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男性朋友最近裝修房子,進入尾聲,準備買傢具,抱怨妻子完全不參與,工地全程只去過一兩次。「買傢具為什麼不叫你愛人?」「她不會買,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心下瞭然,如果老公經常否定甚至打壓妻子的喜好和建議,傻子才樂意往前湊,歸屬感是一個人在這個家裡,大到房屋的選購,小到桌布的顏色、燈飾的款式能夠處處體現女主人的心思。
我一個女性朋友抱怨自己累的半死,老公和孩子在家庭建設方面一動不動,且對她的苦心很不領情,孩子上大學了時不時把她拉黑,因為她從孩子今天穿什麼衣服大學上什麼專業,事無巨細都要操心,對大一的孩子天天念叨考研balabala。
我對她說:「你覺得這個家裡,誰活得最痛快?」她說是孩子,「不是孩子也不是你老公,是你!因為在這個家裡,處處體現你的個人意志,人人都想追逐我說了算的暢意,只有你實現了這個願望。雖然你很辛苦,感覺委屈,相比自己能控場,說一不二,事事操心是獎賞,說了算是持續付出的動力。沒有人心甘情願任人擺布,當你剝奪了他人的意志,什麼都不做或者對着干就是他人個人意志被壓制的報復。」
還有一些時刻遊離於家庭之外的人,因為家裡無法體現他的存在價值,個人能力處處被貶低、個人意志時時被擠壓,所以,想要另一半熱愛家庭,就請尊重TA的意見,給對方一定的發揮空間。只有個人色彩越重,TA越愛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