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未必不吃虧,更重要的是做這4件事

2023年03月10日21:00:20 家居 7823

《中國青年報》做過一項調查:假如孩子被打了,受訪家長中有36.8%的人認為應該打回去;30.8%的人認為不應該;32.4%的人表示不好說。

調查顯示,大部分認為孩子被打時應該還回去,主要是怕孩子吃虧。但實際上,「打回去」未必就不吃虧。如果對方是在年齡、身高和力氣上更佔優勢,盲目還擊無疑是「以卵擊石」, 還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日常當孩子與人發生衝突或摩擦時,我們除了教會孩子必要的正當防衛之外,還要教孩子用正確的方法自我保護,選擇合適的方式解決問題。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未必不吃虧,更重要的是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別一味讓孩子「打回去」,打不過不是錯

有一次接孩子放學,經過校門口時,聽到一對母子對話。媽媽生氣地訓斥孩子:「他打你,你為什麼不打他?你看你那慫樣子,臉都被你丟盡了!」

再看看孩子,個子瘦瘦小小,此刻正一臉委屈的表情,跟在後面邊走邊抹眼淚。我心下感嘆:這孩子已然受了委屈,媽媽不僅沒有同情不安慰,反而「雪上加霜」,這讓他情何以堪……

教孩子「打回去」,這個邏輯自然是沒有錯,但操作上沒想像中那麼可行。像這個孩子,論個子論個性,他都不具備「打回去」的條件,所以這不過是父母一廂情願而已。

孩子被欺凌,本就無辜,是最需要被安慰的人。在你質問他「為什麼不打回去」時,可曾捫心自問:你究竟是愛孩子,還是更愛自己的面子?

每個孩子具有獨特的個性,有的孩子天生好鬥,有的孩子則生性內斂。不愛打架是心理因素居多,個性使然,即便是你要求甚至逼迫他,他也打不起來。所以「打回去」,未免強人所難。

兒童心理專家表示:很多不會打人的孩子,是因為曾經吃過虧,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其實是吃虧以後,身體啟動了自我保護機制,這是他們本能驅使下,經過權衡利弊的結果。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未必不吃虧,更重要的是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家長不問青紅皂白要求孩子還手,一旦遭遇更強的「對手」,只會讓孩子陷入更難的境地,會加重孩子的自卑和糾結。

所以,單一的「打回去」定理,無法適應複雜的規則,也不適用於一些性格內斂、個性溫順的孩子。我們要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礎上,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和更寬廣的思維方向。

比起打回去,最關鍵的是要保護好自己

認識一位教齡數十年的退休老教師,他在給孫子定的家規中,關於打不打回去,是這樣寫的:如果有人打你,你還手或不還手,都是正確的,前提是要保護好自己。除了還手以外,你也可以選擇其它辦法解決:

① 大聲呼救,用大嗓門嚇退對方;

② 避開對方的攻擊範圍,或快速離開現場;

③ 也可以以退為進,事後向老師、家長等求助;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未必不吃虧,更重要的是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④ 告訴他,你有個新玩具,如果對方不打人,可以一起玩。

⑤ 結交一些好朋友,跟信任的小夥伴一起,避免落單被欺負。

所以這位老教師的小孫子雖年紀不大,個子小小,不會打架,卻是個機靈鬼,對付那些具有攻擊性的孩子,他從未吃過虧。

不要指望一個瘦小的孩子有多高的「武力值」,在不佔優勢的攻擊面前,跑得快也是本事。與孩子的安全相比,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

很多家長主張孩子「打回去」,其實本意也是想讓孩子護得住自己,但卻忽略了,這個行為本身,可能會給孩子招來更大的危險和傷害。相比之下,情商與謀略,顯得更有效

無論孩子以何種態度應對,支持他的選擇

記得莞媽六年級時有位同桌,學習不太好,經常被前排的男孩捉弄和欺負。我問她為什麼不告訴家裡人。她嘆口氣,「以前不是沒說過,說了還不如不說」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未必不吃虧,更重要的是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要說她爸媽也是奇葩,前腳罵她學習不好,活該被欺負;後腳卻又跑到老師跟前大吵大鬧,說老師種種不是。用她的話說,折騰個來回,還不夠丟人的!

很多時候,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卻不願說,很大原因在於孩子對家長不信任。說了比不說感覺更糟糕,既如此,何必要說呢?

