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難掃,何談其他


今天,安排幾個年輕人幹事,主要是打掃衛生,把常年沒有用過的房間打掃乾淨,事情很簡單,除去灰塵清理雜物,目的就是把房間收拾乾淨。經過一番動員後,開始幹活。

看到幹活的過程,不禁讓人大跌眼鏡。地沒有掃,直接用拖把拖,灰塵變成泥,越拖越臟。讓其先掃再拖,拿起掃把,光掃空地,桌下不掃,也不知道把凳子移開,用掃把在凳子縫中亂撥。擦桌子的只擦表面,桌上的電話,文件夾都不知道挪開,把底下擦擦。看到這些,讓人無語。

細細想想,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且生活常識,習慣及養成的問題。古人有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懷念那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年代,那些父母拿着掃把教做事的時光,這些正是現在所需要的。

在動物界,一直都是父母將生存技能教會孩子後就會把它們趕出家門,讓其獨立生存,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血脈的傳承和種族的延續。人類是高級動物也曾經保留着這個良好的習性,但不知從何時開始,這樣的習性沒落了,往往是報之以溺愛、寵愛,回之以拼爹,啃老,這是一種萎靡,一種退化。

當然,時代是一直向前發展着,新的時代有新的生存法則,但無論如何,面對自然,最基本的生活常識、生活技能、為人之道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具備,要不然,只能禁錮自己的生存範圍,而當再次面對艱苦的環境時,必然也是無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