變化,居民石大爺連連豎起大拇指。

來源:群眾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