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在給寶寶進行腿部肌肉鍛煉時,要根據寶寶的年齡段選擇適合寶寶的鍛煉方法,1歲左右的寶寶可以通過邁步訓練鍛煉自己的腿部肌肉;2歲左右的寶寶可以通過蹬腿的方式來鍛煉;3歲的時候,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運動能力,適當的跳躍訓練是很合適的。
鍛煉腿部肌肉的重要性
1. 促進身體協調:寶寶1-3歲時的感官發育非常重要,進行一定的腿部肌肉鍛煉,可以促進雙腿和四肢的協調發展,此外,還會讓寶寶的整體形象更協調。
2. 提高運動表現:寶寶腿部的肌肉有了充分的鍛煉,在之後運動的過程中就能有比較出色的運動能力,還可以減少在跑跳等運動中出現肌肉拉傷等的問題,讓寶寶能夠更加開心地運動。
3. 增強身體素質:鍛煉腿部肌肉本身就是一種運動,在鍛煉的過程中寶寶可以增強身體素質,讓寶寶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
4. 促進新陳代謝:寶寶在進行腿部肌肉鍛煉的時候,身體各項機能也都會跟着運轉,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有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第一個階段:引導寶寶邁步

寶寶腿部肌肉的鍛煉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對寶寶來說,腿部肌肉的鍛煉最好從邁步開始,當孩子的腿部有了力量,神經系統也可以控制腿部的動作後,爸爸媽媽就可以讓寶寶嘗試邁步,這不僅可以提高孩子雙腿動作的協調性,還可以讓孩子的腿部肌肉得到鍛煉,而且,這個過程還可以幫助寶寶學習走路,可謂是兩全其美。
爸爸媽媽扶着寶寶:寶寶剛剛開始邁步的時候是很不穩的,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扶着寶寶前進,寶寶邁步也會更穩當。
用寶寶喜歡的玩具誘導:如果寶寶對邁步一點兒興趣都沒有,爸爸媽媽可以選擇寶寶平時喜歡玩的玩具,在寶寶的前面進行誘導。
適當鼓勵寶寶:當寶寶成功邁出步子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寶寶受到鼓勵後會很開心,為了繼續獲得這種認同感,大多數寶寶都會選擇繼續邁步鍛煉。
第二個階段:多進行蹬腿練習
和邁步相比較而言,蹬腿更能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在蹬腿的過程中寶寶腿部會不斷發力,經常進行鍛煉,腿部肌肉力量自然就會得到提升,不過爸爸媽媽在進行蹬腿鍛煉的時候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發揮引導作用:爸爸媽媽做出蹬腿的動作,讓寶寶跟着學,這樣不僅可以讓寶寶得到鍛煉,還能讓爸爸媽媽和孩子擁有一段溫馨的親子時光。
2. 注意控制鍛煉的量:讓寶寶有充足的休息時間,這樣才能有更好的鍛煉效果。
3. 切莫強迫鍛煉:在蹬腿鍛煉時,不要強迫寶寶,如果寶寶不願意鍛煉,要進行慢慢引導,強迫寶寶鍛煉只會讓結果適得其反。
第三個階段:合理安排跳躍訓練

隨着寶寶的逐漸成長,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跳躍訓練,這種訓練也能夠鍛煉孩子的腿部支撐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其實,對於愛玩愛鬧的孩子來說,跳躍或許不是一種鍛煉,更像是在玩耍,在遊戲中完成腿部肌肉鍛煉,一舉兩得。
父母要參與其中:1-3歲的寶寶很需要父母的陪伴,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做跳躍訓練,寶寶會非常高興,鍛煉的效果也會更好。
控制寶寶的訓練量:在訓練的時候,爸爸媽媽要控制訓練量,以免寶寶出現腿疼或者其他問題。
固定一個跳躍的高度:不同高度的跳躍訓練會呈現截然不同的鍛煉效果,爸爸媽媽要根據自己家寶寶的的能力,固定一個跳躍的高度,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鍛煉效果。
1-3歲寶寶的腿部肌肉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鍛煉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有足夠的耐心,堅持和寶寶一起鍛煉,這樣不僅能讓腿部肌肉得到鍛煉,還能讓寶寶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