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兒童社交能力養成課》的作者寫到:心理學研究正面,人際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人緣好」這一性格屬性並非就是天生的,需要家長從小就重點培養。
王女士是一對雙胞胎的媽媽,她的兩個女兒長得十分相似,但是性格卻相差千里。前不久,王女士將雙胞胎女兒送進了幼兒園。
本以為姐妹倆彼此陪伴應該很快就能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可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活潑外向的妹妹,很快就成為了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小明星」,而性格內斂的姐姐,卻顯得存在感不足,整天悶悶不樂的。
在王女士和孩子們的老師溝通情況時,她無奈地說道,「感覺妹妹的好人緣就是天生的,倆孩子都是我來帶的,可她們在社交表現上,確實差異很大。」聽到王女士這樣說,老師連連搖頭。
「姐妹倆現在都處於學齡前階段,對新環境的接受能力不同,是很正常的。雖然就目前來看,姐姐社交表現有一些欠缺,但孩子們的社交能力,是有一定的提升和改善的空間的,只要咱們大人引導的好,姐姐也能擁有好人緣。」
聽到老師這樣說,王女士忽然覺得有些慚愧。顯然,姐姐在社交方面表現的差強人意,並非是不可改變的。王女士作為媽媽,卻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到孩子「天性使然」,這屬實是有一些教育失職的嫌疑。
好人緣並非天生的,李玫瑾教授建議從小抓起
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社交表現和他們的性格使然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事實上,孩子們的社交能力,會隨着環境刺激改變而發生改變。
如果家長們能夠在孩子進行社交的過程中,給予恰當的教育引導,幫助他們積累更多愉快的社交體驗,那麼,這自然能夠激發他們的社交熱情。有了成功的社交經驗後,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表現,自然會有所提升。
在提到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時,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身上的「好人緣」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父母們最好從小抓起。
這主要是因為在幼年時期,孩子們的社交觀尚未完全定型,他們對於社交有着本能的渴望,如果父母能夠恰當干預,無異於為孩子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提供了更加紮實的基礎。
優秀的社交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意味着什麼?
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曾經對700餘位2到5歲的兒童進行了數年的跟蹤調查。最終,研究人員發現,幼兒時期的社交對於他們長大成人後所獲得的人生成就產生積極影響。
顯然,在個體的人生髮展歷程中,優秀的社交能力為他們鋪平了道路上的障礙,使得他們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幫助。
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們擁有更多的排解負面、消極情緒的方式和渠道,良好的溝通能力使得他們能夠快速地從糟糕的情緒氛圍中脫身。
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使得他們對於自我情緒調整和掌控更加有底氣。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孩子開朗外向的性格相輔相成,這也使得他們的人生多了一些開心、愉悅的底色。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在孩子自我評價體系建立的過程中,他們非常在意他人所給予的評價。社交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獲得積極正面的外界評價,這也就使得孩子自我評價體系更加偏向於正向。
首先,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分享行為。
在孩子處於社交敏感期時,他們通常會採用最簡單的分享行為,來建立一段社交關系。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孩子們分享的主要對象。
但是如果孩子無法正確看待分享行為,很有可能會導致,他們表現的過分「護食」。事實上,分享不等於失去,通過分享行為,孩子們完全可以獲得雙倍的快樂。
我當時教孩子學會分享,是用《兒童社交能力養成課》中小狗的故事,跟孩子說了,分享是一件特別快了,且特別幸福的事情。
小狗把媽媽做的餅乾,分給了小螞蟻、小猴子、小熊、小豬、小麻雀,最後到了奶奶家,只剩下一塊餅乾了,奶奶誇小狗做的對,有好吃的,就是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本來抵觸分享的孩子,聽過這個故事以後,再遇到有小朋友來家裡玩,會主動把玩具讓給他們玩,而且在幼兒園認識了很多好朋友。
《兒童社交能力養成課》可以說是我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抓手,以前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的,現在照着書做,就可以了。
而且還有小猴有話說、小猴考考你等一系列版塊,可以跟孩子互動模擬社交場景,引發思考。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在無形中,被培養起來了。
除了分享,書中還有關於講文明、懂禮貌、交朋友的方式、怎麼跟小朋友說話、遇到困難我有辦法等章節,可以說是兒童社交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了。鏈接放在下方,需要的父母點開即可帶走,培養「社交小達人」。
2.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發展及社交能力的基礎,妙語連珠的孩子總是能夠在小團體中更加具有話語權和存在感。
3.注重孩子助人習慣的培養
樂於助人的孩子,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歡和青睞,同時這也使得他們內心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得到滿足。喜歡幫助他人的孩子親和力更強,他們融入到新環境的速度更快。
在孩子小時候,如果家長們能教給他們一定的社交技巧,這對於他們收穫愉悅社交體驗,會有一定的幫助。
枕邊育兒寄語:
對於比較慢熱的孩子而言,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善解人意的家長更加能夠有機會培養出真誠待人的孩子,被勉強偽裝出來的「好人緣」,並非是積極社交的表現。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