所以當知道孩子被欺凌時,身為家長,一定要支持先於指導,甚至支持比指導更重要!讓孩子信任你,他才會願意吐露自己真實的想法。

無論孩子怎麼想,都支持他的決定。如果選擇還擊,維護自己正當利益並不可恥;如果選擇不還擊,用其它辦法解決,也是為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有效途徑

孩子只有自己經歷風雨,才能慢慢長大。我們所能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無條件地支持和肯定。告訴他:「孩子,無論你做何選擇,我們都會站在你身後!」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未必不吃虧,更重要的是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保護孩子的自信,比打贏更重要

一位媽媽說,「孩子5歲,平時對他管教很嚴,做錯事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可是她發現兒子越來越不自信了,在別人面前很少說話,也比較自卑,有時候別的小朋友打他,不敢反抗也不吭聲,對他這種狀態很擔心。」

其實孩子這樣的表現,很大原因在於家長。過於嚴厲的家教,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在他的認知里,自己總是做不對,並因此受到責罰。當別人挑釁他時,也會本能地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以至於無力反駁,也不會反抗。

其實孩子打不打回去,贏不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護好孩子的自信。支持他、維護他,別讓他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後還要受到責難

相比自卑和怯弱,一個自信陽光的孩子,由內而外地煥發光彩,才會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賞識,自然不會受到別人的欺負。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未必不吃虧,更重要的是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結語

當你教育孩子不退縮,讓他「打回去」的同時,一定要給他提供更多的選擇,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判斷並實踐,最終他才能順利地成長。

我們希望孩子不吃虧,但能屈能伸也不失為「大丈夫」。做一個自信勇敢的人,而不是以拳頭上的輸贏論英雄。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院子再小,也要留個角落給自己 - 天天要聞

院子再小,也要留個角落給自己

每天忙忙碌碌,上班、帶娃、做飯、應付各種瑣事,日子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明明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卻好像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客廳是家人的,廚房是柴米油鹽的,卧室是睡覺的,唯獨少了一個能讓自己喘口氣的地方。其實,再小的院子,也該留個角落給自己。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也有 - 天天要聞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也有

「全身不舒服,發熱,體溫最高到了40℃,還咳嗽……」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整理衣櫃後出現身體不適,到醫院就診後發現,竟是因肺部「發霉」引起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高燒40℃,肺部長滿菌斑女子整理衣櫃後病倒天氣漸暖,浙江杭州的沈女士趁着休息開始了「換季工程」。不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竟病倒了,於是沈女士立即前往...
近20萬人次現場觀花看展 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閉幕 - 天天要聞

近20萬人次現場觀花看展 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閉幕

5月3日,在花香與歌聲交織中,為期3天的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落下帷幕。活動以鮮花為載體,通過舉辦花卉展覽展銷、產業座談會、「楚花之夜」和火韻花市等系列活動,吸引了近20萬人次來到現場,線上「雲」看展人數超過300萬人次,成為一次受群眾歡迎、受企業關注的搭平台、促合作,推動產業發展的花卉盛會。大規模:十省...
窗帘到底怎麼選?只需這6招,輕鬆搞定高級感軟裝! - 天天要聞

窗帘到底怎麼選?只需這6招,輕鬆搞定高級感軟裝!

在軟裝階段,窗帘往往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它不僅關乎隱私與遮光,更能營造出整個空間的氛圍與格調。然而,很多朋友在挑選窗帘時卻容易陷入各種誤區,花了冤枉錢還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因為選錯窗帘而導致全屋裝修翻了車。
李公明 | 一周畫記:生活就是抵抗 - 天天要聞

李公明 | 一周畫記:生活就是抵抗

開欄小語:塗鴉小分隊的人有一句口號: 畫什麼才重要!怎麼畫和畫成什麼,沒那麼重要!圖一 《對工作說「不」》 紙本 彩墨 65cm X 45cm 李公明 2025年5月1日作據「澎湃新聞·思想市場」(2025-05-01),經濟學學者梁捷及政治學學者林垚於4月26日在上海圖書館東館進行了一場關於大衛·弗雷恩(David Frayne)的著作《對工作...
空調都這麼普及了,為什麼風扇又火了? - 天天要聞

空調都這麼普及了,為什麼風扇又火了?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技巧應用】在空調普及率飆升的今天,許多人以為風扇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然而,這個看似 「過時」 的家電,卻在近年來強勢逆襲,重新贏得了大眾的青睞。從辦公區到居家生活,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審視風扇的價值,發出 「真香」 的感嘆,這股 「風扇復興潮」 背後,究竟藏着怎樣的秘密...
寫幾個愛用的貼心手護 - 天天要聞

寫幾個愛用的貼心手護

⚪️ 悅木之源「手膜級」護手霜姜味暖暖一支相當於護甲油+指緣油+護手霜,值哭了好嗎,全方位潤手,香味也像一杯暖暖薑茶,特別適合冬日!⚪️悅木之源「柔酸嫩手精華」我塗這個所到之處都是這個香味,給同事們狂種草!很高級的雪松茉莉香味,而且效果巨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