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搞副業的探路者沒抓好戶外風潮的機會

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本土戶外用品公司探路者近日發佈2023年財報。

2023年,探路者營收同比增長22.10%至13.91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72%至7180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5504萬元,較上年1207萬元虧損擴大。其中,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主要為探路者持有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及相關處置產生的收益。

探路者目前的業務板塊包括戶外用品和芯片兩大部分。前者是探路者一直以來的主業,後者是2021年才引入的新業務,目前仍處在起步階段,對營收的貢獻較小。

2023年,探路者的戶外用品業務貢獻了九成營收,同比增長11.21%至12.57億元,毛利率為48.64%,同比下滑2.88個百分點。

探路者戶外用品業務的品牌矩陣包括主品牌探路者(toread)、探路者童裝toreadkids,以及走潮流都市戶外路線的年輕化副線品牌toread.x。探路者此前還擁用獨家代理品牌discovery expedition,但從2022年開始,該品牌「因與相關方簽署了協議,目前處於過渡期」,探路者正對其加速出清。

其中,主品牌探路者一直是業績頂樑柱。2023年,探路者單品牌營收為11.52億元,占戶外用品業務營收的近92%。

分渠道來看,2023年探路者線下渠道營收佔比超七成,其中大部分由加盟店和聯營店貢獻。截至2023年末,探路者旗下共有門店893家,同比凈增加97家,其中僅61家為直營店。

這一門店規模較十年前已萎縮近一半。2013年,探路者旗下共有1614家門店,當年探路者的戶外用品業務營收是14.43億元。

對比十年前後的業績,從好的角度來講,探路者的店效明顯提升;但僅看營收規模,探路者戶外用品業務不進反退。實際上,探路者戶外用品業務的營收在2014年達到19億元高峰後,此後多年一直連續下滑,直到2020年跌至9億元。2021年後,其營收才恢復至12億元上下,但2023年的水平仍不及2019年。

按理說,作為1999年在北京成立、2009年頂着「戶外用品第一股」名號上市的國貨戶外品牌,探路者本有希望在近幾年颳起的戶外及運動風潮中趁勢而起。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數據,2023年中國戶外用品零售額或達到271億元,對比2020年的245億元,三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4%,遠高於2019年0.16%的增速。

圖片來源:探路者

在時尚產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看來,探路者上市以來的發展「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首先是探路者在上市融資後轉向多元化發展。從2013年開始,探路者在戶外用品主業之外開拓旅行服務和體育業務。這些業務的確在一段時間內為探路者增收,但盈利能力並不如意——例如,2016年探路者的旅行服務收入佔比達四成,但該業務毛利率還不到6%。同時,發展副業也分散了探路者對戶外用品業務投入的資源,一定程度上導致其在那幾年間的業績下滑。

探路者於是在2018年宣布回歸主業,此後逐漸剝離、重組退出了非戶外用品業務。轉型的陣痛反映在業績上,便是探路者整體營收在2018年至2020年間連續三年雙位數下跌。

也是在此時,探路者來到了另一重要節點——引入國有資本。2019年,探路者創始人和實控人盛發強、王靜夫婦將部分股分轉讓給了北京通域高精尖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通域高精尖」),2021年又將部分股份轉讓給北京通域眾合科技發展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通域眾合」),後者是通域高精尖為本次收購專設的特殊目的載體。

天眼查顯示,通域高精尖擁有國資背景。目前,通域高精尖、通域眾合與另一股東寧波百益釺順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一致行動關係,三者合計持股數佔總股本的15.84%,超過了盛發強和王靜(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的10.38%股份。

此外,盛發強和王靜也在2021年退出公司管理層。探路者目前的管理層中,董事長、董事兼副總裁、財務總監三人均來自通域高精尖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北京通域合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國企控股40%。

換言之,探路者基本已由國資接管。

圖片來源:探路者

「國資的介入讓探路者在近幾年戶外風潮來臨之前活了下來,但由於國企和民企的發展思路不同,導致探路者沒能在戶外領域的市場化競爭中把握住機會。」程偉雄對界面新聞說。

程偉雄認為,私企在面對市場變化時更具靈活性,也更願意嘗試新事物,在消費品這種完全競爭的市場中更有優勢。

反觀探路者,很難說它在近幾年給消費者帶來了什麼新印象。儘管它有意吸引年輕消費者,請來了劉昊然做代言人,也開拓了直播電商等新渠道,但從社交媒體上的關注度來看,其聲量遠不及同為大眾化定位的本土戶外品牌駱駝。作為對比,探路者的抖音和小紅書官方賬號粉絲數分別為52萬和7500多,而駱駝的粉絲數分別為354萬和13.7萬。

從營銷開支上來看,2023年,探路者的廣告宣傳推廣費佔總營收的6.5%,而安踏體育同期的這一數字為8.2%。

「當在品牌、產品、營銷上都缺乏新鮮度時,探路者很難獲取年輕用戶,老客戶也會慢慢老化、流失。現在的市場變化太快,三五年就一個迭代,跟五年前、十年前已經不一樣了。」程偉雄說。

而眼下,芯片業務或許能為探路者帶來新的增長。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探路者營收同比增長57.7%至3.82億元,歸母凈利潤增長286.55%至7118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長417.91%至6689萬元。探路者稱,營收及利潤增長主要是合併報表範圍較去年同期增加、芯片業務利潤增加,以及戶外業務的收入和經營利潤提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