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毛衣、種菜、做傢具...為何歐洲DIY風潮再起?

2022年10月10日17:06:46 家居 1636

每天清晨穿上自己縫製的衣服,到花園中摘些新長出的西紅柿和生菜葉,回到廚房烤兩片自製的香蕉麵包,然後坐在自己做的餐桌前吃早餐......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手工DIY,這種「歸園田居」式的生活逐漸變成了很多歐洲人的生活常態。

這種現象也令很多人不解:能買到的東西,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要自己動手?21世紀了,歐洲為何還會掀起這樣的潮流?

織毛衣、種菜、做傢具...為何歐洲DIY風潮再起? - 天天要聞

織毛衣盛行是時代大背景的體現

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推動了這股自己動手的熱潮。許多建材市場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手工材料的需求量顯著增加。

這一結論得到了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歐洲民族學助理教授Konrad Kuhn的認同。他表示,疫情下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尤其是那些居家辦公的人,喜歡用DIY的方式來平衡工作與生活。

DIY潮流中,織毛衣最為流行,如今,歐洲已經成為編織者的樂園。在日用品超市,大都能找到編織櫃檯。這裡不僅有五顏六色的毛線,還有麻線、絲線和棉線等,各種編織用的針、棒等也一應俱全。此外,櫃檯里還有各種可以提升創意的裝飾物。

有分析認為,奢侈品大牌是這股編織風的最大推動者之一。從今年春天開始,各大奢侈品大牌LOGO的編織手袋或背包就風靡歐洲大街小巷。一些品牌在宣傳此類編織包時往往勾勒出一幅幅容易讓人產生情感共鳴的畫面,比如突出這款包的手工編織者是慈祥的奶奶或者可親的媽媽。有中國網友戲稱,70後和80後想起來「媽媽牌」毛衣,後背已經開始痒痒了......

不過,Kuhn則將此和疫情暴發大流行後,歐洲一些地方的麵粉和酵母很快被搶購一空的現象聯繫了起來。他認為這都與「生存運動」有關。(「生存運動」又稱「準備者運動」,即因相信戰爭或災難很快會發生而學習技能、囤積食物的個人或團休行為。)「在疫情、氣候變暖和俄烏衝突等危機的背景下,人們希望做好準備。因此,與生存儲備和手工需求相關的產業正在蓬勃發展,」Kuhn補充道。

新冠疫情和隨後發生的烏克蘭危機推高了人們對手工產品、應急儲備和生存訓練的需求。通貨膨賬及電力短缺、甚至是電力中斷等其他可預見的危機則進一步強化了自己動手和未雨綢繆的趨勢。

按照Kuhn的看法,這股手工潮反映的是與未來有關的重要問題,比如:氣候災害將導致我們的社會走向何方?人們如何能在現代生活方式下保持健康並做好應對危險的準備?「小細節是大環境的體現,好比說像自己織毛衣這樣的普通行為,」Kuhn解釋道。

錫根大學(Universitat Siegen)現代史教授Reinhild Kreis對此深有體會,他認為,對許多人而言,在危機時期能自己動手可以安撫內心。「但這並不能改變自己動手依賴原料供貨這一事實,人們還是嚴重依賴消費行業的基礎設施。」自給自足仍是罕見的現象。

「自己動手」仍離不開商業市場,DIY催化行業細分

自己動手的潮流甚至催化了市場細分。市場上除了提供手工製作材料、毛線和手工用具的傳統供應商外,還出現了小眾產品供應商和通過網頁與社交媒體銷售的「入門演示」「編製圖樣」及「酸麵包酵頭」等自營商家。

對此,Kuhn指出,自己動手的潮流也遵循資本主義的邏輯,雖然這聽上去有些自相矛盾,但事實就是「我們購買材料和工具,是為了自己做手工」,即使人們能購買現成的產品,他們仍會自己動手。為什麼要這樣做?Kuhn認為:「在這一過程中,人們能感受到自己的行動力,覺得自己有用。」

有些人會對工業流水線生產的大批商品感到不適,這讓他們渴望擁有個性化的毛衣或末添加防腐劑的甜品。就這點而言,西歐與北美的這一潮流是對消費社會的一種回應,也是對社會的一種批判形式。

