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務教育實行劃片招生的政策背景下,為了確保二寶將來能夠讀到本市好學校,妻子攛掇着在市中心買了一套二十年余年歷史的二手老房子。
在管理該房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廁所的窗戶缺少一個安全風鉤。由於習慣於想到就要做到,於是我就動身到街上去買風鉤。
然而結果令我大失所望,一個小小的風鉤,居然差不多游遍了整個畢節城可能售賣的地方,都沒有買到。
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在十多年前曾經買過,那時隨便一個五金店或者建材店,幾乎都可以買到這玩意,而現在竟然找不到買處了,許多年輕的店主甚至還不知道風鉤為何物。
失望之餘我突然明白,現在的新式住房,已經沒有過去那種外推打開的老式窗戶了,所以根本就用不着風鉤。
而剩餘的少量老式住房形成的風鉤市場則又小得可憐,作為實體店如果花費時間、精力、庫容和資金成本去經營這樣的小貨,實在是得不償失,顯然不符合商業的效益原則。
但是如果是面對全國風鉤市場,則又是一個很大的體量。而網絡銷售就正好面對的是全國市場,所以就能在上面找到各種稀奇的東西。
所以我想到了網購,曾經一些我們想不出名目的工具或者物件,只要能夠描述出它的功能,竟然都能在網上買到。
果然,我用手機打開拼多多一搜,居然就搜到風鉤了,而且價格還便宜,細的粗的,長的短的,應有盡有。
(網絡購物)
是呀,電商作為網絡時代發展進步的必然產物,已經不可阻擋地在中國這個大市場大時代里蓬蓬勃勃地產生、發展並壯大起來了,網購模式的方便、快捷、實惠和全面,已經徹徹底底地俘獲了14億中國消費者的心。
有人說,馬雲這個電商巨頭「無聊」地搶走了千千萬萬實體商鋪老闆的飯碗,實在不應該。
可是我覺得,相對於那些利益受損的實體商鋪老闆而言,14億消費者的利益更重要得多,消費者最有發言權,他們才是社會的主體和時代進步的推動者。
再說,大量的實體商鋪老闆被擠到工業和服務業中去就業以後,不僅充實了勞動力市場,而且他們也為社會創造了另一種價值,這樣對社會就更有意義得多。
在商業社會,效益決定競爭力。
抱殘守缺,永遠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不是時代適應我們,而是我們要適應時代。
所以,在時代趨勢和潮流面前,即便沒有馬雲,電商終究也會在中國興起,無非就是早一點或晚一點而已。只要有網絡存在,總會有人發現它在商業交易上的巨大價值。
不是么,在中國出了個淘寶創始人馬雲之後,很快就來了個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來了個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來了個美團創始人王興,來了個唯品會創始人陳歐,如此等等,就連原本定位於短視頻社交的抖音也開通了網絡購物功能,專註於通訊科技的華為也開通了網絡商城,還有諸如什麼網約車、共享單車、貨車幫等等,電商已經不可阻擋地滲透並佔領了我們生產、生活、學習以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總而言之一句話,沒有電商,誰來賣給我一個小小的風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