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是一種生活態度,展現出我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即將進入四十不惑的年紀,作為全職太太的她,對於眼前的家居,對於擁有的人生,有着自己的探索和發掘。
年輕的時候,習慣追求華麗奢侈的事物,被外界膨脹的物慾驅使,追求時尚和流行,滿足攀比和虛榮。
然後,日子過得久了,才發現,還是越簡單越好。
即將進入四十歲的世界,從家居整理的領域入手,對待眼前的房間,對待過着的生活,以及正在擁有的人生,都有着更為深刻的思考,開始對外界的事物進行刪繁就簡,拒絕無效的社交,也一點點刪減攀比和虛榮心,專註於自己的生活,自己眼前的家居。
聰明的太太,懂得與時光一起成長,享受這種極簡的生活,給人帶來的滿足和快樂!
一、不持有物品。
在如今的家居整理領域,「不持有」物品是一種很盛行的生活方式,因為對物品本身的不持有,只保持基礎的生活功能,這樣的狀態下,能夠大大減少對物件的囤積。
要知道,很多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物品,並沒有實際囤積的那麼多。那些長年累月囤積在屋裏面的物品,最終很有可能成為老舊物件,被斷舍離出去,這樣的持有,反而造成了物質資源的浪費。
不持有物品,更能夠過上一種簡單的生活,讓物品本身發揮出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把目光放在佔有物品上。
這樣的生活觀念帶來的一種全新視角,讓人們對物品的看法回歸到最終的實用價值,從而避免掉很多攀比和虛榮,也節省了資源。
二、不佔有生活。
生活不應該被塞得滿滿當當,從眼前的房間,到內心的世界,都需要過上一種不佔有的生活方式,使用這樣一種簡單的狀態,成全品質的追求。
顧名思義,所謂的「不佔有」生活,指的是帶着一種非必要,不囤積的態度,盡量減少對多餘物件的囤積,減少對資源的浪費。
自從擁有了這種不佔有的生活方式,你會發現,輕裝上陣,家居打掃變得越來越輕鬆了,眼前的生活也跟着變得越來越簡單了。
不佔有的心態,也帶來了更為輕鬆的生活方式,減少了對外的攀比,也減少了對內的虛榮心。
三、適當留白和極簡。
生活當中的不持有和不佔有,帶來更為寬鬆的生活環境,在家居領域的表現就是房間裏面的留白多了起來,整體的家居布置展現出來的是一種極簡的狀態。
物質的極簡,帶來精神領域的豐盈,使用自己喜歡的物件,一件兩件就足夠了。
這些存留在生活領域的物件,留存即精簡。
房間布置的藝術,也是如此,適當地留白,營造出視覺上的精簡感,看着非常賞心悅目。
其實,單獨從「物品」本身來看,購買物品的多與否,並沒有對與錯之分,物品本身也不存在好與壞。
避免過分囤積,是因為當物品在我們的生活空間裏面佔據了過多的位置,就會阻礙我們享受生活,成為一種負累。
想要贏得體面的生活,想要過上輕鬆的日常,不妨試着不持有,不佔有,這樣的心態更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
簡約而精緻,簡單卻體面。這樣的狀態,其實就是一種「美好」的存在!
最後,看了以上這一期的分享,不管是哪一種生活,願我們都能夠在生活裏面認清自己,在生活裏面滿足需求,在生活裏面找到美學,在生活裏面成就每一個精緻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