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新手進

不少花友在網上或者市場上買回來的月季新苗,到家的時候看着還挺新鮮,長勢旺盛,精神狀態不錯,甚至有些有花苞或者已經開了花,那為啥會出現栽種下去黃葉、萎靡不振的現象呢?

原因分析:

1. 剛買回來,就種下去,短時間內,根系尚未適應新環境,來不及生長,發揮不了作用,水分、養分輸送不上去,而枝葉、根莖消耗的水分、養分又比較多,出現了供需矛盾,供不應求,自然而然會出現這種情況。整體冠幅比較大、枝葉、根莖多、根系脆弱、受損的植株,這樣的情況更為明顯;

2.剛種下去,高溫天,就拿出去暴晒,蒸騰、蒸發作用猛烈,水分、養分需求大,具體原因和第一條類似;

3.新苗就施肥、打葯過多,新枝葉、根系比較脆弱,出現了燒根、燒葉現象;

4.澆水過於頻繁,新苗總體上水分消耗量不是很大,頻繁澆水,漚根、傷根;

5.盆栽:盆太小,空間不夠,根系難以延展和生長,造成窩根、漚根;地栽:未做排水處理,栽種區域低洼,容易積水;埋的過深,不透氣。


處理措施:

1.新苗種到以後,修剪弱枝、枯枝、壞枝、壞葉、側枝、盲枝、盲芽,打頂,減少消耗,加快通風。根部泥土打開,疏理、修剪根部,根部澆水,放在陰涼、通風處緩苗4-12小時;

2.傍晚或者陰雨天氣栽種,田園土、營養土都可以,有條件的話,可以加陶粒礫石椰糠椰殼,促進土壤疏鬆透氣以及後續排水,盆栽的話,如果是中大苗,盆盡量大一點,埋土不要深,不要壓的太緊,固定好根部以後,澆透水,後續幹了再澆,夏季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增加澆水次數;

3.栽種好以後,放在陰涼、散光、通風處1-7天,避免陽光暴晒,待活苗以後,放在室外,日常維護即可;

4.新苗盡量少施肥、少打葯,甚至不施肥、不打葯;

5.搞清楚所買月季是藤本月季還是灌木月季,藤本月季:可爬藤,冠幅大,植株高,一般2米以上,有的可以達到6米,甚至以上;灌木月季:直立性植株,冠幅相對小一些,高度1米左右。基於以上區別,盆栽的話,藤本月季,盆就要大一些,給足生長空間。地栽的話,做好排水措施,挖好排水溝,起壟或者堆土,月季種在區域高處,便於排水;不要埋的太深,一般而言,根埋好,整體固定不倒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個人種植月季的總結和一點經驗,也請各位花友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便於進一步完善相關知識。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