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裝修,餐邊櫃一定堅持9不做!不是亂說,是為了實用

一個好看又實用的餐邊櫃,不僅要關注細節,更要考慮到實用性。

如果僅僅參考網上的案例而不從個人實際使用需求出發,做出的餐邊櫃再漂亮也不一定實用。

在此建議大家:定製餐邊櫃時堅持「9不做」,日後使用時你就明白有多受用了。

不做超45cm進深櫃體

餐邊櫃進深太多,收納取物會非常難受,而且比較占空間。若餐廳不大,餐邊櫃進深保持在35cm-45cm左右,好看又好用。

不做全封閉櫃體

全封閉櫃體整體性強,方便後期打理,但不太通透,常用的家電不擺放在外側,取用時開關櫃門很麻煩。中間預留50cm做置物區,日後當茶吧或餐吧使用,相當便捷。

不做外露封邊櫃

餐邊柜上下兩部分封邊外露會破壞櫃體整體性,若搭配的封邊板材與櫃體顏色不一致,更加影響外觀。建議將封板隱藏在櫃體內側,這樣一來,餐邊櫃會更顯高級。

不做膚感膜櫃門

這種材質觸感好,作為櫃門很上檔次,但唯一的不足是易殘留手印,不好清潔。若不是勤快人,千萬別給自己找罪受!

不做無抽屜櫃體

柜子有進深,取物時難免要伸胳膊找,使用舒適感遠不及抽屜,所以餐邊櫃最好多組一組抽屜,存放零散的物品,便於拿放。

若不差錢,可將餐邊櫃下方全都做成大抽屜,儲物容量擴增,抽屜一拉到底,找東西一目了然,非常順手。

不做單個插座

插座位少用小家電容易打架。不如裝軌道插座,可按需增加插孔,小家電同時用互不干擾,非常靈活。

不做按彈器

櫃體表面沒拉手,視覺效果好,但按彈器使用壽命有限,更換成本高。想弱化拉手的存在,可採用斜切45度的方式設計拉手,手感好,開關門輕鬆省力。

不做酒格

酒格是藏灰小能手,有它只會為自己帶來清潔煩惱!若沒特別需求,不建議做帶酒格的餐邊櫃,可局部做玻璃櫃門展示物品,提高櫃體檔次。

不做燈帶

餐邊櫃內加設燈帶實用性低,花錢倒是不少。想營造氛圍感,可藉助磁吸感應燈來實現。免布線免打孔,黏在櫃體下;人來亮人走滅,好看而且造價低。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