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與空氣能熱泵的區別在哪裡?

空調具有製冷和制熱的能力,已經成為最常見的家用電器之一了,深受用戶的喜愛。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舒適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作為新型環保設備的空氣能熱泵進入大眾的視野,同樣有着製冷和制熱的功能,為何空氣能熱泵還能快速得到發展呢?空調與空氣能熱泵的區別在哪裡?

1、工作原理

空調和空氣能熱泵的製冷系統原理相同,都是採用「逆卡諾循環」原理,以壓縮機為動力,製冷劑為載體,依次經過等溫蒸發、絕熱壓縮、等溫冷凝、絕熱膨脹,四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將熱量在空氣和水之間轉移,從而實現室內的製冷和制熱。

2、制熱方式的差異

空調作為傳統的制熱設備,不管是櫃機、掛機、風管機,還是中央空調,都是直接通過冷媒與室內空氣進行熱量交換的,室內只能利用主動式熱出風的方式來實現制熱。

空氣能熱泵比空調多一次熱交換,熱泵主機實則為一台提供熱水的設備,在進行系統設計和安裝時,可以將地暖、暖氣片風機盤管作為散熱的末端,根據不同的住宅或者用戶需求選擇不同的採暖末端。

3、核心零部件的差異

空調採用的壓縮機為普通壓縮機,受冬季環境溫度的限制,主要使用區域在黃河以南,空調主機在環境溫度低於零下7℃時,制熱效率快速下降,甚至停機,無法持續給室內輸送熱量,難以滿足北方地區的供暖需求,在南方制熱也要付出高額電費作為代價。

空氣能熱泵採用的壓縮機帶有噴氣增焓技術和二級壓縮技術,側重點在於冬季制熱,即使在零下25℃的環境下,也能正常給室內供熱,因此空氣能熱泵也適用於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採暖。

空調壓縮機的空調系統,最大運行壓力不超過2.9MPa,壓縮比小於7,最高排氣溫度不超過90度(使用R410A冷媒);而空氣能熱泵的壓縮機,最大運行壓力達到3.7MPa,壓縮比達到12,甚至高達20以上,最高排氣溫度達到120度(使用R410A冷媒)。可見,空氣能熱泵比空調適應環境溫度的能力更強,因此成為北方「煤改電」的主力設備。

4、換熱機制的差異

空調主要採用氟循環系統,實現熱量的傳導,空調通過快速換熱,出風口大量排出熱風,升溫的目的也能快速達到。然而,這樣劇烈的主動式熱對流方案會降低室內的濕度,使空調房間變得異常乾燥,人體的皮膚水分蒸發量增大,進而出現空氣乾燥、口乾舌燥等狀況。

空氣能熱泵雖然也是採用氟循環進行熱量的轉移,但是在室內進行換熱時,不再採用氟循環換熱,而是採用水循環來換熱。水的惰性較強,儲熱的時間也會更長,因此室內管道中的熱水即使在熱泵機組達到溫度處於停機狀態下依舊有大量熱量散發出來,哪怕與空調一樣都採用風機盤管制熱,空氣能熱泵也能持續給房間輸送熱量,並不會額外增加用電負荷。

5、運行方式的差異

空氣能熱泵需要給室內供暖,雖然全天都在通電開啟狀態,然而當制熱完成之後,機組就會停止工作,系統進入自動保溫狀態,當室內溫度發生變化的時候,才會重新啟動工作。空氣能熱泵每天滿負荷工作的時間不超過10小時,因此與空調製熱相比會更加省電,並且能夠很好地保護壓縮機,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空調在夏季使用的頻率較高,尤其是北方地區,冬季有地暖、暖氣片進行採暖,空調幾乎不會使用。而空氣能熱泵集熱水、製冷、制熱於一體,冬季運行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冬季需要供暖和制熱水的時間比較長,壓縮機運行的時間也會更長,此時壓縮機基本運行在冷媒較高的區域,而運行溫度是影響壓縮機壽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見空氣能熱泵中壓縮機所受到的綜合負荷是高於空調壓縮機的。

6、使用環境的差異

家用中央空調執行國家標準GBT 7725-2004,名義制熱工況是室外干/濕球溫度7℃/6℃,低溫制熱工況是室外2℃/1℃,超低溫制熱工況是-7℃/-8℃。

低溫空氣能熱泵參照GB/T25127.1-2010,名義制熱工況是室外干/濕球溫度-12℃/-14℃,超低溫制熱工況是室外幹球溫度-20℃。

7、除霜機制的差異

通常來講,冷媒的溫度與室外環境溫度相差越大,結霜現象就會越嚴重。空調是利用大溫差傳熱,而空氣能熱泵依靠的是小溫差傳熱。空調側重於製冷,夏季最高氣溫達到45℃時,壓縮機的排氣溫度達到80-90℃,甚至超過100℃,此時的溫差有40℃以上;而空氣能熱泵側重於制熱,在低溫環境下吸收熱量,即使冬季的環境溫度在零下10℃左右,冷媒的溫度也在零下20℃左右,溫差只有10℃左右。此外,空氣能熱泵還有着預除霜技術,在熱泵主機運行期間,熱泵主機的中下部一直處於中溫狀態,從而減少熱泵主機結霜的現象。

8、末端換熱方式的差異

空調和空氣能熱泵在運行過程中換熱次數不同和使用冷媒有差異,空氣能熱泵多了一次氟向水傳遞熱量的換熱過程,在冷媒使用上,空調全程使用冷媒作為熱量載體,而空氣能熱泵還會用到水循環做熱量載體。空調使用冷媒充當熱量載體時,在制熱和製冷狀態下,都會從房間中帶走大量的水分,導致房間空間變得乾燥;而空氣能熱泵在室內採用水循環當熱量的載體,不會帶走室內的水分,進而出現乾燥的現象,而且採用水循環的空調出風柔和,溫度也更加舒適,冬季使用地暖或者暖氣片作為散熱末端,舒適性更是空調無法比較的。

總結

空調和空氣能熱泵在工作原理上極為相似,都採用「逆卡諾循環」原理,不過在核心技術上存在差異,空氣能熱泵能夠適應更加惡劣的低溫環境,並且室內採用水循環可以搭配地暖、暖氣片和風機盤管三種末端,提供更舒適的採暖方式,當然在製冷方面空氣能熱泵的出風溫度和出風柔和度也使其高於空調製冷的舒適性。因此,空氣能熱泵在環保、節能、安全、舒適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優勢,使其快速被用戶接受,進而快速在暖通市場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