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糧於技:滴灌鋪進田,省下六成水

夏至前後,正是夏種夏管的關鍵時期。天氣暑熱,在五蓮縣於里鎮的萬畝糧食高產示範園,農機手開着新型播種機在田裡作業,玉米施肥、播種、鋪設滴灌帶同步完成。幾天後,這片玉米地將用上水肥一體化技術。

「傳統大水漫灌,灌溉效率低,澆一畝地往往好幾個鐘頭,耗水量較大,費時費工。採用滴灌技術,幾十畝地可以同時實現灌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還能節省大量人工。」日照五征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於里項目經理孫樹華說。

五蓮縣於里鎮的萬畝糧食高產示範園內,採用新型農機把玉米施肥、播種、鋪設滴灌帶等農事操作同步完成。

今年夏季,這家企業在於里鎮前蓮池寺等村,實施了1000畝玉米單產提升項目,採取水肥一體化、玉米密植等多項綜合配套技術,助力夏種夏管,保障糧食生產。

五徵集團是五蓮縣農業龍頭企業,集科研開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也是國內最大的農業裝備製造企業,多年來深耕農業生產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規模化、機械化農業生產經驗。2022年秋季,五徵集團開始在於里鎮託管土地,打造萬畝糧食高產示範區。

據了解,在示範區各個村莊內,村支部領辦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動村民以土地入股,將零碎的土地成方連片。各村合作社再與五徵集團簽訂託管協議,由企業全程託管、統一運營。

今年,五征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託管地塊探索玉米寬窄行高密度種植新技術。據孫樹華介紹,傳統的玉米播種密度一般是每畝4200-4500株,且大都是等行距播種,公司在託管地塊嘗試寬窄行高密度播種,將每畝株數提升到5500株。具體來說,就是採用單獨訂製的精量播種機,把玉米株距縮減到20厘米,同時採用寬窄行播種,窄行距40厘米,寬行距達到80厘米。

「採用這種新型栽培,必須依靠水肥一體化技術支持。玉米播種的同時,我們把滴灌帶鋪設在窄行中間,這樣可以根據玉米的不同生長階段,精準地把水分和肥料輸送到玉米根部,從而有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避免浪費。」孫樹華說,採用新技術的地塊,目標是玉米種植成本降低10%以上,產量提升10%以上。

據介紹,玉米出苗後,針對群體較大、水肥充足、存在旺長風險的玉米,還將在展開葉期進行化控措施,提升玉米抗倒伏能力。

結合糧油單產提升行動,今年夏季,五蓮縣在於里、許孟等鄉鎮大範圍推廣玉米密植和滴灌技術。據五蓮縣農業農村局作物一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水肥一體化技術需水量少,畝灌用水量在20-25立方,相較於傳統大水漫灌,節水60%以上。通過滴灌,以水帶肥,肥隨水走,精準供應水分養分,能很好地支撐增密種植,為單產提升打下基礎。

經過近2年運營,五徵集團作為託管主體,全程包辦播種、收割、加工、運輸、貯藏、銷售等各環節,全面推行「企業化運營、規範化管理、標準化服務、統一運作方式、統一農資供應、統一耕作標準、統一銷售加工、統一融資保險」的「三化五統」運營模式,不僅提高糧食質量和效益,也讓農戶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託管之後,當地糧食畝均化肥用量減少約8%,小麥、玉米等單產較普通農戶傳統種植高10%以上,每畝節本增效200多元。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李偉 通訊員 岳德坤 孫金艷 杜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