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越來越多人都不要客廳!看了她100㎡家後,才知道有多實用

裝修不要客廳,在當下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哪怕對客廳擁有執念的人,也還是會在設計中放棄。當然,原因也有很多種。

比如是為了給孩子打造出一塊開闊的活動區;比如是為了賦予空間更多的功能變化;再比如是因為客廳的使用率在生活中很低等等。那麼不要客廳到底實不實用呢?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或許可以給予大家一些新的思考。

平面結構圖

本案坐標南京,面積100㎡,屋主一家六口。如上面所說,屋主不要客廳的原因,就是為了給全家人一個開闊的互動交流中心。再加上家裡有兩個孩子,不想讓他們過早接觸電子娛樂產品,所以也是為了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原戶型為三居室格局,空間分割較為瑣碎。雖說再差的戶型,都可以通過二次改造來優化。但由於是零幾年的磚混結構,且存在大量的承重牆,所以也給設計帶來極大的局限性。

平面方案圖

結合現有的空間情況,布局改造如下

1、進門對面增加隔斷櫃,讓入戶形成一塊完整的玄關區。

2、客廳改成一塊多功能區,滿足用餐、辦公、閱讀、親子等多種功能性。

3、衛生間採用三分離設計,並將台盆獨立在廚房的延伸段。同時,融合家政功能,釋放出陽台的面積。

4、廚房採用開放式設計,進一步提高空間的通透性。

玄關

當衛生間台盆移到廚房的延伸段之後,在台盆旁邊增加了一組雙面收納的隔斷櫃。這樣一來讓入戶形成了一塊完整的玄關區,二來也提供了充足的儲物空間。

同時,隔斷櫃左側做內陷處理,並通過玻璃隔斷,不僅造就出了隔而不斷的視覺感,又提升了空間的延伸性,從而讓入戶不會顯得太過擁擠。

入戶門右側,同樣設計了一組儲物櫃,這樣就算是換季的鞋子,也能得到合理的收納。

入戶門左側的牆面設計,十分顯細節。比如整面牆的洞洞板設計,就滿足了衣物、包包的掛置需求;再比如中間的隔斷,一半做成鏡面,一半做成玻璃,既兼具了穿衣鏡的功能,又為空間引入了採光。

客廳

打破傳統的客廳布局,並擺放一張2.6米的長桌,不僅兼具了日常用餐、親子、閱讀等功能性;相較於常規的沙發,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功能熟練切換,從而讓空間充滿互動與交流的屬性。

客廳無論是硬裝處理,還是色彩搭配,都做到了化繁為簡。比如牆頂面留白,以及無主燈設計,就彰顯出了簡約的格調;再比如統一的木飾面元素運用,就讓空間做到了高度統一,並營造出了一絲溫暖、淡雅的氣息。

長桌側面設計整面牆的儲物櫃,無論是日常雜物的收納,還是書籍、裝飾品的展示,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同時,不規則的隔層設計,還巧妙弱化了櫃體的厚重。

儲物櫃細節展示,中間書格增加翻板門,並在內部預留插座,既方便了投影設備的使用,門板合上也保證了櫃體的整潔度。

廚房

客廳看向廚房視角,當原餐廳取消之後,則是作為廚房延伸段來使用的。整面牆的高櫃設計,既拓展了空間的儲物能力,又讓冰箱、烤箱等設備實現了內嵌。同時,入口處的分體櫃設計,也避開了大面積柜子所產生的壓抑感。

廚房延伸段的另一邊,則設計了一組雙台盆櫃。在家裡人口比較多,且只有一個衛生間的情況下,可以最大化緩解早起梳洗時的擁擠性。

衛生間

衛生間內部在擴大之後,做了雙分離設計,並融合了洗衣機、乾衣機設備。這樣一來可以提高空間的使用率,二來也釋放了陽台的面積。

過道

過道看向玄關視角,為了保證空間的整體性,旁邊的主卧門洞,則採用木飾面做了隱形處理。

主卧室

來到主卧,牆面依然以留白為主,不過灰色的床,以及低飽和度的軟裝搭配,卻也在簡練中彰顯出了一絲沉穩與溫馨,從而讓睡眠環境更加舒適。

主卧室側面的內陷空間,則自然改成了一個衣帽間。內外統一的木飾面處理,除了讓移門實現了隱形,又間接性讓空間產生了拼色格調。

兒童房

全屋最大的亮點就是兒童房的設計了。考慮到兩個孩子是龍鳳胎,所以在布局上不僅僅要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還要考慮到未來5到10年後的生活需求。因此,整體就以隔而不斷的方式,做了一分為二的處理。

兩塊睡眠區以橫縱的方式設計高架床,可以巧妙解決空間尺寸不足的問題。上面用來睡眠,下面用來儲物、玩耍。既平衡了空間的功能性,又給孩子帶來了一些趣味性。

兩塊睡眠區之間增加移門軌道,可以根據需求,讓空間一分為二,實現互不打擾。同時,移門增加鏤空圓孔,即便關上移門,也可以保證空氣的流通。

兒童房一側的牆面,增加了玻璃黑板牆,充分滿足了孩子亂塗亂畫的天性。同時,超寬敞的空間預留,後期也可以擺放書桌。

老人房

老人房的設計比較簡單,整體以大面積留白為主,可以間接性起到提亮空間的作用,讓老人有一個舒適、澄凈的睡眠環境。

如果家裏面積不是特別大的話,個人也是比較傾向不要客廳的。因為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傳統的客廳似乎僅剩下了偶爾的休息功能。所以直接以多功能性定位,反而會更加實用。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圖源: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