根據這兩位研究人員的看法,自己動手的繁榮也是一種富裕現象。Kuhn說,由於瑞士的購買力很強,這股潮流因此尤其明顯。「瑞上未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因此很快就發展為現代消費社會。」所以這種對平衡的需求比其他地方更早出現。

本報圖文綜合歐洲時報網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126平現代極簡質感三室兩衛 - 天天要聞

126平現代極簡質感三室兩衛

▲ 項目面積126平,項目坐標:武漢,設計師說在前面:設計師和屋主星星和亮亮第二次合作,在購房前,就一起對他們的意向戶型進行了篩選,最後選擇了這套二手房。
轉人工難,藏在電話按鍵里的消費焦慮 - 天天要聞

轉人工難,藏在電話按鍵里的消費焦慮

當你對着客服語音提示反覆說出 「轉人工」,卻只得到機械的 「請明確指令」;當你在按鍵菜單裡層層跳轉,最終陷入 「人工繁忙」 的循環等待,這種無力感或許很多人都曾經歷。「轉人工難」看似小事,實際是影響消費體驗的大事。「轉人工難」數字化時代的服務困局在電商平台退換貨、銀行諮詢業務、通訊套餐變更等場景中,「轉...
5月澆這4種「萬能水」,花兒不黃葉,開得美翻天! - 天天要聞

5月澆這4種「萬能水」,花兒不黃葉,開得美翻天!

隨着五月的腳步悄然而至,大自然換上了翠綠的盛裝,花園中的每一朵花兒都蓄勢待發,準備在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里綻放最美的姿態。然而,對於許多愛花之人來說,如何讓家中的花卉保持鮮亮、遠離黃葉,始終是園藝路上的一個小挑戰。
「找不着、打不開、還夾手」,隱藏式門把手遭吐槽,工信部出手 - 天天要聞

「找不着、打不開、還夾手」,隱藏式門把手遭吐槽,工信部出手

斷電失效、夾手致傷……被車企廣泛應用的隱藏式車門把手在使用中暴露出來諸多問題,讓工信部開始出手規範。5月8日-6月7日,工信部公開徵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國標擬增加機械或斷電保護等安全冗餘設計要求,保證斷電、碰撞等事故中車門系統能開啟,隱藏式車門內把手、應急...
重構電動轎跑性能法則,智界新S7如何做到「穩得住的快」? - 天天要聞

重構電動轎跑性能法則,智界新S7如何做到「穩得住的快」?

在20萬+級純電動轎跑市場,新一代消費者展現出鮮明的購車偏好:他們既追求澎湃的動力性能,又格外重視家庭用車的安全保障。這種"既要快又要穩"的複合型需求,對車企提出了雙重技術挑戰——如何在保持強勁三電性能的同時,搭載完善的主動安全系統。從市場反饋來看,能夠完美平衡這兩大核心要素的車型正成為消費新寵。以智界...
德壽宮西側這5棵玉蘭樹樹榦已擠滿縫隙,能不能給它們留足生長空間? - 天天要聞

德壽宮西側這5棵玉蘭樹樹榦已擠滿縫隙,能不能給它們留足生長空間?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製圖 高薇)這幾棵廣玉蘭能不能留足生長空間?近日,橙友「eDqY4vwD」在橙柿互動App「求助建議」論壇發帖:德壽宮西側、中河東側有一條花崗岩鋪面的棧道,路中間有四五棵長了三四十年的廣玉蘭。先有樹,後來才建的棧道,鋪設花崗岩石板的時候,給樹基部留的空間太少了,幾年過去,樹榦已擠滿縫隙,...
客廳見樹,十有九富!7種「鎮宅樹」,大氣又吉祥,個頂個的美~ - 天天要聞

客廳見樹,十有九富!7種「鎮宅樹」,大氣又吉祥,個頂個的美~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這句話:客廳見樹,十有九富~說的啥意思呢~這句話是在民間流傳甚廣的一種說法,它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許。簡單來說,就是在客廳里擺放上一棵樹,寓意着家庭將會迎來富足與好運。這裡的「樹」,不僅僅是指真實的植物,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