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分別是我國第一和第二大半島,山東半島在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總面積7.3萬平方公里。遼東半島在遼寧省南部,遼河口與鴨綠江口連線以南,面積2.94萬平方公里。兩大半島隔海相望,呈掎角之勢,是京津地區的海上門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不過由於隔海相望,長久以來,兩大半島的交往,並不能直達,而是要環渤海繞行。
就比如從大連到煙台,兩座城市隔海相望,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直接跨越渤海海峽,從南到北或者從北到南,無疑最為便利,但兩地之間隔着茫茫大海,所以只能先從大連向北,繞遼東灣,經山海關,河北、天津、山東,然後到煙台,距離大約是1600公里。同理,從煙台到大連,也是這個路線,可以說是路途遙遠,遠沒有直接從南到北便利。所以長久以來,很多人有一個設想,修一條跨越渤海的跨海工程,連接煙台和大連,讓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直接交往,不再繞行。
這個想法其實非常不錯,如果實現,就可以從遼東半島直達山東,不必再環渤海繞行,將大大促進我國兩大半島之間的交往,促進兩地經濟的發展。但是修建跨海工程不是一個簡單的事。由於海洋環境複雜多變,跨海工程的難度其實非常大,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距離,如果修建跨海工程,其中的技術難度,資金投入,都將是巨大的。所以這個想法雖好,但短時間內很難實現。那麼不建設跨海工程,我國兩大半島就不能直接交往了嗎?
其實除了跨海工程,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鐵路輪渡。鐵路輪渡是指鐵路機車車輛渡過遼闊內河或海峽的一種方式。當遼闊內河或海峽兩岸需要鐵路連通,但由於經濟和技術等原因暫時不能建造橋樑或隧道以接軌時,可以將列車解體,用渡輪將機車車輛渡至彼岸。這種方式,也是在不建設跨海工程的情況下,解決遼闊內河或海峽兩岸鐵路運輸問題的最好方式。
我國疆域遼闊,有很多寬闊的河流和海峽,漫長的海岸線,所以為解決鐵路跨海問題,鐵路輪渡便在我國應運而生。現在我國的鐵路輪渡共有三條在運營,分別是江陰鐵路輪渡、粵海鐵路輪渡和煙大鐵路輪渡。江陰鐵路輪渡位於江蘇省江陰市,全長6公里,從北岸的靖江跨越長江到達南岸的江陰,為新長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粵海鐵路輪渡也就是連接湛江和海南島的鐵路輪渡。而煙大鐵路輪渡便是跨越渤海海峽,連接我國兩大半島的鐵路輪渡。
其實我國早已注意到了兩大半島無法直接進行交通聯繫的問題,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便對煙大鐵路輪渡項目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從1992年到2002年經過十年的論證,又從2003年到2004年經過兩年的設計,最終於2004年10月27日正式開工。工程歷時三年,到2006年11月6日開通試運營。
煙大鐵路輪渡北起大連,南到煙台,跨越渤海海峽,渡船分別在旅順西站和煙台北站銜接,海上運輸距離約86.28海里,也就是159.8公里,它使得我國的兩大半島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可以直接進行鐵路聯繫,從此之後,遼東半島便可以直達山東,比環渤海繞行,足足縮短了1400多公里,節省了大量時間和交通成本。
現在輪渡的渡船可分為三層,輪渡艙底有鐵軌六對,可裝載六十節貨運車廂。中層為汽車艙,長度達685米,可以裝載汽車,上層旅客可以從候船廳進入,船上設有舒適的客艙艙位,各種生活設施也是一應俱全,旅客可以悠閑地欣賞一下海景,很快就可以從遼東半島,直接到達山東半島,比繞行節省了大量時間。所以煙大鐵路輪渡的開通,不僅展示了我國先進的鐵路技術水平,同時也銜接了我國兩大半島,方便了兩地之間的聯繫。